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國家元首列表
外觀

印度國家元首列表列舉印度自1947年獨立後至今的歷任國家元首。現任印度國家元首為在2017年當選的拉姆·納特·科溫德,其獲得由總理納倫德拉·莫迪領導的印度人民黨提名。
1947年至1950年的獨立過渡期內,印度國家元首為印度國王,亦即英國國王,與其他英聯邦自治領一樣。英國政府提議人選予國王任命總督代表國王。1950年憲法生效後,印度正式成為共和國,國王和總督被象徵性的印度總統取代[1]。
蘇丹列表
[編輯]奴隸王朝(1206~1290)
[編輯]- 庫特布-烏德-丁·艾巴克 1206~1210
- 阿拉姆沙 1210~1211
- 伊勒杜迷失 1211~1236
- 洛庫一烏德丁·菲魯茲 1236
- 納加女王 1236~1240
- 穆儀茲丁·巴赫拉姆 1240~1242
- 阿拉一烏德丁·歐蘇德 1242~1246
- 納希爾丁·馬哈茂德 1246~1266
- 吉亞斯丁·巴勒班 1266~1287
- 凱科巴德 1287~1290
卡爾吉王朝(1290~1320)
[編輯]- 哲拉魯丁·菲魯茲·卡爾吉 1290~1296
- 洛庫一烏德丁·易卜拉欣 1296
- 阿拉烏德丁·卡爾吉 1296~1316
- 希哈布丁·歐麥爾 1316
- 穆巴拉克·沙 1316~1320
圖格魯克王朝(1320~1413)
[編輯]- 吉亞斯丁·圖格魯克 1320~1325
- 穆罕默德·伊本·圖格魯克 1325~1351
- 菲魯茲·沙 1351~1388
- 吉亞斯丁二世 1388~1389
- 艾布·伯克爾 1389~1390
- 納希爾丁,穆罕默德 1390~1393
- 斯坎達爾·沙一世 1393
- 納希爾丁,馬哈茂德·沙 1393—1413
賽義德王朝(1414~1451)
[編輯]- 吉茲爾汗·賽義德 1414~1421
- 穆儀茲丁·穆巴拉克 1421~1434
- 法里德汗·穆罕默德·沙 1434~1445
- 阿拉丁·阿拉姆·沙 1445~1451
洛迪王朝(1451~1526)
[編輯]蒙兀兒皇帝列表
[編輯]
歷史系列條目 |
---|
印度歷史 |
- 六大皇帝:
- 後期皇帝:
- 巴哈杜爾·沙一世(1707年-1712年)
- 賈汗達爾·沙(1712年-1713年)
- 法魯克錫亞(1713年-1719年)
- 拉菲·烏德·達拉加特(1719年)
- 拉菲·烏德·杜拉特(1719年)
- 尼庫斯亞爾(Nikusiyar Mohammed,1719年)
- 穆罕默德·易卜拉欣(1719年)
- 穆罕默德·沙(1719年-1748年)
- 艾哈邁德·沙·巴哈杜爾(1748年-1754年)
- 阿齊茲·烏德丁·阿拉姆吉爾(1754年-1759年)
- 沙·賈汗三世 (1759年-1760年)
- 沙·阿拉姆二世(1759年-1788年)
- 比達爾巴克赫特(Bidar Bakht,1788年)
- 沙·阿拉姆二世(復位)(1788年-1806年)
- 穆罕默德·阿克巴·沙二世(1806年-1837年)
- 巴哈杜爾·沙二世,(1837年-1857年)
(1)巴布爾 1483- 1526-1530 | |||||||||||||||||||||||||||||||||||||||||||||||||||||||||||||
(2)胡馬雍 1508- 1530-1540 1555-1556 | |||||||||||||||||||||||||||||||||||||||||||||||||||||||||||||
(3)阿克巴 1542- 1556 – 1605 | |||||||||||||||||||||||||||||||||||||||||||||||||||||||||||||
(4)賈漢吉爾 1569- 1605 – 1627 | |||||||||||||||||||||||||||||||||||||||||||||||||||||||||||||
(5)沙賈汗 1592- 1628 -1658– 1666 | |||||||||||||||||||||||||||||||||||||||||||||||||||||||||||||
(6)奧朗則布 1618- 1658 – 1707 | |||||||||||||||||||||||||||||||||||||||||||||||||||||||||||||
(7)巴哈杜爾·沙一世 1643- 1707 – 1712 | 穆罕默德·金·巴克什 1671 – 1712 | ||||||||||||||||||||||||||||||||||||||||||||||||||||||||||||
