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後梁州縣列表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本列表表示五代十國時期,占據中國北方的五代第一代後梁政權的所有州縣。本列表從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取代唐朝後,建立後梁政權開始算起。當時後梁政權管轄東西二都及宣義、天平、泰寧、平盧、武寧、忠武、保義、河陽、佑國、匡國、護國、荊南、山南東道、宣威、天雄、義昌16節鎮的60個州府。同時,半獨立的燕王劉守光吳越王錢鏐威武軍節度使王審知朔方節度使韓遜武順軍節度使王鎔義武軍節度使王處直定難軍節度使党項李氏、歸義軍節度使張氏·曹氏、武安軍節度使馬殷、武貞軍節度使雷彥恭、寧遠軍節度使龐巨昭、清海軍節度使劉隱、嶺南西道節度使葉廣略、靜海軍節度使曲顥、新州刺史劉潛、高州刺史劉昌魯、信州刺史危仔倡、袁州刺史彭彥章、吉州刺史彭玕、饒州刺史唐寶、撫州刺史危全諷、虔州刺史盧光稠也向後梁稱臣。只有前蜀王建、岐國李茂貞、晉國李克用、吳國楊渥不承認後梁的帝號,與之對峙。此後,後梁前後奪取岐國的鄜、坊、翟、延、丹、耀、鼎、邠、寧、慶、衍11州,在西部擴大了疆域。但在南北方向卻疆域日蹙:趙王王鎔、北平王王處直於910年叛梁,燕王劉守光於911年稱帝,江西諸鎮被楊吳所滅,荊南高季昌於913年開始半獨立割據,嶺南劉岩次第統一兩廣後,於917年自立為帝。最大的威脅是河東的晉國,先後奪取後梁天雄、安國、橫海、護國、忠武諸鎮。923年四月,晉王李存勖稱帝,建立後唐,十月,攻入開封府,滅後梁,後梁州縣盡入後唐。

列表

[編輯]

下表中,以 藍色背景代表後梁各府、州,所領各縣則分別列於其下。

河南州縣

[編輯]

東都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東都留守:907年四月,後梁以汴州為東都開封府,改宣武軍節度使為東都留守,領汴、宋、亳、輝、潁5州,十二月,設崇德軍,直屬京,909年,宋、亳、輝、潁4州另設宣武鎮,遷都西都河南府,913年,復都東都開封府
汴州開封府 浚儀縣 原為開封府,領浚儀、開封、尉氏、陳留、封丘、雍丘6縣,909年,鄭州的中牟、陽武,滑州的酸棗、長垣,宋州的襄邑,曹州的戴邑,許州的扶溝、鄢陵,陳州的太康縣來屬,此後汴州領15縣
浚儀縣 今河南省開封市
開封縣 今河南省開封市
尉氏縣 今河南省尉氏縣
封丘縣 今河南省封丘縣
雍丘縣 今河南省杞縣
陳留縣 今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陳留鎮
酸棗縣 今河南省延津縣西 原屬滑州,909年二月來屬
長垣縣 今河南省長垣縣南蒲區鎮司坡村 原屬滑州,909年二月來屬
陽武縣 今河南省原陽縣 原屬鄭州,909年二月來屬
中牟縣 今河南省中牟縣 原屬鄭州,909年二月來屬
襄邑縣 今河南省睢縣 原屬宋州,909年二月來屬
戴邑縣 今河南省民權縣林七鄉 原屬曹州,名考城縣,909年二月來屬,改名
鄢陵縣 今河南省鄢陵縣 原屬許州,909年二月來屬
扶溝縣 今河南省扶溝縣 原屬許州,909年二月來屬
太康縣 今河南省太康縣 原屬陳州,909年二月來屬
崇德軍 今安徽省碭山縣境內 907年在碭山縣境內設置崇德軍,直屬京

西都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西都留守:907年四月,後梁以唐朝東都為西都,改佑國軍節度使為西都留守,領河南府、汝州,909年,遷都西都河南府,913年,復都東都開封府
河南府 河南縣 領20縣
河南縣 今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
洛陽縣 今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區
偃師縣 今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
緱氏縣 今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緱氏鎮
陽邑縣 今河南省登封市東南告成鎮
登封縣 今河南省登封市
陸渾縣 今河南省嵩縣田湖鎮古城村
伊闕縣 今河南省伊川縣西南
澠池縣 今河南省澠池縣
新安縣 今河南省新安縣
福昌縣 今河南省宜陽縣韓城鎮福昌村
長水縣 今河南省洛寧縣長水鎮
永寧縣 今河南省洛寧縣
壽安縣 今河南省宜陽縣
密縣 今河南省密縣
潁陽縣 今河南省登封市潁陽鎮
伊陽縣 今河南省嵩縣舊縣鎮
王屋縣 今河南省濟源市王屋鎮
河清縣 今河南省濟源市坡頭鎮
鞏縣 今河南省鞏義市
汝州 梁縣 原領7縣,909年襄城縣、葉縣改屬許州,此後汴州領5縣
梁縣 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南
郟城縣 今河南省郟縣
魯山縣 今河南省魯山縣
龍興縣 今河南省寶豐縣
臨汝縣 今河南省汝州市臨汝鎮

