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詞歌

![]() |
《無詞歌》[1](德語:Lieder ohne Worte,英語:Songs Without Words),又譯《無言歌》,是浪漫樂派作曲家費利克斯·孟德爾頌所作的八冊48首鋼琴獨奏曲。這八冊分別在他生命中的不同時間點,為了讓業餘鋼琴家能夠演奏所作。這些鋼琴曲目屬於浪漫樂派的一部分,其特點是短且狂熱。
背景
[編輯]孟德爾頌在30歲之前,已然對弗朗茨·舒伯特多達數百首的藝術歌曲擁有充分的研究與了解。對於舒伯特歌曲的藝術價值,孟德爾頌是讚賞的,然而同時,他亦對這些帶歌詞的藝術歌曲的極限產生了懷疑。他在1831年一封信中提到:「對我來講,要再為一首詩作譜曲,似乎不再可能了。」[2]之後,他便著力於以純粹的鍵盤技法創作「歌曲」。這些鍵盤小品囊括(或說取代)了原來歌詞、歌者的功能,是以「無言」。
一般認為,范妮·門德爾松在這一系列小品當中的影響甚大[2]。同時代的作曲家同行也指出,孟德爾頌的思考當中另有一些樣本。李斯特便認為,孟德爾頌可能參考了約翰·菲爾德的夜曲。亦有人主張,孟德爾頌的老師路德維希·貝爾格的練習曲,也可能是他的靈感來源[2]。
再者,孟德爾頌所處的19世紀早中期,是現代鋼琴的機械成熟、且快速普及到社會各階層的時期,加以他自身優渥的經濟條件,使得這些鍵盤小品格外具有沙龍音樂的色彩與特性。
分析
[編輯]第一冊
[編輯]第一冊(Op. 19)作於1830年到1832年。
- E大調,甜蜜的回憶
- a小調,追悔
- A大調,獵歌
- A大調,無標題
- f♯小調,不安
- g小調,《威尼斯船歌》(Venetianisches Gondellied)第1號
第二冊
[編輯]第二冊(Op. 30)作於1835年。 在第一冊和第二冊裡,孟德爾頌都為兩冊的第六首樂曲給予同樣的曲名:Venezianisches Gondellied (Venetian Gondelier's Song)。
- E♭大調,瞑想
- D♭大調,不安寧(也有稱擔心的)
- E大調,安慰
- b小調,無標題
- D大調,無標題
- f♯小調,《威尼斯船歌》第2號
第三冊
[編輯]第三冊(Op. 38)作於1837年。
- E♭大調,無標題
- c小調,失去的幸福
- E大調,無標題
- A大調,無標題
- a小調,無標題
- A♭大調,〈二重奏〉(Duett),曲中旋律代表兩位不同的歌唱家
第四冊
[編輯]第四冊(Op. 53)作於1841年。

- A♭大調,海濱
- E♭大調,羊毛似的雲霞
- g小調,騷動
- F大調,靈魂的悲傷
- a小調,民歌(Volkslied)
- A大調,飛翔
第五冊
[編輯]第五冊(Op. 62)作於1844年。 第六首樂曲《春之歌》(A major 'Spring Song')是無言歌中最著名的一首。
- G大調,五月的薰風
- B♭大調,無標題
- e小調,葬禮進行曲
- G大調,晨歌
- a小調,威尼斯船歌第3號
- A大調,春之歌(Frühlingslied)
第六冊
[編輯]第六冊(Op. 67)作於1845年。
- E♭大調,快板,無標題
- f♯小調,失去的幻想
- B♭大調,寧靜的快板,無標題
- C大調,紡紗歌(蜜蜂的婚禮)
- b小調,牧人的怨述
- E大調,旋轉之歌(Spinnerlied),也被人們改了「蜜蜂的婚禮」(Bee's Wedding) 的別名,因為樂曲好像一大群蜜蜂在叫
第七冊
[編輯]第七冊(Op. 85)於孟德爾頌死後才公諸於世。
- F大調,田園風格
- a小調,告別
- E♭大調,急板,無標題
- D大調,輓歌
- A大調,無標題
- B♭大調,無標題
第八冊
[編輯]第八冊(Op. 102)作於1845年。
- e小調,無標題
- D大調,無標題
- C大調,兒童小品,騎行
- g小調,無標題
- A大調,兒童小品,快樂的農夫
- C大調,信念
錄音推薦
[編輯]- Barenboim, Daniel. Lieder ohne Worte (Gesamtaufnahme) (CD) . Galleria. Deutsche Grammophon. 423 931-2.
![]() |
參考資料
[編輯]- ^ 辞海网络版 - 无词歌. www.cihai.com.cn. [2024-02-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18).
- ^ 2.0 2.1 2.2 Kjemtrup, Inge. Felix Mendelssohn's 175th anniversary: A closer look at his 'Songs without Words'. Pianist. No. 67. 2012 [202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