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蘿茜·傑金斯
多蘿茜·傑金斯 | |
---|---|
![]() | |
出生 |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 | 1914年1月11日
逝世 | 1995年11月21日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巴巴拉 | (81歲)
獎項 | 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 |
多蘿茜·傑金斯(英語:Dorothy Jeakins,1914年1月11日—1995年11月21日[1])是一位美國的劇裝設計師,曾三次榮獲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
生平
[編輯]多蘿茜·傑金斯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聖迭戈,後於洛杉磯求學。在高中時,她就獲得了奧蒂斯藝術學院(後來的奧蒂斯藝術與設計學院)的獎學金。[2]為了負擔學費,她擔任過各種插畫家的工作,例如為洛杉磯規劃委員會工作。1987年,她被奧蒂斯藝術與設計學院授予榮譽博士學位。
20世紀30年代,傑金斯開始參與公共事業振興署項目並擔任迪斯尼的藝術家。她的時尚生涯始於在I.Magnin's擔任時裝設計師,並被導演維克多·弗萊明看中。作為《聖女貞德》的素描藝術家,傑金斯與芭芭拉·卡琳斯卡合作設計服裝,並與她共同獲得了奧斯卡色彩類獎項。這是奧斯卡除黑白類獎項外,首個因服裝而獲獎的獎項。
傑金斯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她是自由職業者,從未與任何一家製片廠簽訂過長期合同。在接下來的39年中,她一直在穩定地工作,並憑藉《參孫與達莉拉》和《巫山風雨夜》兩次獲得奧斯卡獎,另外還獲得了12項提名。她還為《十誡》、《歡樂音樂妙無窮》、《音樂之聲》、《小巨人》、《俏郎君》、《新科學怪人》和《死者》設計了時裝。她的現代服飾作品包括《飛瀑怒潮》、《羅馬之戀》、《南太平洋》和《金色池塘》。

傑金斯還參與了百老匯舞台劇的設計,包括《南太平洋》、《李爾王》、《小城畸人》和《蘇絲黃的世界》(她憑藉該劇第三次獲得托尼獎提名),以及電視製作,如1957年製作的《飛燕金槍》和《梅耶林案》。自1953年起的十年間,她一直擔任洛杉磯市民輕歌劇院的設計師。1961年,她獲得古根海姆獎學金,前往日本學習。[3][4]1967年至1970年,傑金斯女士擔任洛杉磯縣藝術博物館服飾和紡織品館長。[1]1987年,她榮獲女性電影人水晶獎[5],以表彰那些憑藉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卓越工作,為提升女性在娛樂行業地位做出貢獻的傑出女性。1990年退休的傑金斯曾這樣總結自己的設計生涯:「我可以用兩個詞來概括我的世界:創造美。這是我的靈感,也是我個人的熱情所在。」
參考文獻
[編輯]- ^ 1.0 1.1 Gelder, Lawrence Van. Dorothy Jeakins Dies at 81; Designed Costumes for Films. The New York Times. 1995-11-30 [2025-04-24]. ISSN 0362-4331 (美國英語).
- ^ Dorothy Jeakins Oral History Interview Conducted by Betty Hoag for the Archives of American Art,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1964. web.archive.org. 2008-08-28 [2025-04-24].
- ^ Oliver, Myrna. Dorothy Jeakins; First Oscar Winner for Costume Design. Los Angeles Times. 1995-11-28 [2025-04-24] (美國英語).
- ^ Dorothy Jeakins - John Simon Guggenheim Memorial Foundation. John Simon Guggenheim Memorial Foundation. [2025-04-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7) (美國英語).
- ^ Khan, Ala. WIF Awards Retrospective. Women in Film. 2020-08-01 [2025-04-24] (美國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 FMD中的多蘿茜·傑金斯
- IMDB中的多蘿茜·傑金斯
- 多蘿茜·傑金斯的服裝設計,1956-1964年,由紐約表演藝術公共圖書館比利·羅斯戲劇部收藏
- 多蘿茜·傑金斯在威斯康星電影與戲劇研究中心發表的論文
- 多蘿茜·傑金斯的服裝設計圖,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瑪格麗特·赫里克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