宣武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宣武軍節度使:909年五月,以東都留守之宋、亳、潁、輝4州設宣武鎮,治宋州
宋州 宋城縣 原屬東都留守,領宋城、寧陵、谷熟、下邑、柘城、襄邑6縣,909年,襄邑縣改屬汴州,910年,楚丘縣來屬,此後宋州領6縣
宋城縣 今河南省商丘市
寧陵縣 今河南省寧陵縣東南
谷熟縣 今河南省虞城縣西南
下邑縣 今河南省夏邑縣
柘城縣 今河南省柘城縣西北
楚丘縣 今山東省曹縣楚天集村 原屬輝州,910年四月來屬
亳州 譙縣 原屬東都留守,領7縣
譙縣 今安徽省亳州市
酇縣 今河南省永城市酇城鎮
真源縣 今河南省鹿邑縣
城父縣 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區城父鎮 921年三月改名夷父縣
鹿邑縣 今河南省鹿邑縣試量鎮
永城縣 今河南省永城市
蒙城縣 今安徽省蒙城縣
輝州 單父縣 原屬東都留守,領單父、虞城、成武、碭山、楚丘5縣,910年,楚丘縣改屬宋州,此後輝州領4縣
單父縣 今山東省單縣
成武縣 今山東省成武縣
碭山縣 今安徽省碭山縣 907年境內設崇德軍
虞城縣 今河南省虞城縣
潁州 汝陰縣 領4縣
汝陰縣 今安徽省阜陽市
潁上縣 今安徽省潁上縣十二里店孜
下蔡縣 今安徽省鳳臺縣
沈丘縣 今安徽省臨泉縣

義成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宣義軍節度使:領滑、濮、鄭3州
滑州 白馬縣 領白馬、衛南、胙城、韋城、靈昌、酸棗、長垣7縣,909年二月,酸棗、長垣改屬開封府,此後滑州領5縣
白馬縣 今河南省滑縣
衛南縣 今河南省滑縣四間房鄉朱店
胙城縣 今河南省延津縣胙城鄉
韋城縣 今河南省滑縣東南
靈昌縣 今河南省滑縣西南
濮州 鄄城縣 領5縣
鄄城縣 今山東省鄄城縣北舊城鎮
雷澤縣 今山東省鄄城縣東南
濮陽縣 今河南省濮陽縣西南
臨濮縣 今山東省鄄城縣西南臨濮鎮
范縣 今河南省范縣東南
鄭州 管城縣 領管城、滎陽、滎澤、原武、新鄭、陽武、中牟7縣,909年陽武、中牟改屬開封府,此後鄭州領5縣
管城縣 今河南省鄭州市
滎陽縣 今河南省滎陽市
滎澤縣 今河南省鄭州市惠濟區古滎鎮
原武縣 今河南省原陽縣
新鄭縣 今河南省新鄭市西南

天平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天平軍節度使:923年十月,後唐奪取後梁天平鎮,領鄆、齊、曹3州,約918年正月,棣州來屬
鄆州 須城縣 領8縣
須昌縣 今山東省東平縣西北
萬安縣 今山東省鄆城縣
壽張縣 今山東省梁山縣壽張集鎮
鉅野縣 今山東省鉅野縣
盧縣 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孝里鎮廣里村
東阿縣 今山東省東阿縣西南
陽穀縣 今山東省陽穀縣東北
平陰縣 今山東省平陰縣
曹州 濟陰縣 領濟陰、冤句、乘氏、南華、考城5縣,909年,考城縣改屬開封府,此後曹州領4縣
濟陰縣 今山東省曹縣西北
冤句縣 今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西南四十里
乘氏縣 今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
南華縣 今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西北李村鎮
齊州 歷城縣 領6縣
歷城縣 今山東省濟南市
禹城縣 今山東省禹城市
臨濟縣 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臨濟鎮
章丘縣 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西北
臨邑縣 今山東省濟南市濟陽區孫耿街道
長清縣 今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東北

泰寧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泰寧軍節度使:領兗、沂、密3州,918年八月,後梁泰寧節度使張萬進一度歸附晉國,919年十一月,重歸後梁
兗州 瑕丘縣 領11縣
瑕丘縣 今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東北
曲阜縣 今山東省曲阜市
任城縣 今山東省濟寧市任城區
鄒縣 今山東省鄒城市
龔丘縣 今山東省寧陽縣
泗水縣 今山東省泗水縣
乾封縣 今山東省泰安市東南三十里舊縣
萊蕪縣 今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羊里街道朱家莊村
中都縣 今山東省汶上縣
魚臺縣 今山東省魚臺縣魚城鎮
金鄉縣 今山東省金鄉縣
沂州 臨沂縣 領5縣
臨沂縣 今山東省臨沂市
費縣 今山東省費縣費城街道
承縣 今山東省棗莊市嶧城區
新泰縣 今山東省新泰市
沂水縣 今山東省沂水縣
密州 諸城縣(膠源縣) 領4縣
諸城縣 今山東省諸城市 921年改名膠源縣
高密縣 今山東省高密市
安丘縣 今山東省安丘縣 原名輔唐縣,908年改名
莒縣 今山東省莒縣

平盧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平盧軍節度使:領青、淄、登、萊、棣5州,約918年正月,棣州改屬天平鎮
青州 益都縣 領7縣
益都縣 今山東省青州市
臨朐縣 今山東省臨朐縣
臨淄縣 今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
博昌縣 今山東省博興縣
千乘縣 今山東省廣饒縣
壽光縣 今山東省壽光市
北海縣 今山東省濰坊市
登州 蓬萊縣 領4縣
蓬萊縣 今山東省煙臺市蓬萊區
牟平縣 今山東省煙臺市牟平區寧海街道
黃縣 今山東省龍口市
文登縣 今山東省文登市
萊州 掖縣 領4縣
掖縣 今山東省萊州市
昌陽縣 今山東省萊陽市
即墨縣 今山東省即墨市
膠水縣 今山東省平度市
淄州 淄川縣 領4縣
淄川縣 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
長山縣 今山東省鄒平市長山鎮
高苑縣 今山東省高青縣東南高城鎮
鄒平縣 今山東省鄒平縣孫鎮
棣州 厭次縣 領5縣,約918年正月,棣州改屬天平鎮
厭次縣 今山東省惠民縣東南辛店鎮​先棣州村
滳河縣 今山東省商河縣
陽信縣 今山東省陽信縣程子塢村
渤海縣 今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
蒲台縣 今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蒲城村

