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經訓書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經訓書院,清代江西古書院,舊址先後曾在南昌市城區內的系馬樁幹家巷。清朝道光年間,江西按察使劉體重希望在南昌創建一所以明經學為宗旨的新式書院,命名為「經訓」,並且倡導省內各府縣給予資助,然而書院尚未成,劉被調任湖北布政使。但是他的理念得到了繼任者溫予巽的支持,又在溫的積極推動下,書院於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建成。

經過幾年的發展,書院就發展的頗具規模,從學的士子甚眾。當時院內有講堂,建有先儒祠,用來供奉歷代名儒;有一山長廳屋兩進,諸生宿舍有四十間。

經訓書院首聘黃爵滋山長,以經學為教學內容,德安李退生、新建萬良等皆曾主書院講席。

光緒十八年(1892年),江西學政龍湛霖聘請主張維新的學者、經學家皮錫瑞為山長,以教授經史辭章為主,不再教授老式八股,倡導實事求是、獨立嚴謹的治學態度。一時間經訓書院聲名遠播,匯聚了一大批高才雋秀。然而,皮錫瑞與經訓書院所倡導的治學理念,與舊派的豫章書院及南昌城內的官紳們產生了不可調和的矛盾。豫章、經訓兩書院,也開始了從學術思想到政治態度上的爭論與對抗。最終,書院的山長皮錫瑞遭到了政府的懲處。

清朝末年,經訓書院改為實業學堂,原址在現南昌八中內。

參考資料[編輯]

  • 李才棟.《江西古代書院研究》. 共478頁.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3年10月第1版

Template:老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