(8)賈汗達爾·沙 1661 – 1712-1713 | 阿齊姆沙 1664 – 1712 | 拉菲.曼沙.巴哈杜爾 1671 – 1712 | 胡賈斯塔·阿赫塔爾·賈漢·沙 1673 – 1712 | 穆哈尤斯·撒納 ???? -1747 | |||||||||||||||||||||||||||||||||||||||||||||||||||||||||
(14)阿拉姆吉爾二世 1699- 1754 – 1759 | (9)法魯克錫亞 1685- 1713 – 1719 | (11)拉菲·烏德·杜拉特 1696 – 1719 | (10)拉菲·烏德·達拉加特 1699 – 1719 | (12)穆罕默德·沙 1702 1719 – 1748 | 沙·賈汗三世 ???? - 1759-1760– 1772 | ||||||||||||||||||||||||||||||||||||||||||||||||||||||||
(15)沙·阿拉姆二世 1728-1759 – 1806 | (13)艾哈邁德·沙·巴哈杜爾 1725- 1748-1754 – 1775 | ||||||||||||||||||||||||||||||||||||||||||||||||||||||||||||
(16)阿克巴·沙二世 1760- 1806 – 1837 | |||||||||||||||||||||||||||||||||||||||||||||||||||||||||||||
(17)巴哈杜爾沙二世 1775- 1837-1857 – 1862 | |||||||||||||||||||||||||||||||||||||||||||||||||||||||||||||
印度皇帝列表
[編輯]印度皇帝 | 畫像 | 徽章 | 出生 | 婚姻 | 逝世 | 皇位繼承權 | 來源 |
---|---|---|---|---|---|---|---|
漢諾威王朝(1876年—1901年) | |||||||
維多利亞女王 亞歷山德麗娜·維多利亞 1876年5月1日 – 1901年1月22日 |
![]() |
![]() |
1819年5月24日 肯辛頓宮 肯特及斯特拉森公爵愛德華親王與薩克森-科堡-薩爾費爾德維多利亞公主之女 |
薩克森-科堡-哥達的阿爾伯特 聖占士宮 1840年2月10日 9名子女 |
1901年1月22日 奧斯本莊園 81歲 |
佐治三世之孫女,佐治四世與威廉四世之侄女 | [2] |
薩克森-科堡-哥達王朝(1901年—1917年)和溫莎王朝(1917年—1947年) | |||||||
愛德華七世 阿爾伯特·愛德華 1901年1月22日 – 1910年5月6日 |
![]() |
![]() |
1841年11月9日 白金漢宮 維多利亞女王與薩克森-科堡-哥達的阿爾伯特親王之子 |
丹麥的亞歷山德拉 聖佐治禮拜堂 1863年3月10日 6名子女 |
1910年5月6日 白金漢宮 68歲 |
維多利亞女王之子 | [3] |
佐治五世 佐治·費德歷·恩斯特·阿爾伯特 1910年5月6日 – 1936年1月20日 |
![]() |
![]() |
1865年6月3日 馬爾博羅宮 愛德華七世與丹麥的亞歷山德拉之子 |
特克的瑪麗 聖占士宮 1893年7月6日 6名子女 |
1936年1月20日 桑德靈厄姆府 70歲 |
愛德華七世之子 | [4] |
愛德華八世 愛德華·阿爾伯特·基斯頓·佐治·安德魯·柏德烈·大衛 1936年1月20日 – 1936年12月11日 |
![]() |
![]() |
1894年6月23日 白屋 佐治五世與特克的瑪麗之子 |
華莉絲·沃菲爾德·辛普森 康代城堡 1937年6月3日 無子女 |
1972年5月28日 塞納河畔訥伊 77歲 |
佐治五世之長子 | [5] |
佐治六世 阿爾伯特·費德歷·亞瑟·佐治 1936年12月11日 – 1947年8月15日 |
![]() |
![]() |
1895年12月14日 桑德靈厄姆府 佐治五世與特克的瑪麗之子 |
伊利沙伯·鮑斯-萊昂 西敏教堂 1923年4月26日 2名子女 |
1952年2月6日 桑德靈厄姆府 56歲 |
佐治五世之次子,愛德華八世之二弟 | [6] |

歷任總督
[編輯]# | 姓名 (生–卒) |
肖像 | 就任 | 離任 | 任命 |
---|---|---|---|---|---|
威廉堡省總督(1774–1833) | |||||
1 | 華倫·黑斯廷斯 (Warren Hastings) (1732–1818) |
![]() |
1773年10月20日 | 1785年2月1日 | 東印度 公司 |
2 | 約翰·麥花臣爵士 (Sir John Macpherson)(代理) (1745–1821) |
![]() |
1785年2月1日 | 1786年9月12日 | |
3 | 康沃利斯伯爵[7] (The Earl Cornwallis) (1738–1805) |
![]() |
1786年9月12日 | 1793年10月28日 | |
