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汪宗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汪宗器(?年—1509年),字鼎夫南直隸太平府繁昌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

成化十六年(1480年)庚子科應天府鄉試舉人[1],成化二十年(1484年)甲辰科三甲第三名進士。授知縣,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實授山東道監察御史[2],五年巡按湖廣,御史梁廷賓彈劾他接受荊庶人朱見潚及副使俞振才並賊盜等財物,聽主事壽儒私囑,取中石鉞為舉人,下刑部審理,宗器儒無罪復職,廷賓冠帶閒住。又巡按廣東,十一年正月查刷在京諸司文卷,奏劾英國公張懋及以下出錯的四千八百餘人,不久升為南京大理寺右寺丞,正德元年(1506年)六月升大理寺右少卿,二年二月轉左少卿,乞休以終母養,五次上疏請求,十月被批准,命進光祿寺卿致仕,正德四年三月卒[3]。兄汪宗禮亦以成化進士拜御史,風裁整峻,卓有能聲[4]

縣東門外有兄弟繡衣坊,為汪宗禮、汪宗器兄弟立,現已廢。

註釋

[編輯]
  1. ^ 《江南通志》
  2. ^ 《明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之六》:弘治二年五月丁亥,實授都察院理刑進士並行人推官知縣陳震、汪宗器、田奫、曹鳳、滕佑、吳一貫、孫衍、李葵、塗升、周琰、彭程、馬棋、李鸞、劉瑋為監察御史,震貴州道;宗器、奫山東道;鳳狹西道;佑浙江道;一貫江西道;衍山西道;葵福建道;升、琰雲南道;程、棋河南道;鸞廣東道;瑋廣西道。
  3. ^ 《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四十八》:正德四年三月,大理寺少卿進光祿卿汪宗器致仕卒。宗器字鼎夫,直隸繁昌縣人。成化甲辰進士,授監察御史,巡按湖廣、廣東,薦賢黜貪,得激楊體。升南京大理寺丞,進少卿,蒞獄平恕。時劉瑾撓法,動多掣肘,遂決計以母乞終養,疏五上允之,特進光祿卿致仕,未幾卒。宗器襟宇闓爽,善談論,雜以滑稽,纚纚可聽。與人交,有情誼,縉紳多愛敬之。
  4. ^ 《太平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