武寧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武寧軍節度使:領徐、宿2州
徐州 彭城縣 領7縣
彭城縣 今江蘇省徐州市
蕭縣 今安徽省蕭縣西北
豐縣 今江蘇省豐縣
滕縣 今山東省滕州市
沛縣 今江蘇省沛縣
宿遷縣 今江蘇省宿遷市東南古城
下邳縣 今江蘇省睢寧縣古邳鎮
宿州 符離縣 領4縣
符離縣 今安徽省宿州市
虹縣 今安徽省泗縣
蘄縣 今安徽省宿州市蘄縣鎮
臨渙縣 今安徽省濉溪縣臨渙鎮

匡國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忠武軍節度使→匡國軍節度使:領許、陳、蔡3州,908年五月,改忠武鎮為匡國鎮
許州 長社縣 原領長社、長葛、陽翟、許昌、臨潁、舞陽、郾城、扶溝、鄢陵9縣,909年,扶溝縣、鄢陵縣改屬開封府,葉縣、襄城縣來屬,此後許州領9縣
長社縣 今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
長葛縣 今河南省長葛縣東北
許昌縣 今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
舞陽縣 今河南省舞陽縣吳城鎮
臨潁縣 今河南省臨潁縣
郾城縣 今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古城村
陽翟縣 今河南省禹州市
葉縣 今河南省葉縣葉邑鎮葉邑故城 原屬汝州,909年二月來屬
襄城縣 今河南省襄城縣 原屬汝州,909年二月來屬
陳州 宛丘縣 領宛丘、項城、西華、南頓、溵水、太康6縣,909年,太康改屬開封府,此後陳州領5縣
宛丘縣 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
項城縣 今河南省沈丘縣
西華縣 今河南省西華縣
南頓縣 今河南省項城市南頓鎮
溵水縣 今河南省商水縣
蔡州 汝陽縣 領10縣
汝陽縣 今河南省汝南縣
真陽縣 今河南省正陽縣
新蔡縣 今河南省新蔡縣
苞孚縣 今河南省息縣包信鎮
新息縣 今河南省息縣
朗山縣 今河南省確山縣
平輿縣 今河南省平輿縣古槐街道
遂平縣 今河南省遂平縣
上蔡縣 今河南省上蔡縣
西平縣 今河南省西平縣柏城街道

保義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保義軍節度使→鎮國軍節度使:領陝、虢2州,908年,改保義軍節度使為鎮國軍節度使
陝州 陝縣 領6縣
陝縣 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西南
硤石縣 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硤石鄉
靈寶縣 今河南省靈寶市北老城
夏縣 今山西省夏縣
芮城縣 今山西省芮城縣
平陸縣 今山西省平陸縣西南平陸城
虢州 弘農縣 領6縣
弘農縣 今河南省靈寶市
盧氏縣 今河南省盧氏縣
玉城縣 今河南省靈寶市東南八十里
閿鄉縣 今河南省靈寶市陽平鎮閿鄉村
湖城縣 今河南省靈寶市西北
朱陽縣 今河南省靈寶市朱陽鎮

河陽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河陽節度使:領孟、懷2州,907年六月,增領澤州,912年十月,晉國奪取澤州
孟州 河陽縣 領5縣
河陽縣 今河南省孟州市
濟源縣 今河南省濟源市
溫縣 今河南省溫縣溫泉街道
汜水縣 今河南省滎陽市汜水鎮
河陰縣 今河南省滎陽市​北邙官峪
懷州 河內縣 領5縣
河內縣 今河南省沁陽市
獲嘉縣 今河南省獲嘉縣
修武縣 今河南省修武縣
武德縣 今河南省溫縣武德鎮
武陟縣 今河南省武陟縣西南

陝西州縣

[編輯]

永平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佑國軍節度使→永平軍節度使:領大安府、金州,909年七月,改佑國軍節度使為永平軍節度使,十一月,商州改屬華州感化鎮
京兆府→大安府 大安縣 907年四月京兆府改名大安府,領大安、大年、昭應、渭南、藍田、鄠、興平、咸陽、涇陽、雲陽、三原、高陵、富平、櫟陽、同官、奉先16縣。909年,同官、奉先改屬同州,至此,京兆府領14縣。
大安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 原名長安縣,907年四月改名
大年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碑林區 原名萬年縣,907年四月改名
渭南縣 今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
藍田縣 今陝西省藍田縣藍關鎮
鄠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甘亭鎮
興平縣 今陝西省興平市大阜鎮
咸陽縣 今陝西省咸陽市渭城區
涇陽縣 今陝西省涇陽縣
櫟陽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櫟陽鎮
高陵縣 今陝西省高陵縣鹿苑鎮
富平縣 今陝西省富平縣華朱鄉舊縣村
三原縣 今陝西省三原縣魯橋鎮
雲陽縣 今陝西省涇陽縣雲陽鎮
昭應縣 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驪山鎮
金州 西城縣 領6縣
西城縣 今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
洵陽縣 今陝西省旬陽市老城
漢陰縣 今陝西省漢陰縣西
石泉縣 今陝西省石泉縣城關鎮
平利縣 今陝西省平利縣城關鎮
淯陽縣 今陝西省旬陽市