4 | 約翰·肖爵士 (Sir John Shore) (1751–1834) |
![]() |
1793年10月28日 | 1798年3月18日 | |
5 | 阿留雷德·克拉克爵士 (Sir Alured Clarke)(代理) (1744–1832) |
![]() |
1798年3月18日 | 1798年5月18日 | |
6 | 莫寧頓伯爵 [8] (The Earl of Mornington) (1760–1842) |
1798年5月18日 | 1805年7月30日 | ||
7 | 康沃利斯侯爵 (The Marquess Cornwallis) (1738–1805) |
![]() |
1805年7月30日 | 1805年10月10日 | |
8 | 佐治·希拉里奧·巴洛爵士 (Sir George Barlow, Bt) (代理) (1762–1847) |
![]() |
1805年10月10日 | 1807年7月31日 | |
9 | 明托勳爵 (The Lord Minto) (1751–1814) |
![]() |
1807年7月31日 | 1813年10月4日 | |
10 | 莫伊拉伯爵 (The Earl of Moira) (1754–1826) |
![]() |
1813年10月4日 | 1823年1月9日 | |
11 | 約翰·亞當 (John Adam)(代理) (1779–1825) |
![]() |
1823年1月9日 | 1823年8月1日 | |
12 | 阿美士德勳爵[10] (The Lord Amherst) (1773–1857) |
![]() |
1823年8月1日 | 1828年3月13日 | |
13 | 威廉·巴特沃思·貝利 (William Butterworth Bayley) (代理) (1782–1860) |
![]() |
1828年3月13日 | 1828年7月4日 | |
14 | 威廉·本廷克勳爵 (Lord William Bentinck) (1774–1839) |
![]() |
1828年7月4日 | 1833年 | |
印度總督(1833–1858) | |||||
14 | 威廉·本廷克勳爵 (Lord William Bentinck) (1774–1839) |
![]() |
1833年 | 1835年3月20日 | 東印度 公司 |
15 | 查理斯·梅特卡夫爵士 (Sir Charles Metcalfe, Bt)(代理) (1785–1846) |
![]() |
1835年3月20日 | 1836年3月4日 | |
16 | 奧克蘭勳爵[11] (The Lord Auckland) (1784–1849) |
![]() |
1836年3月4日 | 1842年2月28日 | |
17 | 埃倫伯勒勳爵 (The Lord Ellenborough) (1790–1871) |
![]() |
1842年2月28日 | 1844年6月 | |
18 | 威廉·威爾伯福斯·伯德 (William Wilberforce Bird)(代理) (1784–1857) |
![]() |
1844年6月 | 1844年7月23日 | |
19 | 亨利·哈丁爵士[12] (Sir Henry Hardinge) (1785–1856) |
![]() |
1844年7月23日 | 1848年1月12日 | |
20 | 達爾豪西侯爵[13] (The Marquess of Dalhousie) (1812–1860) |
![]() |
1848年1月12日 | 1856年2月28日 | |
21 | 坎寧子爵 (The Viscount Canning) (1812–1862) |
![]() |
1856年2月28日 | 1858年11月1日 | |
印度副王及總督(1858–1947) | |||||
21 | 坎寧伯爵[14] (The Earl Canning) (1812–1862) |
![]() |
1858年11月1日 | 1862年3月21日 | 維多利亞女王 |
22 | 額爾金伯爵 (The Earl of Elgin) (1811–1863) |
![]() |
1862年3月21日 | 1863年11月20日 | |
23 | 羅拔·內皮爾爵士 (代理) (1810–1890) |
![]() |
1863年11月21日 | 1863年12月2日 | |
24 | 威廉·登尼森爵士 (Sir William Denison)(代理) (1804–1871) |
![]() |
1863年12月2日 | 1864年1月12日 | |
25 | 約翰·羅倫士爵士 (Sir John Lawrence, Bt) (1811–1879) |
![]() |
1864年1月12日 | 1869年1月12日 | |
