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科夫·西奈
外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雅科夫·西奈 Yakov Sinai | |
---|---|
![]() 雅科夫·西奈 | |
出生 | (1935-09-21) 1935年9月21日(89歲) 蘇聯俄羅斯莫斯科 |
居住地 | 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 |
國籍 | 蘇聯(1991年之前) 俄羅斯(1991年之後) 美國 |
母校 | 莫斯科國立大學 |
知名於 | 動力系統上的成就、數學和統計物理、機率論、數學流體動力學 |
獎項 | 波茲曼獎(1986年) 丹尼海涅曼數學物理獎(1990年) 狄拉克獎章(1992年) 沃爾夫數學獎(1997年) 內默斯數學獎(2002年) 龐加萊獎(2009年) 阿貝爾獎(2014年)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數學 |
機構 | 莫斯科國立大學 普林斯頓大學 |
博士導師 | 安德雷·柯爾莫哥洛夫 |
博士生 | 里奧尼德·布尼莫維奇(英語:Leonid Bunimovich) 格列戈里·馬爾古利斯 里奧尼德·波里什丘克(英語:Leonid Polterovich) 瑪莉娜·雷納(英語:Marina Ratner) |
雅科夫·格里戈里耶維奇·西奈(俄語:Я́ков Григо́рьевич Сина́й, 英語:Yakov Grigorevich Sinai,1935年9月1日—),出生於莫斯科,俄羅斯數學家。他是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西奈以對有序與無序之間聯繫的研究而知名,並以概率論、測度論研究動力系統,在遍歷性理論和統計力學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曾獲沃爾夫數學獎、狄拉克獎章、阿貝爾獎等多項榮譽。[1]
參考資料
[編輯]- ^ 俄數學家獲2014年度阿貝爾獎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4-04-22.
外部連結
[編輯]- Sinai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n scholarpedia
- 約翰·J·奧康納; 埃德蒙·F·羅伯遜, Sinai, MacTutor數學史檔案 (英語)
- 雅科夫·西奈在數學譜系計畫的資料。
- List of publication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n the website of the Landau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阿貝爾獎得主 |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沃爾夫數學獎得主 |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玻爾茲曼獎章獲得者 | |
---|---|
1970年代 | |
1980年代 | |
1990年代 |
|
2000年代 |
|
2010年代 |
|
2020年代 |
|
分類:
隱藏分類:
- Webarchive模板wayback鏈接
- 含有hCards的條目
- 本地相關圖片與維基數據相同
- 含有俄語的條目
- 使用Lang-xx模板的頁面
- 含有英語的條目
- 維基共享資源分類鏈接使用了維基數據上的匹配項
- CS1英語來源 (en)
- 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WorldCat實體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BNFda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CANTI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J9U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LNB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PLWAB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CINI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DBL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MATHS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MGP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copu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ZBMATH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CONO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 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