忠武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匡國軍節度使→忠武軍節度使:領同、華2州,908年五月,改匡國鎮為忠武鎮,909年六月,劉知俊以忠武鎮投靠岐國,旋即被後梁收復,十一月,華州另設感化軍,920年四月,晉國奪取忠武鎮
同州 馮翊縣 領馮翊、夏陽、白水、朝邑、郃陽、 韓原、澄城7縣,909年二月,奉先縣來屬,三月,同官縣來屬,澄城縣、郃陽縣、 韓城縣改屬河中府,此後同州領6縣
馮翊縣 今陝西省大荔縣
夏陽縣 今陝西省合陽縣洽川鎮夏陽村
白水縣 今陝西省白水縣
朝邑縣 今陝西省大荔縣朝邑鎮南寨子
同官縣 今陝西省銅川市印台區 原屬大安府,909年三月來屬
奉先縣 今陝西省蒲城縣 原屬大安府,909年二月來屬

感化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感化軍節度使:909年十一月,以忠武鎮華州、永平鎮商州改設感化軍節度使,領華、商2州
華州 鄭縣 原屬忠武鎮,領3縣,909年十一月來屬
鄭縣 今陝西省渭南市華州區西南
華陰縣 今陝西省華陰市
下邽縣 今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下邽鎮
商州 上洛縣 原屬永平鎮,領6縣,909年十一月來屬
上洛縣 今陝西省商洛市商州區
陝西縣 今陝西省洛南縣
商洛縣 今陝西省丹鳳縣商鎮鎮
豐陽縣 今陝西省山陽縣
上津縣 今陝西省鄖西縣上津鎮
乾元縣 今陝西省柞水縣乾佑鎮

靜勝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義勝軍節度使→靜勝軍節度使:915年十二月,岐國義勝鎮歸順後梁,耀州改名崇州,鼎州改名裕州,改義勝鎮為靜勝鎮,領崇、裕2州
耀州→崇州 華原縣 原稱耀州,領華原1縣,915年十二月改名
華原縣 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
鼎州→裕州 美原縣 原稱鼎州,領美原1縣,915年十二月改名
美原縣 今陝西省富平縣東北美原鎮

靜難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靜難軍節度使:915年四月,岐國靜難鎮歸順後梁,領邠、寧、慶、衍4州,916年,寧、慶、衍3州重新入岐國,不久,後梁收復寧、衍2州,917年,收復慶州
邠州 新平縣 915年歸順後梁,領4縣
新平縣 今陝西省彬州市
三水縣 今陝西省旬邑縣城關鎮下塬子
永壽縣 今陝西省永壽縣監軍鎮永壽村
宜祿縣 今陝西省長武縣昭仁鎮
寧州 定安縣 915年歸順後梁,916年一度再屬岐國,領5縣
定安縣 今甘肅省寧縣
真寧縣 今甘肅省正寧縣西南
彭原縣 今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彭原鎮
襄樂縣 今甘肅省合水縣肖咀鎮
豐義縣 今甘肅省鎮原縣彭陽鄉
慶州 順化縣 915年歸順後梁,916-917年一度再屬岐國,領5縣
順化縣 今甘肅省慶城縣
合水縣 今甘肅省合水縣老城鎮
樂蟠縣 今甘肅省合水縣西華池鎮
華池縣 今甘肅省華池縣林鎮鄉東華池
延慶縣 今甘肅省慶城縣玄馬鎮玄馬灣
衍州 定平縣 915年歸順後梁,916年一度再屬岐國,領1縣
定平縣 今甘肅省寧縣

保大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保大軍節度使:909年四月,後梁奪取岐國保大鎮,翟州改為禧州,保大鎮領鄜、坊、禧3州
鄜州 洛交縣 909年四月歸順後梁,領5縣
洛交縣 今陝西省富縣
三川縣 今陝西省富縣西南三川驛
直羅縣 今陝西省富縣直羅鎮
洛川縣 今陝西省洛川縣東北舊縣
甘泉縣 今陝西省甘泉縣
翟州→禧州 昭化縣 909年四月歸順後梁,領1縣
昭化縣 今陝西省洛川縣東南 原名鄜城縣,909年改名
坊州 中部縣 909年四月歸順後梁,領3縣
中部縣 今陝西省黃陵縣
宜君縣 今陝西省宜君縣
升平縣 今陝西省宜君縣馬坊鎮

彰武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保塞軍節度使忠義軍節度使:909年四月,後梁奪取岐國保塞鎮,十二月,改保塞鎮為忠義鎮,領延、丹2州
延州 膚施縣 909年四月歸順後梁,領10縣
膚施縣 今陝西省延安市
臨真縣 今陝西省延安市臨鎮固縣村
金明縣 今陝西省安塞縣沿河灣鎮
豐林縣 今陝西省延安市東三十五里
延川縣 今陝西省延川縣
延長縣 今陝西省延長縣延長鎮
延水縣 今陝西省延川縣延水關鎮王家渠村古城
敷政縣 今陝西省甘泉縣下寺灣鄉閻家溝村古城
延昌縣 今陝西省安塞縣鐮刀灣鄉羅居村
門山縣 今陝西省延長縣雷赤鄉門山村
丹州 義川縣 909年四月歸順後梁,領4縣
義川縣 今陝西省宜川縣丹州鎮
咸寧縣 今陝西省宜川縣鹿川鄉
汾川縣 今陝西省宜川縣高柏鄉郭下村
雲岩縣 今陝西省宜川縣雲岩鎮

