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黃陵廟

座標30°50′33″N 111°04′34″E / 30.84250°N 111.07611°E / 30.84250; 111.07611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黃陵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
座標30°50′33″N 111°04′34″E / 30.84250°N 111.07611°E / 30.84250; 111.07611
分類古建築
時代
編號663
認定時間2006年5月25日
保護歷史
1956年11月15日,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公布名稱:黃牛廟
地圖

黃陵廟,原名黃牛祠黃牛廟[1],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三斗坪鎮三峽大壩下游長江南岸,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黃陵廟坐南朝北,依山而建,占地面積2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4860平方米,有山門、戲樓、禹王殿、祖師殿、武侯祠、白骨塔、放生池等建築。主體建築禹王殿為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重建,面闊五間(18.45米),進深五間(16.2米),重檐歇山頂,殿內木雕及天花彩繪極為精美,殿內楠木柱上還能看到清代兩次(1860年和1870年)長江洪峰淹沒的痕跡。[2]

文物保護情況

[編輯]

1956年11月15日,以「黃牛廟」的名義被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列為第一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3];2006年5月25日,以「黃陵廟」的名義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

其作為文物的保護範圍為:黃陵廟及周圍一定範圍。四至:東至現東側院牆,西至現西側院牆,南以黃陵廟禹王殿中心為坐標點,向南平行延伸至海拔90米高的等高線山坳處為界(包括百骨塔、黃牛泉井和放生池),北至現有山門外台階邊緣[5]

其作為文物的建設控制地帶為:以保護範圍四至為界向外延伸。東至沿江道路與山體次幹道交匯處,西至黃陵廟西側商業步行街西側牆,南延105米等高線向東至140米等高線處的山峰,再向東平行延伸124米至黃陵廟東側第二條水道,並沿100米等高線向東延伸與黃陵廟山體次幹道交匯,北至江邊碼頭北側邊緣[5]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