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Humble Bundle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umble Bundle, Inc.
曾用名Humble Bundles
Humble Indie Bundles
公司類型子公司
成立2010年11月24日,​13年前​(2010-11-24
創辦人傑夫·羅森
總部加州舊金山
標語口號Pay what you want, DRM free, cross-platform, helps charity.
產業電子遊戲
所有權者IGN 編輯維基數據
母公司Ziff Davis(2017年—)
網站www.humblebundle.com

Humble Bundle公司是一家數字分發遊戲平台,前身是在網絡上售賣關於電子遊戲、音樂專輯或者電子書的慈善收藏包的平台Humble Bundles。Humble Bundle仍然經營慈善收藏包業務,但已發展出更多的業務,如發行部門Humble Games和非限時的商店Humble Store。

早期收藏包主要是由一些多平台獨立遊戲組成(多平台指Microsoft WindowsMac OS XLinux)並提供免電子版權管理 (DRM)的下載。收藏包所需要支付的價格由購買者決定。收藏包通常是不定期上線,售賣時間為兩個星期。因銷售成績出色,後來收藏包的推出變得更加頻繁,範圍也拓展到主流發行商的遊戲,基於Android系統開發的遊戲,包含音樂、書籍和漫畫的收藏包等等。

收藏包所籌款在開發商、Humble Bundle公司、以及一個或多個慈善團體之間分成。合作的慈善團體有Child's Play、電子前哨基金會、charity: water和美國紅十字會。買家能夠在付款時設置給每個團體的分成比例。Humble Bundle創造了多項類似於「想付多少由你來決定」的付款方式,影響了很多類似的遊戲捆綁包,如IndieGala和Indie Royale。

2017年10月14日,Humble Bundle被IGN娛樂收購。[1][2]

理念[編輯]

Humble Indie Bundles遊戲收藏包的理念是由Wolfire Games的傑夫·羅森提出的,羅森介紹說他在Steam平台上類似的捆綁銷售中獲得了靈感。[3]羅森指出,這種促銷方式有利於在互聯網上通過口口相傳來傳播。[4]粘粘世界》在一周年慶中開展的「按你想付的價錢支付」促銷活動可能也對此有所影響,[5]這次促銷共售出超過57,000份,支付完PayPal手續費後獲得了超過117,000美元收入。[6][7]當時,羅森與很多獨立開發者關係很好,使得他能夠協商各方組成一個收藏包,並利用PayPal、亞馬遜支付、谷歌Checkout等銷售系統,以最小的成本,來進行銷售。[3]

儘管口碑是收藏包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但羅森也意識到,購買收藏包的過程必須簡單,過於複雜的註冊和下載客戶端會減少客戶量。[4]羅森也在聯繫各個慈善機構,使買家能夠選擇如何分配開發商和慈善機構之間的資金。羅森認為,Child's Play所追求的為住院兒童提供電子遊戲是一個有價值的事業,而選擇電子前哨基金會是支持他們的反DRM的立場。關於「付你想付的價錢」讓買家可以把錢只交給慈善機構,羅森認為這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個成功的銷售方法。[3]羅森和Wolfire雇員約翰·格雷厄姆在銷售期間提供技術支持,幾度通宵回復電子郵件和聊天會話,處理了數以千計的請求。[4]

Humble Bundles[編輯]

Humble Indie Bundles的優惠通常持續兩周,以「付你想付的價錢」模式提供三到五款遊戲。大多數捆綁包都提供額外獎勵,如追加遊戲、電子書或音樂。這些獎勵會在第二周宣布,作為額外獎勵;之前的購買者會自動獲得這些獎勵(在Humble Indie Bundle 9之後,第二周購買的買家則需要超過平均價才能獲得這些獎勵物品)。

第一個收藏包是由Wolfire Games組織和管理的。從第二個起,分拆成立的Humble Bundle公司負責金融投資,成立組織以及管理這些捆綁銷售收藏包。包里遊戲就由不同的獨立遊戲公司製作的遊戲組成,許多收藏包售出超過100萬美元的銷售額,截至2013年2月的第二十一個收藏包總共已籌得超過3,320萬美元。[8]該網站於2013年還添加了允許通過比特幣進行支付的一些選項。[9][10]

2011年4月,紅杉資本投資創投向Humble Bundle投資470萬美元[11],讓他們得以創建一個約10名員工的專門團隊,他們的工作是與開發商確定遊戲的發售時間和穩定性,並決定每包內含什麼遊戲。通常安排一個捆綁包要花費一個月的時間。Humble Bundle公司通常收取募集資金總額的約15%,來為網站支付帶寬費用,開發新的功能。[12]

Humble商店[編輯]

Humble商店是為Humble Bundles而開發的拓展。它為獨立開發商提供了一個替代市場,讓他們可以為創建的捆綁包提供支付方式和客戶服務。據Humble Bundle團隊的Joshua Knoles所說,他們「想創造的是,允許開發人員可以很容易地通過自己的網站銷售他們的遊戲,並提供方便的支付方式給買家」。 [13]開發人員與Humble Bundle簽署協議後,就會收到一個可以放在其網站上的小工具。讓用戶可以購買遊戲(Humble商店通常是無法訪問的,除非直接搜索特定的遊戲)。也有開發商通過Humble商店給Kickstarter眾籌支持者提供獎勵,如《超越光速》和《Sportsfriends》。[13]一旦購買,買家任何時候都可以從商店下載和使用。

2013年11月,專門的Humble商店上線,銷售單款遊戲而非捆綁包,並將10%的收入捐贈給慈善機構。[14]

Humble每周特惠[編輯]