朔方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朔方節度使:朔方鎮領靈、威、雄、警4州,韓遜韓洙父子割據,909年六月,後梁奪取岐國鹽州來屬,910年七月至911年十一月,岐國一度奪回鹽州,此後領朔方鎮領靈、威、雄、警、鹽5州
靈州 回樂縣 領回樂1縣
回樂縣 今寧夏靈武市西南
威州 鳴沙城 不轄縣,鳴沙城在今寧夏中寧縣鳴沙鎮
雄州 承天堡 不轄縣,承天堡在今寧夏中衛市
警州 定遠城 不轄縣,定遠城在今寧夏平羅縣南
鹽州 五原縣 領2縣
五原縣 今陝西省定邊縣
白池縣 今內蒙古鄂托克旗二道川鄉大池寨子

河東州縣

[編輯]

護國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護國軍節度使:領河中府及絳、晉2州,910年四月,絳、晉2州另設定昌鎮,912年八月,護國鎮歸附晉國,913年三月,後梁收復,920年四月,護國鎮再次歸附晉國
河中府 河東縣 原領河東、河西、臨晉、解、猗氏、虞鄉、永樂、安邑、寶鼎、聞喜、龍門、萬泉、稷山13縣,909年,韓原、澄城、郃陽3縣來屬,此後河中府領16縣
河東縣 今山西省永濟市西南蒲州鎮
河西縣 今山西省永濟市蒲州鎮西四里農場
臨晉縣 今山西省臨猗縣臨晉鎮
解縣 今山西省運城市西南
猗氏縣 今山西省臨猗縣
虞鄉縣 今山西省永濟市虞鄉鎮
永樂縣 今山西省芮城縣永樂鎮
安邑縣 今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安邑街道
寶鼎縣 今山西省萬榮縣西南寶鼎
聞喜縣 今山西省聞喜縣
龍門縣 今山西省河津市
萬泉縣 今山西省萬榮縣萬泉鄉古城
稷山縣 今山西省稷山縣
澄城縣 今陝西省澄城縣 原屬同州,909年來屬
郃陽縣 今陝西省合陽縣 原屬同州,909年來屬
韓城縣 今陝西省韓城市 原屬同州,909年來屬

建雄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定昌軍節度使建寧軍節度使:910年四月,以護國鎮晉、絳2州置定昌鎮,917年六月十二月,改定昌鎮為建寧鎮
晉州 臨汾縣 原屬護國鎮,910年四月來屬,領8縣
臨汾縣 今山西省臨汾市
洪洞縣 今山西省洪洞縣
岳陽縣 今山西省古縣
冀氏縣 今山西省安澤縣南冀氏鎮
神山縣 今山西省浮山縣張莊鄉古縣村
霍邑縣 今山西省霍州市
趙城縣 今山西省洪洞縣趙城鎮
汾西縣 今山西省汾西縣團柏鄉後義村
絳州 正平縣 原屬護國鎮,910年四月來屬,領7縣
正平縣 今山西省新絳縣
曲沃縣 今山西省曲沃縣
太平縣 今山西省襄汾縣汾城鎮
澮川縣 今山西省翼城縣
絳縣 今山西省絳縣
垣縣 今山西省垣曲縣東南古城
襄陵縣 今山西省襄汾縣襄陵鎮

匡義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匡義軍節度使:923年三月,晉國昭義鎮歸順後梁,改名匡義鎮,領潞、澤2州
潞州 上黨縣 領10縣
上黨縣 今山西省長治市
長子縣 今山西省長子縣
屯留縣 今山西省屯留縣
潞子縣 今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
壺關縣 今山西省壺關縣
襄垣縣 今山西省襄垣縣
黎亭縣 今山西省黎城縣西北
涉縣 今山西省涉縣涉城鎮
武鄉縣 今山西省武鄉縣故城鎮
銅鞮縣 今山西省沁縣故縣鎮
澤州 晉城縣 原屬河陽鎮,912年十月,被晉國所據,改屬昭義鎮,923年歸順後梁,領6縣
高都縣 今山西省晉城市 又稱丹川縣
端氏縣 今山西省沁水縣端氏鎮
濩澤縣 今山西省陽城縣
沁水縣 今山西省沁水縣
高平縣 今山西省高平市
陵川縣 今山西省陵川縣

山南州縣

[編輯]

山南東道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山南東道節度使:領襄、均、房、鄧、隨、泌、郢、復8州,909年五月,鄧、隨、泌、郢、復5州另置宣化軍
襄州 襄陽縣 領7縣
襄陽縣 今湖北省襄陽市
鄧城縣 今湖北省襄陽市樊城區團山鎮鄧城村
穀城縣 今湖北省穀城縣
義清縣 今湖北省南漳縣九集鎮舊縣鋪
南漳縣 今湖北省南漳縣
樂鄉縣 今湖北省鍾祥市西北樂鄉關
宜城縣 今湖北省宜城市鄢城街道
均州 武當縣 領3縣
武當縣 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北均縣鎮
鄖鄉縣 今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
豐利縣 今陝西省白河縣
房州 房陵縣 領4縣
房陵縣 今湖北省房縣
永清縣 今湖北省保康縣西北
竹山縣 今湖北省竹山縣
上庸縣 今湖北省竹山縣西堵河東岸

