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楊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楊蟠(約1017年—1106年),字公濟,別號浩然居士,臨海縣章安(今屬台州椒江區)人。

父楊徽,官太常寺卿。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賈黯榜進士,初任和州、密州推官,嘉祐二年(1057年)冬,母吳氏亡故,丁憂三年。並請王安石為其母撰墓誌。歷任光祿寺丞。熙寧五年(1072年)由光祿寺丞改太子中允。爾後,轉陝西提舉常平。元豐中為太常博士。詩為歐陽修所稱讚。[1]元祐四年(1089年)蘇軾出任兩浙西路鈐轄兼杭州知府,楊蟠為通判,二人唱酬甚多。[2]六年,蘇軾去職,楊蟠召任承議郎。紹聖二年(1095年),以承議郎知溫州。[3]四年(1097年),遷知高郵軍。後知壽州,不久辭官,寓居杭州,卒。[4]有《章安集》二十卷,早佚,後人輯錄《章安集》,有詩105首。

注釋

[編輯]
  1. ^ 歐陽修在《讀公濟<章安集>》詩中贊曰:「蘇梅久作黃泉客,我亦今為白髮翁。臥讀楊蟠一千首,乞渠秋月與春風。」
  2. ^ 《宋史·列傳》第四四二卷《文苑四》有傳:「楊蟠,字公濟,章安人也。舉進士,為密、和二州推官。歐陽修稱其詩。蘇軾知杭州,蟠通判州事,與軾唱酬居多。平生為詩數千篇。後知壽州,卒。」
  3. ^ 《嘉慶高郵州志》有傳云:「楊蟠字公濟,章安人,少年登進士第,歐陽修、蘇軾嘗稱其詩,元祐中以議郎繼毛漸知軍事,始成眾樂園,建台榭一十二所,又構亭曰夢草,皆有題詠,州人稱為文章太守雲。」
  4. ^ 王及界定其生卒年約為1017—11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