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使用者:Liuwiki2019/張信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此處改為條目主題是一個


章節標題

[編輯]

張信(英語:Xin Zhang,1956年)是研究中國歷史與全球史的學者,現任職於印第安納大學印第安納波利斯分校。他的研究涉及微觀歷史與宏觀歷史的結合,並出版了多部學術著作。 ==生平== 張信於1956年出生於中國上海,並在「文化大革命」後期接受教育。1977年恢復高考後,他考入華東師範大學,主修世界歷史與中國歷史。在大學期間,他參與組織英語學習團體,並曾擔任翻譯工作,包括為國際學術會議提供口譯服務。他的語言能力和學術背景曾被《中國日報》報道。 ==學術生涯== 1984年,張信前往新墨西哥大學教授漢語與中國文化,後攻讀歷史學博士,並獲得芝加哥大學「世紀獎學金」(Century Fellow)。他的導師包括艾凱(英語:Guy Alitto)、鄒讜(英語:Tang Tsou)和李歐梵(英語:Leo Ou-fan Lee)。博士畢業後,他曾在洛約拉馬利蒙特大學任教,後加入印第安納大學印第安納波利斯分校,並在五年內獲得終身教職。
張信積極參與亞洲研究學會(AAS)和美國歷史學會(AHA),並曾獲得「美國華人歷史學者學術卓越圖書獎」(Academic Excellence Book Award)。

主要著作

[編輯]

• 《全球在地方:近代中國的戰爭、商業與技術》,哈佛大學出版社,2023年 • 《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遷:國家與河南地方精英(1900-1937)》,劍橋大學出版社,2000年 • 《二十世紀中國社會之演變》,中華書局,2004年 • 《全球變遷與鎮江:近代中國的戰爭、商業與技術》,台灣大學出版社,2024年 • 《磨合:全球視野下的中國地方社會》,中華書局,即將出版

精選論文

[編輯]

• 「全球是什麼?」《中國歷史評論》(Routledge),29:2, 71-94 • 「鴉片戰爭的歷史觀念變遷及其體驗。」《中國史學前沿》13卷1期(2018):28-46 • 「發現中國的科學與技術:批判性回顧。」《世界歷史評論》(Brill),37-61 • 「中國造船業概覽。」《世界歷史評論》(Brill),130-152 ==學術貢獻與影響力== 張信的研究涵蓋中國社會變遷、全球史與地方社會的互動。他的著作《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遷:國家與河南地方精英(1900-1937)》被學界廣泛引用,並被多所高校列為教材。該書分析了地方精英在20世紀中國社會變遷中的作用,並挑戰了傳統現代化理論的單一國家視角。

學界評價

[編輯]

• 彭慕蘭(英語:Kenneth Pomeranz):「這本研究嚴謹、理論精湛的著作提出了極為重要的問題。」 • 蕭邦齊(英語:R. Keith Schoppa):「本書位於二十世紀中國研究的前沿。」 《全球在地方:近代中國的戰爭、商業與技術》研究鎮江市的全球化歷史進程,並提出「磨合」(negotiation)概念,主張全球化進程是地方社會主體性塑造的結果。該書出版後,張信將其翻譯成中文,以擴大其學術影響。

學界評價

[編輯]

• 杜贊奇(英語:Prasenjit Duara):「本書是全球與地方互動研究的典範。」 • 彭慕蘭(英語:Kenneth Pomeranz):「至關重要的、具有議程設定意義的歷史……揭示了條約口岸與中國鄉村之間的中間聯繫。」 張信目前領導一個國際學術網絡,成員來自美國、歐洲和香港,並與中國高校的學者保持合作。他的研究繼續推動全球史與中國地方史的交叉研究。



參考資料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

• 印第安納大學歷史系 - 張信教授個人頁面 • 印第安納大學張信教授簡介 • 印第安納大學歷史系 - 張信教授個人頁面 • 張信教授訪談視頻 - YouTube • 印第安納大學歷史系 - 張信教授個人頁面 • 張信教授訪談視頻 - YouTube • 《全球在地方:近代中國的戰爭、商業與技術》 - 哈佛大學出版社 • 《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遷:國家與河南地方精英(1900-1937)》 - 亞馬遜 • 《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遷:國家與河南地方精英(1900-1937)》 - 豆瓣 • 台灣大學出版社新聞 • 「全球是什麼?」 - 《中國歷史評論》 • 「鴉片戰爭的歷史觀念變遷及其體驗」 - 《中國史學前沿》 • 「發現中國的科學與技術」 - 《世界歷史評論》 • 「中國造船業概覽」 - 《世界歷史評論》 • 《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遷:國家與河南地方精英(1900-1937)》 - 亞馬遜 • 《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遷:國家與河南地方精英(1900-1937)》 - 亞馬遜 • 張信教授訪談 - 嗶哩嗶哩 • 《全球在地方:近代中國的戰爭、商業與技術》 - 哈佛大學出版社 • 《全球在地方:近代中國的戰爭、商業與技術》 - 哈佛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