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怪宴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怪宴
Murder by Death
基本資料
導演羅伯特·摩爾
監製雷·斯塔克
編劇尼爾·西蒙
主演杜魯門·卡波特
亞歷克·吉尼斯
南希·沃爾克
大衛·尼文
瑪吉·史密斯
彼得·塞勒斯
理查德·奈瑞卡
彼得·福克
艾琳·布倫南
詹姆斯·科科英語James Coco
詹姆斯·克倫威爾
艾爾莎·蘭切斯特
埃斯特里·溫伍德
配樂戴維·格魯辛
片長94分鐘
產地美國
語言英語
上映及發行
上映日期
  • 1976年6月23日 (1976-06-23)
發行商哥倫比亞電影公司
票房$32,511,047[1]

怪宴》(英語:Murder by Death)是1976年的一部喜劇電影,於同年6月在美國上映,由尼爾·西蒙編劇,羅伯特·摩爾導演,演員有亞歷克·吉尼斯、大衛·尼文、瑪吉·史密斯、彼得·塞勒斯、彼得·福克等,著名作家杜魯門·卡波特也客串了角色。本片有着傳統懸疑片的形式,其中幾位偵探的原型也都是偵探小說史上的著名偵探,但其重點並不在於通過推理和調查找出真兇,而是重在戲仿乃至惡搞傳統的偵探小說和懸疑片[2]

劇情[編輯]

神秘住宅的主人萊昂內爾·吐溫在寄給五位世界名偵探(查爾斯頓先生、王督查、米洛·比埃爾、薩姆·戴蒙德和傑西卡·馬波爾)的邀請函上簽名,邀請他們參加「晚宴與一場謀殺」(Dinner and a murder)活動。簽好名後,由雙眼失明的管家把信寄出。隨後這五位偵探各帶了一位親屬或朋友來到了這座神秘的宅邸。這五對來客在路上、宅邸大門、和盲管家的交流乃至自己的房間中都遇上了各種詭異又搞笑的狀況,盲管家接待完客人後,吩咐新來的聾啞廚娘開始準備晚宴。晚宴上殺機重重,先是王督查發現自己的酒里有毒,之後他和查爾斯頓先生又僥倖躲過掉下的利劍,喜歡美食的米洛·比埃爾則是餓得不行,而盲管家應付完客人後,教訓了完全沒準備晚宴的聾啞廚娘一頓。

不久萊昂內爾·吐溫先生現身席上,宣稱他自己是本世界最偉大的犯罪學家,向客人們挑戰說,到午夜時分,桌上的某個人會被殺死,破解真相的人可以獲得一百萬美元的懸賞,之後就又消失在黑暗中。眾人正人心惶惶時,廚娘奔了進來,大張着嘴叫喊,似乎要說什麼。偵探們立刻分成兩組,王督查、馬波爾小姐和米洛·比埃爾先行勘察,發現管家死在了廚房。當他們回到餐廳時,發現門上了鎖。比埃爾奔回廚房拿鑰匙,驚奇地發現管家屍體不見了,只有衣服留在桌前。他們打開餐廳,裡面空無一人。牆上的駝鹿頭提示他們「關門從一數到十,扭動門把重新試」。照做之後,他們才發現了等在餐廳里的其他人。第二組的查爾斯頓先生和薩姆·戴蒙德進行調查時卻發現了赤身裸體的管家,隨後遇到了類似的房間變換的情況,這讓來客們覺得這個別墅機關重重,決定集中在餐廳里手挽手坐着等待午夜到來。可午夜時分過去了,謀殺並沒有發生。

大家剛認為危機已經過去,卻發現吐溫先生本人被殺了。他們正在懷疑廚娘時,又發現了一具仿真的廚娘模特。這讓大家覺得暈頭轉向,決定喝酒休息,進行推理。可推理開始後不久,偵探們就互相揭露起對方隱私乃至爭吵起來,最後大家發現每個人都有殺死吐溫先生的動機,弄得不歡而散。當夜偵探們受到了毒蛇、煤氣等死亡威脅。最後五對來客都戰勝了死亡的威脅到了辦公室。

面對着重新活過來的管家,他們分別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管家宣布「你們都錯了」拉下了自己的面具,他正是被殺的吐溫先生。他開始逐一批評偵探們慣用的推理方式(實際上是偵探小說作者的寫作風格),比如隱瞞線索、愚弄讀者、為了出人意料編造逆轉結局等,「現在,局面反轉了,成百萬神秘小說的讀者終於出了口惡氣」。看到五對來客垂頭喪氣地離去後,吐溫先生摘下了面具,她是廚娘。

