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金明柱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金明柱
個人資料
出生1912年10月30日
朝鮮咸鏡北道明川郡
逝世1969年8月16日
北京市
職業中華人民共和國官員

金明柱(1912年10月30日—1969年8月16日),曾用名金明珠金京萬金京洙等,朝鮮族,生於朝鮮咸鏡北道明川郡。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治人物。

生平[編輯]

中華民國時期[編輯]

金明柱幼年時隨同父母遷居吉林省延吉縣錫鱗區,因家庭貧苦,金白天幫助父母干農活,晚上參加夜校學習。1930年5月,金明柱在延吉縣茶條溝豐興洞加入農民協會,參加了減租減息、守衛和撒傳單等反抗活動,其後不久加入共青團。同年,金在地主劉德發家放火燒毀房屋和糧食垛而被政府保安隊逮捕,以「危害民國」罪名判刑六年,被關押於廷吉監獄

1931年初,中共延吉監獄委員會在延吉監獄內秘密成立。歷經了四年間兩次越獄失敗後,終於在1935年6月7日,由金明柱為首的被押人員們趁日軍管理人員舉辦運動會時越獄成功[1]。此次越獄活動是抗戰時期東北地區唯一成功的越獄鬥爭事件,在當時的中國東北地區產生了巨大影響,被認為極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抗日鬥志和勝利信心[2]。在這次越獄行動中,金明柱以總指揮之身份組織了17人的敢死隊。五月初六下午3點,敢死隊員聞信號而行動。越獄者首先制服了一名看守並捆綁之,然後利用木工廠的工具除去自己的鐐銬,並用斧頭砍死了一名日本執勤官員。接着敢死隊員佯作向倉庫搬運木製品,走向牢門,藉機殺死了毫無準備的崗哨。之後越獄者衝進看守室,殺死數名正在喝酒的看守,搶奪了50多支步槍和數十枚手榴彈,囚犯們獲得武器後立即向監獄大門衝去,此時金明柱還返回牢房,用斧頭一連砸開幾十個牢門,放出了其他囚犯。恰逢此時天降大雨,越獄者冒着日本軍守備隊崗樓中的機槍火力壓制,在暴雨的掩護下,大部分衝出監獄,其後兵分兩路逃離。在以後的幾天內,越獄隊伍衝破了日本軍和滿洲國國軍的圍追堵截,歷經三次激戰,金明柱雖然多處受傷,但仍然成功帶領越獄者到達了安圖車廠子抗日根據地。幾天後,金所屬人員與李泰根帶領的另一路越獄囚犯匯合,共計40餘人。這是抗日戰爭中,滿洲國境內唯一一次成功的由共產黨領導的越獄行動,在東北地區產生了巨大影響[3]。後來,他參加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二軍(後改編為抗聯一路軍)曾任班長、排長等職,活動在漾江撫松和龍等地,曾先後七次負過傷。

1937年7月7日,金在撫松北崗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9月,隨同抗聯人員,作為第二方面軍先遣隊進入蘇聯,先後在伊曼、岩杵河等地接受蘇聯訓練。1941年8月,金多次越境到烏蘇里江對岸的虎頭、琿春邊境張鼓峰、板石、汪清火燒堡等地偵察日本軍和滿洲國國軍的軍事情報,同年秋返回蘇聯。1941年夏,蘇軍第二次派金明柱等人到延吉縣茶條溝一帶搜集情報時,因聯絡員金壽鳳被捕,行動無法繼續,同年6月下旬帶金壽鳳之子金永哲等七名返回蘇聯[4]。由於金出色完成任務,蘇軍本部給他頒發名譽獎狀[5]。1945年8月從蘇聯返回中國境內,曾任吉東軍區警備隊連長、第十縱隊三十師營長、獨立四師師部作戰參謀等職[6]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編輯]

1949年3月至1950年3月,任延邊專員公署武裝科副科長[7];1950年3月至1952年5月,擔任企業科科長[8]。1954年12月至1955年12月,擔任民政處副處長[9]。1966年5月至1967年1月,兼任廷邊朝鮮族自治州民政處書記[10];1966年5月至1967年1月,改任視察室視察員[11]。文化大革命中,深受迫害,1969年8月16日於延吉市不幸逝世,終年57歲[12]

參考[編輯]

  1. ^ 抗战胜利70周年:80年前的“艺术剧场”越狱事件. 新浪新聞. 2015-08-14 [2018-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8) (中文(簡體)). 
  2. ^ 黃光春; 金真玉. 冲破牢笼 金明柱与延吉监狱越狱斗争. 蘭台內外. 2015, 3: 10 [2018-04-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4-28) (中文(簡體)). 
  3. ^ 中國監獄工作協會監獄史學專業委員會編. 旧监狱寻踪. 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2014.01: 73. ISBN 978-7-5458-0807-0. 
  4. ^ 中共圖們市委黨史資料編委會編. 图们党史资料 第1辑. 中共圖們市委黨史資料編委會. 1989.07: 205. 
  5. ^ 楊昭全,車哲九,金春善等著. 中国朝鲜族革命斗争史.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7.11: 414. ISBN 978-7-206-05418-1. 
  6. ^ 中共延邊州委黨史工作委員會,中共延邊州委黨史研究所編. 延边历史事件党史人物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共延邊州委機關. 1988.06: 188–189. 
  7. ^ 中共延邊州委組織部,中共延邊州委黨史工作委員會,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檔案館編. 中国共产党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组织史资料 1928-1987. 中共延邊州委組織部;中共延邊州委黨史工作委員會;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檔案館. : 20. 
  8. ^ 中共延邊州委組織部,中共延邊州委黨史工作委員會,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檔案館編. 中国共产党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组织史资料 1928-1987. 中共延邊州委組織部;中共延邊州委黨史工作委員會;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檔案館. : 19. 
  9. ^ 中共延邊州委組織部,中共延邊州委黨史工作委員會,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檔案館編. 中国共产党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组织史资料 1928-1987. 中共延邊州委組織部;中共延邊州委黨史工作委員會;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檔案館. : 23–24. 
  10. ^ 中共延邊州委組織部,中共延邊州委黨史工作委員會,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檔案館編. 中国共产党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组织史资料 1928-1987. 中共延邊州委組織部;中共延邊州委黨史工作委員會;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檔案館. : 236. 
  11. ^ 中共延邊州委組織部,中共延邊州委黨史工作委員會,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檔案館編. 中国共产党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组织史资料 1928-1987. 中共延邊州委組織部;中共延邊州委黨史工作委員會;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檔案館. : 84–85. 
  12. ^ 金信後主編;吉林省延吉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延吉市志. 北京:新華出版社. 1994.12: 528–529. ISBN 7-5011-27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