宣化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宣化軍節度使:909年五月,以山南東道鄧、復、隨、泌、郢5州置宣化鎮,912年十月,復州改屬荊南鎮
鄧州 穰縣 領6縣
穰縣 今河南省鄧州市
南陽縣 今河南省南陽市
臨湍縣 今河南省內鄉縣大橋子鄉滾子崗古城
向城縣 今河南省南召縣東南
內鄉縣 今河南省西峽縣
菊潭縣 今河南省西峽縣丹水鎮石盆崗古城
泌州 泌陽縣 領7縣
泌陽縣 今河南省唐河縣
比陽縣 今河南省泌陽縣
桐柏縣 今河南省桐柏縣固縣鎮
平氏縣 今河南省桐柏縣平氏鎮
慈丘縣 今河南省泌陽縣付莊鄉古城村
湖陽縣 今河南省唐河縣湖陽鎮
方城縣 今河南省方城縣
隨州 隨縣 領4縣
隨縣 今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
光化縣 今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東南溳水西
棗陽縣 今湖北省棗陽市
漢東縣 今湖北省隨縣唐縣鎮 原名唐城縣,911年改名
郢州 長壽縣 領3縣
長壽縣 今湖北省鍾祥市
京山縣 今湖北省京山縣
富水縣 今湖北省京山縣東北
復州 沔陽縣 原領沔陽、竟陵、監利3縣,909年,監利縣改屬江陵府,912年十月,改屬荊南鎮
沔陽縣 今湖北省仙桃市西南
竟陵縣 今湖北省天門市

荊南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荊南節度使:領江陵府、歸州、峽州,912年十月,復州來屬,913年九月,荊南節度使高季昌與後梁斷絕關係,917年五月,重新稱臣於後梁,但仍為半獨立政權
江陵府 江陵縣 原領8縣,909年,監利縣來屬
江陵縣 今湖北省荊州市
枝江縣 今湖北省枝江市西南
當陽縣 今湖北省當陽市
長林縣 今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西北
石首縣 今湖北省石首市筆架山街道
松滋縣 今湖北省松滋市西北
公安縣 今湖北省公安縣西北
荊門縣 今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
監利縣 今湖北省監利市 原屬復州,909年來屬
歸州 秭歸縣 領3縣
秭歸縣 今湖北省秭歸縣
巴東縣 今湖北省巴東縣西北
興山縣 今湖北省秭歸縣屈原鎮香溪口
峽州 夷陵縣 領4縣
夷陵縣 今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古城街道
遠安縣 今湖北省遠安縣西北
長陽縣 今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
宜都縣 今湖北省宜都市

宣威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宣威軍節度使:907年十二月,後梁以安、申2州置宣威鎮
安州 安陸縣 領6縣
安陸縣 今湖北省安陸市
雲夢縣 今湖北省雲夢縣
應山縣 今湖北省廣水市
吉陽縣 今湖北省安陸市東北吉陽城
應陽縣 今湖北省應城市
孝昌縣 今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區
申州 義陽縣 領3縣
義陽縣 今河南省信陽市
鍾山縣 今河南省信陽市市區東北
羅山縣 今河南省羅山縣

河北州縣

[編輯]

天雄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天雄軍節度使:領魏、博、澶、相、貝、衛6州,915年三月,分相、澶、衛3州置昭德鎮,六月,晉國奪取魏州,七月,奪取博州,916年九月奪取貝州
魏州興唐府 廣晉縣 領14縣,915年六月晉國奪取
貴鄉縣 今河北省大名縣東北
魏縣 今河北省大名縣西未莊鄉
昌樂縣 今河南省南樂縣
莘縣 今山東省莘縣
館陶縣 今山東省館陶縣
冠氏縣 今山東省冠縣
武陽縣 今山東省莘縣朝城鎮孟莊
元城縣 今河北省大名縣紅廟鄉
廣宗縣 今河北省威縣東南二十里
永濟縣 今山東省冠縣北館陶鎮
洹水縣 今河北省魏縣西南舊魏縣
內黃縣 今河南省內黃縣西
臨河縣 今河南省內黃縣西南
斥丘縣 今河北省成安縣
博州 聊邑縣 領6縣,915年七月晉國奪取
聊邑縣 今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
武水縣 今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沙鎮
堂邑縣 今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堂邑鎮
魚丘縣 今山東省高唐縣 原名高唐縣,908年改名
清平縣 今山東省臨清市戴灣鎮水城屯
博平縣 今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博平鎮
貝州 清河縣 領8縣,916年九月晉國奪取
清河縣 今河北省清河縣西北
清陽縣 今河北省清河縣葛仙莊鎮
歷亭縣 今山東省德州市武城縣武城鎮
武城縣 今河北省故城縣建國鎮宋唐莊
漳南縣 今山東省武城縣魯權屯鎮漳南村
夏津縣 今山東省夏津縣
經城縣 今河北省威縣北五十里
臨清縣 今河北省臨西縣

昭德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昭德軍節度使:915年三月,分天雄鎮相、澶、衛3州置,915年七月,晉國奪取澶州,八月,後梁奪回澶州,916年三月晉國奪取衛州,八月奪取相州,九月奪取澶州,922年,後梁奪回衛州,923年,後唐再奪取衛州
相州 安陽縣 領6縣,916年八月晉國奪取
安陽縣 今河南省安陽市
鄴縣 今河北省臨漳縣鄴城鎮
臨漳縣 今河北省臨漳縣舊縣小莊
長平縣 今河南省安陽縣永和鎮 原名永定縣,908年正月改名
湯陰縣 今河南省湯陰縣
林慮縣 今河南省林州市
澶州 頓丘縣 領4縣,915年七月晉國奪取,八月,後梁奪回,916年九月晉國再取
頓丘縣 今河南省清豐縣西南
臨黃縣 今河南省范縣白衣閣鄉臨黃集村
清豐縣 今河北省清豐縣​古城鄉
觀城縣 今河北省清豐縣紙房鄉
衛州 汲縣 領5縣,916年三月晉國奪取,922年,後梁奪回,923年晉國再取
汲縣 今河南省衛輝市西南
衛縣 今河南省濬縣衛賢鎮
共城縣 今河南省輝縣市
新鄉縣 今河南省新鄉市
黎陽縣 今河南省濬縣黎陽街道

