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越劇化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越劇化裝中國戲曲中獨樹一幟,較崑曲京劇寫實化,越劇化裝既生活化又具備適當的藝術誇張。越劇化裝不僅具有傳統水粉化裝法色彩鮮明的優點,而且學習了電影話劇化裝柔和自然的長處,自然柔和。目前,在越劇中傳統的臉譜式化裝基本不用。

髮式與佩飾[編輯]

一位作越劇妝扮的戲迷。

越劇化裝使用獨特的越劇古裝頭套。越劇古裝頭套,特別是小旦頭套,學習自傳統的仕女畫。越劇小旦頭套,前額為固定的劉海,後腦有長長的髮辮,耳旁為固定的鬢角,頭套頂端裝有各種樣式的假髻。地位較高的小姐髮髻以正髻、對稱髻為主;地位較低的丫鬟髮髻則以偏髻、垂髻、聯髻為主。

越劇頭飾上的戴花以間色為主。越劇的佩飾還有耳環、手鐲、如意鎖等。

髯口[編輯]

古裝戲中多用改良胡,鬍鬚原料以人髮、氂牛毛為主,摻用羊毛

歷史[編輯]

越劇在男班時期,化裝比較粗糙。1940年代,越劇化裝學習電影、話劇,改用油彩化裝。舊式的水粉化裝被新式油彩化裝取代,傳統的臉譜式化裝基本不用。1950年代,為了髮式的需要和化裝方便,開始製作使用越劇頭套。1958年,性格化裝法、塑型化裝法被引入越劇。

參考[編輯]

  • 越劇劇種化妝造型的特色,《福建藝術》2007年06期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