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王超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王超奎(1907年—1941年12月25日),中華民國重慶市武隆人,國民革命軍少校營長八年抗戰陣亡軍官之一。於第三次長沙會戰中為國民革命軍第20軍第133師第398團團長,奉命守備新墻河一帶,並在新墻河後的傅家橋、相公嶺一帶佈防。1941年12月23日下午,日軍以4萬餘人的兵力向新墻河一線發起進攻。血戰3日後,王超奎所率官兵傷亡慘重、僅存30餘人,其亦殉國;但該團的頑強抵抗,成功抵擋日軍的進擊。長沙會戰結束後,國民革命軍第20軍第133師將王超奎遺體葬於相公嶺,並立碑鐫傳;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追贈王超奎陸軍中校。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追認王超奎為革命烈士[1][2]

參考來源[編輯]

  1. ^ 吳相湘. 第二次中日戰爭史(下冊) 1. 臺北市. 1974年2月: 792-794. 
  2. ^ 媒老版. 中国第一“断头将军”浴血悲壮史:死都不投降!. 今日頭條. 201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