保義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保義軍節度使:908年六月,以昭義鎮之邢、洺、惠3州置,916年八月晉國奪取
邢州 龍岡縣 領8縣
龍岡縣 今河北省邢臺市襄都區
任縣 今河北省邢臺市任澤區任城鎮
南和縣 今河北省南和縣
沙河縣 今河北省沙河市
平鄉縣 今河北省平鄉縣西南
內丘縣 今河北省內丘縣
堯山縣 今河北省隆堯縣隆堯鎮堯城村
鉅鹿縣 今河北省鉅鹿縣鉅鹿鎮
洺州 永年縣 領6縣
永年縣 今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廣府鎮
平恩縣 今河北省邱縣邱城鎮西南四里郭門村
臨洺縣 今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臨洺關鎮
曲周縣 今河北省邱縣古城營鎮
雞澤縣 今河北省雞澤縣風正鄉
肥鄉縣 今河北省肥鄉縣
惠州 滏陽縣 領4縣
滏陽縣 今河北省磁縣
邯鄲縣 今河北省邯鄲市
武安縣 今河北省武安縣
昭義縣 今河北省邯鄲市峰峰礦區​臨水鎮

義昌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義昌軍節度使順化軍節度使:領成滄、景、德3州,910年正月,燕國奪取,912年三月,再次歸附後梁,改為順化鎮,915年六月,晉國奪取德州,916年九月,晉國奪取滄州、景州
滄州 清池縣 領9縣
清池縣 今河北省滄縣
饒安縣 今河北省鹽山縣千童鎮
鹽山縣 今河北省黃驊市舊城鎮舊城村
長蘆縣 今河北省滄州市運河區南陳屯鎮
乾符縣 今河北省黃驊市齊家務鄉乾符村
無棣縣 今山東省慶雲縣​常家鎮於家店村
南皮縣 今山東省南皮縣
臨津縣 今山東省寧津縣保店鎮
樂陵縣 今山東省樂陵縣西北
德州 安德縣 領5縣
安德縣 今山東省陵城區
長河縣 今山東省德州市德城區
將陵縣 今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臨齊街道趙家寨村
平原縣 今山東省平原縣
平昌縣 今山東省臨邑縣德平鎮
景州 東光縣 領3縣
東光縣 今河北省東光縣
弓高縣 今河北省泊頭市後城子
安陵縣 今河北省景縣​安陵鎮

半獨立地區

[編輯]

武順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武順軍節度使:領鎮、冀、趙、深4州,910年十一月,武順軍節度使王鎔叛後梁,914年正月,歸附晉國
鎮州 真定縣 領11縣
真定縣 今河北省正定縣
藁城縣 今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
石邑縣 今河北省石家莊市橋西區振頭村
九門縣 今河北省石家莊市藁城區西北九門古城址
靈壽縣 今河北省靈壽縣
井陘縣 今河北省井陘縣
獲鹿縣 今河北省獲鹿縣
平山縣 今河北省平山縣
鼓城縣 今河北省晉州市
欒氏縣 今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區西北
彰武縣 今河北省行唐縣 原名行唐縣,908年改名
冀州 堯都縣 領9縣
堯都縣 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
棗強縣 今河北省棗強縣西
堂陽縣 今河北省新河縣西北
南宮縣 今河北省南宮縣西北
衡水縣 今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區西
武邑縣 今河北省武邑縣
漢阜縣 今河北省阜城縣
蓨縣 今河北省景縣
武強縣 今河北省武強縣西
深州 陸澤縣 領7縣
陸澤縣 今河北省深州市西南​深州鎮
饒陽縣 今河北省饒陽縣
安平縣 今河北省安平縣
博野縣 今河北省蠡縣
下博縣 今河北省深州市東南
樂壽縣 今河北省獻縣
束鹿縣 今河北省辛集市​舊城鎮
趙州 平棘縣 領8縣,923年元氏縣改屬鎮州
平棘縣 今河北省趙縣
寧晉縣 今河北省寧晉縣
昭慶縣 今河北省隆堯縣舊城村
柏鄉縣 今河北省柏鄉縣
高邑縣 今河北省高邑縣
贊皇縣 今河北省贊皇縣
房子縣 今河北省臨城縣
元氏縣 今河北省元氏縣

義武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義武軍節度使:領定、易、祁3州,910年十一月,義武軍節度使王處直叛後梁,914年正月,歸附晉國
定州 安喜縣 領8縣
安喜縣 今河北省定州市
陘邑縣 今河北省無極縣東北邢邑鎮
新樂縣 今河北省新樂縣東北承安鎮
中山縣 今河北省唐縣西 原名唐縣,909年改名
北平縣 今河北省順平縣
望都縣 今河北省望都縣望都鎮
義豐縣 今河北省安國市
曲陽縣 今河北省曲陽縣
易州 易縣 領5縣
易縣 今河北省易縣
遂城縣 今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遂城鎮
淶水縣 今河北省淶水縣
容城縣 今河北省容城縣北城子
滿城縣 今河北省滿城縣西北
祁州 無極縣 領2縣
無極縣 今河北省無極縣
深澤縣 今河北省深澤縣

