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鄭亨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鄭亨連
정형련
性別
出生(1925-12-20)1925年12月20日[1]:236
日治朝鮮慶尚北道慶州郡(現 南韓慶尚北道慶州市
逝世1982年2月(1975—1976歲)[1]:236-239
 中國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
墓地 中國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語言朝鮮語漢語
職業機槍手
政黨中國共產黨 中國共產黨

鄭亨連中國朝鮮語:정형련,1925年—1982年),朝鮮族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東北人民解放軍金成范連機槍手,吉林軍區「特等戰鬥英雄」和南昌軍區「一級戰鬥英雄」稱號獲得者。

生平[編輯]

1925年12月20日,鄭亨連出生於日占朝鮮慶尚北道慶州郡(亦說羅津)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在八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七。1940年4月,他隨家人遷往吉林汪清縣三岔口(今天橋嶺)。1946年2月,金成范在汪清三岔口徵兵。鄭亨連和他大哥一起於2月12日入伍。同年冬,他成為吉東警備一旅第二團第二營七連(金成范連)一排的機槍手[1]:236-237[2]

1947年,東北民主聯軍吉林長春發起夏、秋、冬季攻勢[3]。同年12月,鄭亨連所在的七連奉命攻打長春東站,鄭亨連在此戰鬥中獲小功一次[4]:115[5]:389[2]。1948年初,七連被改編為人民解放軍獨立六師十六團二營七連。同年2月孤店子(今吉林市郊區)戰鬥中,他在隊友全部陣亡、重傷的情況下,孤身堅守陣地,在腿部重傷的情況下先後擊退國民黨軍隊五次進攻,殲滅國民黨軍隊50餘人。同年8月1日,他在獨立師吉林軍區慶功會上被授予「特等戰鬥英雄」稱號,獲「東北戰鬥英雄獎章」,後開始擔任班長職務,並於同年8月24日加入中國共產黨[6]:576-577[5]:390-391[1]:237-238[2]

1948年11月,鄭亨連與七連參加了平津戰役,後又南下參加了湖北江西地區的戰鬥,立大功兩次。1949年10月1日,他在南昌慶功會上做了事跡報告,同年11月被南昌警備區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江西日報》以「一級人民戰鬥英雄鄭亨連同志的事跡介紹」為題刊登了他的事跡。[6]:578[5]:391-392[1]:239[2]

1950年1月,鄭亨連晉升為副排長。朝鮮戰爭期間,他先後被提拔為排長、連長等職,立大、小功各2次。1952年6月,多次負傷的鄭亨連復員回國,起初在汪清縣轉角樓村務農,後轉到汪清林業局工作。1982年6月14日,他因病去世,被葬於汪清縣革命烈士陵園。[1]:239[7][2]

榮譽[編輯]

  • 「特等戰鬥英雄」稱號,1948年8月吉林軍區[2]
  • 「一級戰鬥英雄」稱號,1949年10月南昌軍區[8][2]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汪清縣革命老區建設促進會. 《汪清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經濟日報出版社. 2023. ISBN 978-7-5196-1222-1.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红色薪火系列—郑亨连. 延邊博物館. 2023-10-20 [2024-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02). 
  3. ^ 解放长春始末. 長春晚報. 2018-10-1. 
  4. ^ 延邊歷史研究所.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概况》. 延邊歷史研究所. 1980.08. 
  5. ^ 5.0 5.1 5.2 《革命烈士傳》編輯委員會編. 《革命烈士传 第8集》. 中共黨史出版社. 1991.04. ISBN 7-80023-262-X. 
  6. ^ 6.0 6.1 黃濤. 《解放战争英雄传》. 解放軍出版社. 2007年07月01日. ISBN 9787506554893. 
  7. ^ 军民同园祭英烈 牢记历史永不忘. 吉林省汪清縣人民政府. 2019-04-03 [2024-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0). 
  8. ^ 全力以赴支援解放战争. 延吉新聞網. 2020-09-28 [2024-0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