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
外觀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7年5月9日) |
羊水(amniotic fluid,waters)又稱胎水,是羊膜囊內的液體,胎兒被其包圍並在其中發育,可減緩外來的衝擊,分娩時有潤滑產道的作用。
羊水最早由羊膜上皮分泌而來,當羊膜壁上出現血管後,部分羊水來自血管滲透,當胚胎出現吞咽和泌尿功能後,羊水便開始了動態循環。妊娠後期,胎兒的胎脂、脫落上皮、胎糞等也進入羊水。足月胎兒的羊水量為1000mL左右[1]。
羊水讓胚胎能夠自由活動,不會讓子宮壁壓得太緊。羊水也提供浮力。此外,由於水的比熱容高,羊水能提供胎兒一個恆定溫度的環境。
羊膜在受精兩週後開始成長並且灌水。再過10週後液體包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質與磷脂質、尿素與電解質。到懷孕中期胚胎會在羊水中呼吸,並且發育肺與胃腸道。
羊膜破裂時會有些水流出體外(俗稱為破水)。大部分的水還是留在子宮內直到胎兒出生。
參考文獻
[編輯]- ^ 羊水. 術語在線. 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