Humble Android 5結束後的2013年3月開始,該網站公布新的每周特惠形式,付你想付的價錢,來購買遊戲《堡壘》。跟正規包相同,每個星期的銷售均有4個支付選項。持續第一個星期,基於一個單一主題(通常是特定開發商的遊戲)來銷售,銷售方式與傳統收藏包完全一樣。 [15]

發行業務[編輯]

2017年2月,Humble Bundle宣布開展多平台遊戲發行業務,首款發行作品是《時光之帽》。[16]2020年5月,發行業務改名為Humble Games。[17]

發行遊戲列表[編輯]

遊戲[18] 開發商
2017 時光之帽 Gears for Breakfast 負責PC以外的平台發行。
2018 Aegis Defenders GUTS Department
傳說法師 Contingent 99
Wandersong Greg Lobanov、A Shell in the Pit
2019 殺戮尖塔 Mega Crit Games 2017年提供搶先體驗,2019年發售正式版。
The Occupation White Paper Games
Staxel Plukit
Forager HopFrog
Void Bastards Blue Manchu
Crying Suns Alt Shift
Supraland Supra Games 負責PC以外的平台發行。
2020 One Step From Eden Thomas Moon Kang
Wildfire Sneaky Bastards
Fae Tactics Endless Fluff Games
Popup Dungeon Triple B Titles
Floor 13: Deep State Oversight Productions
Ikenfell Happy Ray Games
Ring of Pain Simon Boxer、Twice Different
Carto Sunhead Games
Project Wingman Sector D2
2021 The Wild at Heart Moonlight Kids
Dodgeball Academia Pocket Trap
Into the Pit Nullpointer Games
Flynn: Son of Crimson Studio Thunderhorse
Unsighted Studio Pixel Punk
Unpacking Witch Beam
Next Space Rebels Studio Floris Kaayk
Archvale idoz & phops
2022 Supraland Six Inches Under Supra Games
牛車水偵探社 General Interactive Co. PC平台為和WhisperGames共同發行。
Temtem Crema 2020年1月提供搶先體驗,2022年9月發售正式版。
Moonscars Black Mermaid
Midnight Fight Express Jacob Dzwinel
Prodeus Bounding Box Software 2020年11月提供搶先體驗,2022年9月發售正式版。
Ghost Song Old Moon
Infinite Guitars Nikko Nikko
SIGNALIS rose-engine PC和任天堂Switch平台為和PLAYISM共同發行。
2023 Protodroid Delta Adam Kareem
Infinite Guitars Nikko Nikko
Stray Gods: The Roleplaying Musical Summerfall Studios
未音子的夜市 Meowza Games
Temtem: Showdown Crema
The Iron Oath Curious Panda Games 指1.0版本上線日。
Coral Island Stairway Games 指1.0版本上線日。
While the Iron's Hot Bontemps Games
2024 Rolling Hills Catch & Release
Bushiden Pixel Arc Studios
Bō: Path of the Teal Lotus Squid Shock Studios
#Blud Exit 73 Studios
On Your Tail Memorable Games
Lost Skies Bossa Games

參考文獻[編輯]

  1. ^ Wawro, Alex. Humble Bundle has been acquired by media giant IGN. [2018-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18) (英語). 
  2. ^ Humble Bundle is Joining Forces with IGN!. Humble Bundle Blog. [2018-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3). 
  3. ^ 3.0 3.1 3.2 Thompson, Michael. Humble Bundle: greatest sale of indie games ever?. Ars Technica. 2010-05-04 [2010-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5). 
  4. ^ 4.0 4.1 4.2 Orland, Kyle. GDC 2011: Humble Indie Bundle Creators Talk Inspiration, Execution. Gamasutra. 2011-02-28 [2011-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25). 
  5. ^ Thompson, Michael. 2D Boy continuing "pay what you want" sale for World of Goo. Ars Technica. 2009-10-20 [2010-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6-06). 
  6. ^ Breckon, Nick. Results of 2D Boy's 'Pay What You Want' World of Goo Sales Experiment Released. Shacknews. 2009-10-21 [2010-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01). 
  7. ^ Newman, Jared. Pay What You Like, Say Indie Game Makers. 個人電腦世界. 2010-05-06 [2010-05-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10). 
  8. ^ Prior Bundle Statistics. [2013-02-0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9). 
  9. ^ Grubb, Jeffrey. Humble Bundle now accepts the Bitcoin digital currency. VentureBeat. 2013-05-09 [2013-05-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 May 2013). 
  10. ^ Gamebundel accepteert bitcoins. De Telegraaf. 2013-05-13 [19 May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06) (荷蘭語). 
  11. ^ Cifaldi, Frank; Graft, Kris. Humble Bundle Backed By $4.7 Million In Venture Capital. Gamasutra. 2011-04-22 [2011-04-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12-25). 
  12. ^ Walker, John. A Humble Interview With The Humble Indie Bundle. Rock Paper Shotgun. 2012-06-08 [2012-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08). 
  13. ^ 13.0 13.1 Kuchera, Ben. How the Humble Store may challenge Steam: the business of helping indie devs sell games. Penny Arcade Reports. 2013-01-03 [2013-0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1-06). 
  14. ^ O'Brien, Terrance. Humble Store launches, skips the Bundles and flash sales. Engadget. 2013-11-11 [2013-11-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2). 
  15. ^ Devore, Jordan. Name your price for Bastion on Windows, Mac, and Linux. Destructoid. 2013-03-19 [2013-03-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23). 
  16. ^ McAloon, Alissa. Humble Bundle is branching into multiplatform game publishing. Gamasutra. 2017-02-09 [2017-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February 10, 2017). 
  17. ^ McAloon, Alissa. Humble's indie game publishing biz is now Humble Games. Gamasutra. 2020-05-14 [2020-05-14]. (原始內容存檔於May 16, 2020). 
  18. ^ Published and upcoming games. Humble Games. [2024-06-18].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