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討論:L aioaraN
新增話題感謝您對維基百科的興趣與貢獻,希望您會喜歡這裡。除了歡迎辭以外,也請您了解以下重要文章:
![]() |
![]() |
![]() |
![]()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inese Wikipedia, please leave a message here. Thank you for visiting!
|
- 閱讀新手應該注意的七種常見錯誤、理解維基百科的立場與常見注意事項。
- 如欲進行有償編輯,請閱讀中文維基百科有關申報有償編輯狀態與進行有償編輯的程序的規定。
- 有任何編輯上的問題?請試試IRC即時討論。
- 不知道有甚麼可寫?條目請求、最多語言版本的待撰條目和缺少的傳統百科全書條目中列出了許多維基百科目前還沒有的條目,歡迎您來撰寫!
- 希望您能享受共同編寫百科的樂趣,成為一名充實的維基百科人。
我是歡迎您的維基人:
-- 𝐻.𝑁𝑎𝑡𝑠𝑢𝑚𝑖 ™ 2024年4月3日 (三) 20:19 (UTC)
已提供IPBE權限
[編輯]已經根據 8A5C63 開頭的工單,為您提供了 IPBE 權限。Bluedeck 2025年1月20日 (一) 06:06 (UTC)
可被替代的非自由檔案File:玉案山組分段(黎明2004).png快速刪除通知
[編輯]
感謝您上傳File:玉案山組分段(黎明2004).png。我注意到這份檔案已宣稱依據合理使用原則進行利用。然而,我認為這樣的使用方式符合快速刪除方針的F10準則。這一條準則說明該檔案必需在沒有相同的自由授權內容條件下,才能聲明以合理使用方式進行利用;也就是說,如果該檔案可以完全被自由授權檔案替代,或者可以使用文字進行說明,就不能在維基百科使用。尤其注意維基媒體計劃禁止使用受到著作權保護的在世人物的照片用來描述其相貌。如果您認為這份檔案無法被替換:
- 請您至這份檔案的描述頁面進入編輯畫面,並在第一行增加
{{hang on|<您的理由>}}
,其中請將「<您的理由>」替換成簡短解釋,說明為何該檔案不能被替換。 - 在這份檔案的討論頁撰寫完整解釋,說明為何您認為該檔案無法被替換。
此外,您也可以選擇尋找相同主題的自由授權媒體素材,來替換這份非自由檔案;或者可以請求著作權持有者將該檔案(或類似的媒體素材)以自由授權釋出;又或者可以自行創作新的媒體素材(例如使用自己的相機拍攝相關主題內容)。
如果您上傳了其他非自由檔案,也請記得檢查這些檔案頁面有沒有特別標明並完全符合相關的合理使用依據。您可以點選這個連結尋找您曾經編輯過的檔案頁面。請留意,即使您依據上述的步驟1與步驟2完成動作,如果您的解釋無法得到其他維基人的認同,將會依據快速刪除方針,在標記快速刪除標籤5日後執行刪除。如果您有任何問題,請在互助客棧求助區提問。感謝您。--Wcam(留言) 2025年1月22日 (三) 03:45 (UTC)
送閣下一個星章
[編輯]![]() |
地理星章 |
感謝閣下創建許多關於澂江化石地與古生物條目的貢獻。--我是一隻北極熊 北極熊的皮膚是黑的,毛是透明的 2025年1月27日 (一) 07:03 (UTC) |

感謝您上傳File:Specimen wulongjing formation Md-1-46 Anomocaris saron hou 2008.png。這份檔案的描述頁面目前沒有指明來源或創作者,因此著作權狀態不明。如果您不是創作者,請獲得著作權所有者的授權。如果檔案來自某網站,請增加網站連結和使用條款摘要。如果檔案的著作權持有者與網站無關,請標明持有者。請在描述頁面編輯並增加這些資訊。
如果您在5日內沒有增加必要的資訊,該檔案將會被刪除。如果這份檔案被刪除了,您仍然可以提交存廢覆核,尋求解決相關問題的機會。
請參考圖像使用方針瞭解哪些檔案可以或不可以上傳至維基百科。請您檢查其他您所上傳的檔案,確保所有檔案都有標明來源。這裡有一份您所上傳的檔案清單以協助您進行檢查。如果您有任何問題或想要尋求協助,請在互助客棧求助區提問。感謝您。--Wcam(留言) 2025年5月4日 (日) 17:31 (UTC)
討論關於閣下提出的問題
[編輯]本人最近因學業問題在維基有段時間沒再做,來近期改下不同條目並閱讀新文章
果鉗蝦屬
[編輯]已幫閣下調整完成,但敝人認為可能閣下需學習一下如何更改。敝人很樂意交閣下如何使用。
里拉蟲屬
[編輯]閣下最近看到您在討論頁提出改名的問題。您提出改的依據是「"Comment on: Omnidens appendages and the origin of radiodont mouthparts"」末章的Dianchia (Lyrarapax)。但閣下在在英文維基Dianchia被重新導向為林喬利蟲屬,也找到一篇文章可以作證「"Chengjiang arthropod Leanchoilia illecebrosa (Hou, 1987) reconsidered." 」將Dianchia 劃為林喬林蟲的一個異名。
但是畢竟那個文章較早,無法與您提的文章比較。而且最初Dianchia提出的分類與里拉蟲屬不一樣,應該也不能代替原本的屬名。因在下不太熟悉二分法命名法則,還建議閣下去尋找對其有研究的學者提問,或是詢問中文維基比較有名的生物條目編者,像是WiTo或是Aggie Dewadipper。
還有一個解決問題是直接找該文章作者(McCall Christian R. A.)詢問,他有英文維基帳號(Prehistorica CM),敝人可以代為尋問。但是不一定會有答覆。而且個人認為他之前出的一個文章,他選擇的物種學名較為特殊。而且他僅標示Dianchia (Lyrarapax)但卻沒有說明為什麼。
來源問題
[編輯]我也找了一些英文論文來幫閣下您(在下是臺灣人,對中國的古生物文章不太熟,因為不容易獲得中文資料且大部分連網路的資料也沒有;還有其實我對地層這類也只是淺懂):
- Chena, Feiyang, et al. "First report on Guanshan Biota (Cambrian Stage 4) at the stratotype area of Wulongqing Formation in Malong County, Eastern Yunnan." (2018).
- Zhu, Yuyan, et al. "New artiopodan euarthropods from the Chengjiang fauna (Cambrian, Stage 3) at Malong, Yunnan, China." Acta Palaeontologica Polonica 68.3 (2023): 427-440.
- Zeng, Han, et al. "A Chengjiang-type fossil assemblage from the Hongjingshao formation (Cambrian stage 3) at Chenggong, Kunming, Yunn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9 (2014): 3169-3175.
- Wang, Haizhou, et al. "Peduncular attached secondary tiering acrotretoid brachiopods from the Chengjiang fauna: Implications for the ecological expansion of brachiopods during the Cambrian explosion."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323 (2012): 60-67.
敝人還發現閣下似乎都引用中文資料,建議去搜尋英文資料可能會有更多來源。而且閣下的馬龍動物群和其他條目仍有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