跳至內容

宿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宿敦·那顏(蒙古語:Sudon noyan)是13世紀蒙古帝國的千戶長,出身速勒都思部,波斯文史料《史集》將其記作سدون نویان(Sudūn Nūyān),漢文史料如《元史》中記載為宿敦官人(「官人」 是 noyan 的意譯)。

生平

[編輯]

宿敦是「四傑」之一赤老溫的兒子。赤老溫及其父鎖兒罕失剌曾在成吉思汗幼年時救其於危難,因功在蒙古帝國享有極高地位。由於鎖兒罕失剌和赤老溫在成吉思汗生前去世,宿敦繼承了他們的地位[1]。其弟阿剌罕被賜予窩闊台之子闊端。《史集》強調宿敦是 「特別的重臣」,在「成吉思汗紀」的千戶長名單中位列右翼第10位[2]

宿敦那顏被賜予「三河之源」不兒罕・合勒敦深處的領地。不兒罕・合勒敦是成吉思汗等歷代蒙古帝王的埋葬地,推測宿敦率領的速勒都思千戶可能負責成吉思汗家族的祭祀事務[3]。《元史》記載,1257年(丁巳年,憲宗蒙哥七年),宿敦被賜予真定路投下領地 [4]

漢文史料未提及宿敦為赤老溫的繼承者。《史集》記載其子札蘭是阿里不哥的「首席那可兒」,且阿里不哥陣營中有多位速勒都思部那顏。推測因宿敦家族在拖雷家族內戰昔里吉之亂中支持阿里不哥,與忽必烈對立,故元朝史料未記載其事跡。波斯文史料對宿敦後裔記載豐富,源於其曾孫出班伊利汗國擔任重臣。

子孫

[編輯]

宿敦的後裔分為兩支:一支由合術等繼承蒙古故地領地,另一支隨旭烈兀西征移居伊朗,以孫札黑等為代表。

  • 千戶鎖兒罕失剌(Sorqan Šira,سورغان شيره/Sūrghān Shīra)
    • 赤老溫(Čila'un ba'atur,چيلاوغان بهادر/Chīlāūghān bahādur)
      • 宿敦(Sudon noyan,سدون نویان/Sudūn Nūyān)
        • 合術(Qajudar,قاجودر/Qājūdar),繼承宿敦的地位和不兒罕・合勒敦領地,效力於忽必烈。晚年近百歲時仍言行不羈,曾指着兒媳婦說「把她給我」。
        • 撒兒塔黑那顏(Sartaq noyan,سرتاق نویان/Sartāq Nūyān),據《五族譜》記載為宿敦之子,效力於忽必烈。《史集》提到他曾作為使者被派往旭烈兀處,按忽必烈之命帶回八鄰部的伯顏,後者後來成為滅宋大軍統帥。
        • 布爾賈(Burja,بورجه/Būrja),《五族譜》記載為宿敦之子,任忽必烈麾下萬戶長,具體事跡不詳。
        • 塔馬赤:與合術同住不兒罕・合勒敦領地,後被元朝派往伊利汗國出使。
        • 孫札黑那顏(Sunjaq noyan,سونجاق نویان/Sūnjāq Nūyān),隨旭烈兀西征,歷仕旭烈兀、阿八哈貼古迭兒三代,後在阿魯渾即位內亂中失勢。
        • 禿丹(Tudan,تودان/Tūdān),隨孫札黑西征,阿八哈即位後任魯姆萬戶長,1277年在馬穆魯克王朝拜巴爾的突襲中戰死。其孫出班在合贊汗時期崛起,成為速勒都思部最顯赫的家族,後裔建立了出班王朝。
          • 馬里黑(Malik,ملك)
            • 萬戶出班(Čuban,جوبان/Jūbān)
              • (Amīr Ḥasan,أمير حسن)
              • (Temür taš,أمير تیمور تاش/Amīr tīmūr Tāsh)
              • (Damshaq noyan,خواجه نویان)
              • (Shaikh Maḥmūd,شيخ محمود)
        • 帖木兒不花,效力於旭烈兀家族
        • 怯台那顏,效力於旭烈兀家族
        • 阿剌鐵木兒,效力於旭烈兀家族
      • 阿剌罕(Alaqan)
        • 鎖兀都(Soγudu
          • 唐古䚟(Tangγutai
      • 納圖兒(Nadr)
        • 察剌(Čalan)
          • 忽訥(Uquna)
            • 脫帖穆耳(Toq temür)
              • 大都,襲東平上千戶所達魯花赤
              • 哈剌
              • 月魯不花(Örüg buqa)
              • 篤列圖,至正五年進士,衡州路銜陽縣丞
              • 王者不花
    • 沉白(Čimbai)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史集·速勒都思部族志》
  2. ^ 《史集·萬戶長、千戶長與成吉思汗的軍隊簡述》
  3. ^ 《史集·巴牙兀惕部族志》
  4. ^ 《元史》卷95 食貨志3:「宿敦官人。五戶絲,丁巳年,分撥真定一千一百戶。延祐六年,實有六十四戶,計絲二十八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