26 | 梅奧伯爵 (The Earl of Mayo) (1822–1872) |
![]() |
1869年1月12日 | 1872年2月8日 | |
27 | 約翰·斯特萊切爵士 (Sir John Strachey)(代理) (1823–1907) |
![]() |
1872年2月9日 | 1872年2月24日 | |
28 | 內皮爾勳爵 (The Lord Napier)(代理) (1819–1898) |
![]() |
1872年2月24日 | 1872年5月3日 | |
29 | 諾斯布魯克男爵 (The Lord Northbrook) (1826–1904) |
![]() |
1872年5月3日 | 1876年4月12日 | |
30 | 李頓勳爵 (The Lord Lytton) (1831–1891) |
![]() |
1876年4月12日 | 1880年6月8日 | |
31 | 里彭侯爵 (The Marquess of Ripon) (1827–1909) |
![]() |
1880年6月8日 | 1884年12月13日 | |
32 | 達費林伯爵 (The Earl of of Dufferin) (1826–1902) |
![]() |
1884年12月13日 | 1888年12月10日 | |
33 | 蘭斯敦侯爵 (The Marquess of Lansdowne) (1845–1927) |
![]() |
1888年12月10日 | 1894年10月11日 | |
34 | 額爾金伯爵 (The Earl of Elgin) (1849–1917) |
![]() |
1894年10月11日 | 1899年1月6日 | |
35 | 第一代凱德爾斯頓的寇松侯爵佐治·寇松[15] (The Lord Curzon of Kedleston) (1859–1925) |
![]() |
1899年1月6日 | 1905年11月18日 | |
36 | 明托伯爵 (The Earl of Minto) (1845–1914) |
![]() |
1905年11月18日 | 1910年11月23日 | 愛德華七世 |
37 | 彭斯赫斯特的哈丁勳爵 (The Lord Hardinge of Penshurst) (1858–1944) |
![]() |
1910年11月23日 | 1916年4月4日 | 佐治五世 |
38 | 切爾姆斯福德勳爵 (The Lord Chelmsford) (1868–1933) |
![]() |
1916年4月4日 | 1921年4月2日 | |
39 | 里丁伯爵 (The Earl of Reading) (1860–1935) |
![]() |
1921年4月2日 | 1926年4月3日 | |
40 | 艾爾文勳爵 (The Lord Irwin) (1881–1959) |
![]() |
1926年4月3日 | 1931年4月18日 | |
41 | 威靈東伯爵 (The Earl of Willingdon) (1866–1941) |
![]() |
1931年4月18日 | 1936年4月18日 | |
42 | 林利思戈侯爵 (The Marquess of Linlithgow) (1887–1952) |
1936年4月18日 | 1943年10月1日 | 愛德華八世 | |
43 | 韋維爾子爵 (The Viscount Wavell) (1883–1950) |
![]() |
1943年10月1日 | 1947年2月21日 | 佐治六世 |
44 | 緬甸的蒙巴頓伯爵 (The Earl Mountbatten of Burma) (1900–1979) |
![]() |
1947年2月21日 | 1947年8月15日 | |
印度自治領總督(1947–1950) | |||||
44 | 緬甸的蒙巴頓伯爵 (The Earl Mountbatten of Burma) (1900–1979) |
![]() |
1947年8月15日 | 1948年6月21日 | 佐治六世 |
45 | 查克拉瓦爾蒂·拉賈戈巴拉查理 (C. Rajagopalachari) (1878–1972) |
![]() |
1948年6月21日 | 1950年1月26日 |
印度王位繼承權與英國王位繼承權一樣。
№ | 君主 (生卒年) |
畫像 | 在位 | 王朝 | 總理 | 總督 | |
---|---|---|---|---|---|---|---|
開始日 | 結束日 | ||||||
1 | 佐治六世 (1895–1952) |
![]() |
1947年8月15日 | 1950年1月26日 | 溫莎王朝 |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 | 第一代緬甸的蒙巴頓伯爵路易斯·蒙巴頓 (1947–1948) |
