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
外觀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5年7月5日) |

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英語:Southeast Asian Nuclear-Weapon-Free Zone Treaty,簡稱:SEANWFZ,又稱曼谷條約)是由東盟10個成員國(汶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在東盟框架下達成的一項無核武器區條約。該條約於1995年12月15日在泰國曼谷舉行的條約會議上開放簽署,並於1997年3月28日生效,規定其成員國不得開發、製造或以其他方式獲取、擁有或控制核武器。
條約規定區域是由締約各國領土及其各自的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組成的區域;其中「領土」是指陸地領土、內水、領海、群島水域、海床和底土以及其上空的空域。
該條約包含一項議定書,根據該議定書,《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承認的五個核武器國家,即中國、美國、法國、俄羅斯和英國,承諾尊重該條約,不助長締約國違反條約的行為。目前尚無任何國家簽署該議定書。
簽署國名單
[編輯]國家 | 簽署日期 | 交存日期 |
![]() |
1995年12月15日 | 1996年11月22日 |
![]() |
1995年12月15日 | 1996年7月17日 |
![]() |
1995年12月15日 | 1997年3月27日 |
![]() |
1995年12月15日 | 1997年4月2日 |
![]() |
1995年12月15日 | 1996年7月16日 |
![]() |
1995年12月15日 | 1996年10月11日 |
![]() |
1995年12月15日 | 2001年6月21日 |
![]() |
1995年12月15日 | 1997年3月27日 |
![]() |
1995年12月15日 | 1997年3月20日 |
![]() |
1995年12月15日 | 1996年11月26日 |
議定書
[編輯]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簽署該議定書。但在 2011 年 11 月,這五國已與東盟國家達成協議,同意採取步驟簽署該議定書。[2]
2025年7月,馬來西亞外交部長表態稱,中國和俄羅斯已同意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的議定書,美國正對條約文本進行審議。[3]
國家 | 簽署日期 | 交存日期 |
![]() |
||
![]() |
||
![]() |
||
![]() |
||
![]() |
外部連結
[編輯]參見
[編輯]
來源
[編輯]- ^ Disarmament and Non-Proliferation. Government of Singapore. [25 November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15 December 2015).
- ^ Joint Statement of the 3rd ASEAN-U.S. Leaders' Meeting. Bali, Indonesia. 18 November 2011 [15 December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4 June 2012).
- ^ China, Russia to sign SEANWFZ treaty, US reviewing: Mohamad. 馬新社. 2025.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