演員、角色與對應的偵探[編輯]

  • 杜魯門·卡波特扮演宅邸主人萊昂內爾·吐溫先生。亞力克·吉尼斯爵士扮演盲管家,他當時已經很少到好萊塢拍戲,但他認為這部電影「讓人愉悅,非常有趣,只是自己可發揮的地方太少[3]」。南希·沃爾克扮演聾啞廚娘,這是她的最後一部電影。
  • 大衛·尼文和瑪吉·史密斯扮演迪克·查爾斯頓和朵拉·查爾斯頓,他們是一對來自美國上流社會的偵探夫婦,源於達希爾·哈米特的《瘦子》裡的尼克·查爾斯和諾拉·查爾斯。上流社會的習慣讓他總是過於彬彬有禮,這讓硬漢派風格的,主要解決社會底層案件的山姆·戴蒙德很受不了。
  • 彼得·塞勒斯扮演西德尼·王督查,這一角色源於名偵探陳查理,他保留了陳查理愛引用諺語和用比喻說明問題的特徵,同樣保留了陳查理常法語法和用詞錯誤的缺點,如把牆上裝飾的駝鹿頭稱作牛頭,不用定冠詞,結果總是被吐溫先生批評[4]。理查德·奈瑞卡則扮演他的日本養子威利。
  • 詹姆斯·科科和詹姆斯·克倫威爾扮演來自布魯塞爾的偵探米洛·比埃爾和他的司機馬塞爾·卡賽特。他們源於阿加莎·克里斯蒂筆下的著名比利時偵探赫爾克里·波洛和他的助手阿瑟·黑斯汀斯。米洛·比埃爾保留了波洛喜好美食和討厭別人把他當成法國人的特點。這也是詹姆斯·克倫威爾的第一個電影角色。
  • 偵探劇《神探可倫坡》的主演彼得·福克扮演薩姆·戴爾蒙德,這個角色的原型是達希爾·哈米特筆下的私人偵探山姆·斯帕德。他保留了山姆·斯帕德的部分硬漢偵探特徵,很多台詞源於山姆·斯帕德為主角的《馬耳他之鷹》和扮演山姆·斯帕德的亨弗萊·鮑嘉的經典《卡薩布蘭卡》。艾琳·布倫南扮演他的秘書,這一角色源於《馬耳他之鷹》裡山姆·斯帕德的秘書艾菲·佩林。
  • 艾爾莎·蘭徹斯特扮演英格蘭女偵探傑西卡·馬波爾小姐,九十三歲高齡的埃斯特里·溫伍德扮演老態龍鐘的從小照顧馬波爾小姐的護士。他們兩人在二十年前的《玻璃拖鞋》中合作過[5]。馬波爾小姐這一名字源於阿加莎·克里斯蒂筆下的簡·馬普爾小姐,但影片中的形象和性格與馬普爾小姐截然不同,反而是護士的形象更像馬普爾小姐。

獎項與其他[編輯]

  • 杜魯門·卡波特因本片獲得了1977年度的金球獎最佳初次表演獎提名,但輸給了出演《飢餓生存》的阿諾德·施瓦辛格,尼爾·西蒙則獲得了1977年度美國編劇工會最佳喜劇劇本獎提名[6]
  • 本片開頭,各位演員先以漫畫風格展現,這些漫畫是《阿達一族》的作者查理斯·亞當斯創作的,他也為本片設計了海報。
  • 本片公映的版本中有幾段鏡頭被刪去了,其中一段是五對來客離開神秘住宅時,王督查的車遇到了前來赴宴的兩位英國紳士,其中一位較瘦的不喜交談,另一位較胖的向王督查詢問情況,兩人的原型是歇洛克·福爾摩斯和他的助手約翰·華生[7]

參考文獻[編輯]

  1. ^ 《怪宴》票房信息. [2012年12月1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1月11日). 
  2. ^ Bruce G. Hallenbeck. Comedy-Horror Films: A Chronological History, 1914-2008. SMcFarland. 2009: 112-114. 
  3. ^ Piers Paul Read. Alec Guinness: The Authorised Biography. Simon and Schuster. 2005: 491-493. 
  4. ^ British Film Institute. The Bfi Companion to Crime.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1997: 77. 
  5. ^ Axel Nissen. Actresses of a Certain Character. McFarland. 2007: 93-94. 
  6. ^ Golden Globes, USA. [2012-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10). 
  7. ^ Michael R. Pitts. Famous Movie Detectives 2. Scarecrow Press. 1991: 164–165. 
  • 電影《怪宴》

外在鏈接[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