查克拉瓦爾蒂·拉賈戈巴拉查理 (1948–1950) |
總督
[編輯]印度總督為英國在印度的管理首腦,是王室的代表,實行大部份皇帝權力[16]。總督任期並無限制,視乎皇帝的決定,一般任期為5年。1931年西敏法令通過後,總督由部長聯盟理事會提名,英國政府不再參與。若總督出現空缺,首席大法官或會代行總督權力。
№ | 總督 (生卒年) |
肖像 | 任期 | 君主 | 總理 | |
---|---|---|---|---|---|---|
就任日 | 離任日 | |||||
1 | 第一代緬甸的蒙巴頓伯爵路易·蒙巴頓 (1900–1979) |
![]() |
1947年8月15日 | 1948年6月21日 | 佐治六世 | 尼赫魯 |
2 | 查克拉瓦爾蒂·拉賈戈巴拉查理 (1878–1972) |
![]() |
1948年6月21日 | 1950年1月26日 |
印度總統
[編輯]根據印度共和國憲法,總統取代皇帝成為印度的虛位元首[17][18]。總統由選舉人團選出,任期為五年。若總統出現空缺,副總統將會代理總統職務[19]。
- 標記
副總統代理總統職務
№ | 總統 (生卒年) |
肖像 | 任期 | 當選年份 | 政治聯繫(就任時) | 總理 | ||
---|---|---|---|---|---|---|---|---|
就任日 | 離任日 | |||||||
1 | 拉金德拉·普拉薩德 (1884–1963) |
![]() |
1950年1月26日 | 1962年5月13日 | 1952 1957 |
國民大會黨 | 尼赫魯 | |
2 | 薩瓦帕利·拉達克里希南 (1888–1975) |
![]() |
1962年5月13日 | 1967年5月13日 | 1962 | 無黨籍 | 尼赫魯 南達 夏斯特里 南達 甘地 | |
3 | 扎基爾·侯賽因 (1897–1969) |
![]() |
1967年5月13日 | 1969年5月3日 (任內逝世) |
1967 | 無黨籍 | 甘地 | |
– | 瓦拉哈積里·文卡塔·吉里 (1894–1980) |
![]() |
1969年5月3日 | 1969年7月20日 | – | 無黨籍 | 甘地 | |
– | 穆罕默德·希達亞烏拉 (1905–1992) |
![]() |
1969年7月20日 | 1969年8月24日 | – | 無黨籍 (曾任首席大法官) |
甘地 | |
4 | 瓦拉哈積里·文卡塔·吉里 (1894–1980) |
![]() |
1969年8月24日 | 1974年8月24日 | 1969 | 無黨籍 | 甘地 | |
5 | 法赫魯丁·阿里·艾哈邁德 (1905–1977) |
![]() |
1974年8月24日 | 1977年2月11日 (任內逝世) |
1974 | 國民大會黨 | 甘地 | |
– | 巴沙帕·達納帕·賈蒂 (1912–2002) |
![]() |
1977年2月11日 | 1977年7月25日 | – | 國民大會黨 | 甘地 德賽 | |
6 | 尼蘭·桑吉瓦·雷迪 (1913–1996) |
![]() |
1977年7月25日 | 1982年7月25日 | 1977 | 舊人民黨 | 德賽 星 甘地 | |
7 | 吉亞尼·宰爾·星 (1916–1994) |
![]() |
1982年7月25日 | 1987年7月25日 | 1982 | 國民大會黨 | 甘地 甘地 | |
8 | 拉馬斯瓦米·文卡塔拉曼 (1910–2009) |
![]() |
1987年7月25日 | 1992年7月25日 | 1987 | 國民大會黨 | 甘地 星 謝卡爾 拉奧 | |
9 | 尚卡爾·達亞爾·夏爾馬 (1918–1999) |
![]() |
1992年7月25日 | 1997年7月25日 | 1992 | 國民大會黨 | 拉奧 瓦傑帕伊 高達 古傑拉爾 | |
10 | 科切里爾·拉曼·納拉亞南 (1920–2005) |
![]() |
1997年7月25日 | 2002年7月25日 | 1997 | 國民大會黨 | 古傑拉爾 瓦傑帕伊 | |
11 | 阿卜杜爾·卡拉姆 (1931–2015) |
![]() |
2002年7月25日 | 2007年7月25日 | 2002 | 無黨籍 | 瓦傑帕伊 星 | |
12 | 普拉蒂巴·帕蒂爾 (1934–) |
![]() |
2007年7月25日 | 2012年7月25日 | 2007 | 國民大會黨 | 星 | |
13 | 普拉納布·慕克吉 (1935–2020) |
![]() |
2012年7月25日 | 2017年7月25日 | 2012 | 國民大會黨 | 星 莫迪 | |
14 | 拉姆·納特·科溫德 (1945–) |
![]() |
2017年7月25日 | 2022年7月25日 | 2017 | 人民黨 | 莫迪 | |
15 | 德拉帕迪·慕爾穆 (1958–) |
![]() |
2022年7月25日 | 現任 | 2022 | 人民黨 | 莫迪 |
代表旗幟
[編輯]-
印度總督旗
-
印度總統旗
在世的前國家元首
[編輯]肖像 | 姓名 | 任期 | 職位 | 出生日期 |
---|---|---|---|---|
![]() |
普拉蒂巴·帕蒂爾 | 2007–2012 | 印度總統 | 1934年12月19日 |
![]() |
拉姆·納特·科溫德 | 2017–2022 | 印度總統 | 1945年10月1日 |
參考文獻
[編輯]- ^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sident of India and the British King? - Quora. www.quora.com. [2019-03-16].
- ^ Victoria.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British Monarchy. [2010-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 ^ Edward VII.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British Monarchy. [2010-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 ^ George V.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British Monarchy. [2010-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 ^ Edward VIII.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British Monarchy. [2010-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 ^ George VI.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British Monarchy. [2010-08-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5).
- ^ 1792年成為第一代康沃利斯侯爵.
- ^ 1799年成為第一代韋爾斯利侯爵.
- ^ Created Marquess of Hastings in 1816
- ^ 1826年成為第一代阿美士德伯爵.
- ^ 1839年成為第一代奧克蘭伯爵.
- ^ 1846年成為第一代哈丁子爵.
- ^ 1849年成為第一代達爾豪西侯爵.
- ^ 1859年成為第一代坎寧伯爵.
- ^ 1904年安特希爾勳爵是代理總督
- ^ Governor Generals of India - A Brief List Of All Governor Generals. Toppr Bytes. 2018-06-29 [2019-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6) (美國英語).
- ^ Biswas, Soutik. What is India's president actually for?. 2017-08-02 [2019-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6-02) (英國英語).
- ^ The President of India (Articles 52-62) - Clear IAS. ClearIAS. 2014-04-12 [2019-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9) (美國英語).
- ^ Home | Vice President of India | Government of India. vicepresidentofindia.nic.in. [2019-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22).
Current Affairs Quiz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current affair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