盧龍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盧龍軍節度使:領13州,由劉守光割據,名義上向後梁稱臣,911年,盧龍軍節度使·燕王劉守光稱帝
幽州 薊縣 領9縣、2軍
薊縣 北京市市區東部
幽都縣 北京市市區西部
武清縣 今天津市武清區西北
永清縣 今河北省永清縣永清鎮
安次縣 今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九州鎮
良鄉縣 今北京市房山區良鄉鎮
昌平縣 今北京市昌平區西南
潞縣 今北京市通州區潞城鎮
玉河縣 今北京市門頭溝區永定鎮西辛稱村
蘆台軍 今天津市寧河區
乾寧軍 今河北省滄州市西 911年改為寧州
薊州 漁陽縣 領3縣
漁陽縣 天津市薊州區
三河縣 今河北省三河市泃陽鎮三里莊
玉田縣 今河北省玉田縣
涿州 范陽縣 領5縣
范陽縣 今河北省涿州市
歸義縣 今河北省容城縣晾馬台鎮
固安縣 今河北省固安縣固安鎮
新昌縣 今河北省高碑店市辛立莊鎮
新城縣 今河北省高碑店市新城鎮
檀州 密雲縣 領2縣
密雲縣 今北京市密雲區
燕樂縣 今北京市密雲區
順州 遼西縣 領2縣
遼西縣 今北京市順義區仁和地區
懷柔縣 今北京市順義區趙全營鎮北郎中村
瀛州 河間縣 領5縣
河間縣 今河北省河間市
束城縣 今河北省河間市束城鎮
高陽縣 今河北省高陽縣
大城縣 今河北省大城縣
景城縣 今河北省滄縣景城村
莫州 莫縣 領6縣
莫縣 今河北省任丘市
長豐縣 今河北省任丘市長豐鎮
文安縣 今河北省文安縣
任丘縣 今河北省任丘市
唐興縣 今河北省安新縣端村鎮關城村
清苑縣 今河北省清苑縣 原屬莫州,928年三月來屬,936年重歸莫州
平州 盧龍縣 領3縣
盧龍縣 今河北省盧龍縣
石城縣 今河北i省唐山市豐潤區王官營鎮
馬城縣 今河北省灤南縣馬城鎮
營州 柳城縣 領柳城1縣
柳城縣 今河北省昌黎縣
新州 永興縣 領4縣
永興縣 今河北省涿鹿縣
礬山縣 今河北省涿鹿縣礬山鎮三堡村
龍門縣 今河北省赤城縣龍關鎮
懷安縣 今河北省懷安縣懷安城鎮
媯州 懷戎縣 領懷戎1縣
懷戎縣 今河北省懷來縣
儒州 縉山縣 領縉山1縣
縉山縣 今北京市延慶區舊縣鎮
武州 文德縣 領文德1縣
文德縣 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

定難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定難軍節度使:領成都府及夏、綏、銀、宥4州,由党項李氏(李思諫李彝昌李仁福)割據
夏州 朔方縣 領3縣
朔方縣 今陝西省靖邊縣
寧朔縣 今陝西省靖邊縣楊橋畔鎮
德靜縣 今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紅石橋鄉古城界村
綏州 今陝西省綏德縣境內 不領縣
銀州 儒林縣 領4縣
儒林縣 今陝西省橫山縣
撫寧縣 今陝西省米脂縣龍鎮
真鄉縣 今陝西省佳縣西北一百里
開光縣 今陝西省榆林市榆陽區安崖鎮蘆家鋪東河口
宥州 長澤縣 領長澤1縣
長澤縣 今內蒙古鄂托克旗東南

歸義軍節度使

[編輯]
州府名 州府治 縣名 縣治 備注
歸義軍節度使:領沙、瓜、甘、肅、涼5州,由曹氏(張承奉曹議金)割據
沙州 敦煌縣 領2縣3鎮
敦煌縣 今甘肅省敦煌市
壽昌縣 今甘肅省敦煌市陽關鎮
壽昌鎮 今甘肅省敦煌市陽關鎮壽昌村
紫亭鎮 今甘肅省肅北蒙古族自治縣黨城遺址
石城鎮 今新疆若羌縣東北羅布泊西岸 914年後被仲雲人所據
瓜州 晉昌縣 領2縣4鎮1軍
晉昌縣 今甘肅省瓜州縣
常樂縣 今甘肅省瓜州縣南岔鎮六工破城
懸泉鎮 今甘肅省瓜州縣破城子
常樂鎮 今甘肅省瓜州縣南岔鎮六工破城
新城鎮 今甘肅省瓜州縣布隆吉鄉旱湖腦古城
雍歸鎮 今甘肅省瓜州縣榆林窟南石包城
玉門軍 今甘肅省敦煌市陽關鎮玉門關 原屬肅州,914年來屬
肅州 酒泉縣 領3縣,911年被甘州回鶻所據
酒泉縣 今甘肅省酒泉市
福祿縣 今甘肅省金塔縣金塔鎮
振武縣 今甘肅省酒泉市下河清鄉皇城
甘州 張掖縣 領2縣,911年被甘州回鶻所據
張掖縣 今甘肅省張掖市
刪丹縣 今甘肅省民樂縣六壩鄉
涼州 姑臧縣 領5縣,911年被六谷部所據
姑臧縣 今甘肅省武威市
昌松縣 今甘肅省古浪縣
番禾縣 今甘肅省永昌縣 原名天寶縣
神鳥縣 今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 又作神鳥縣
嘉麟縣 今甘肅省永昌縣水源鄉北城村沙城子

湖南

[編輯]

割據湖南的武安軍節度使馬殷向後梁稱臣,907年被後梁封為楚王;武貞軍節度使雷彥恭向後梁稱臣,908年被馬殷所滅;寧遠軍節度使龐巨昭向後梁稱臣,910年被馬殷所滅。

兩浙(吳越國)

[編輯]

割據兩浙的鎮海軍·鎮東軍節度使錢鏐向後梁稱臣,907年被後梁封為吳越王。

福建(閩國)

[編輯]

割據福建的威武軍節度使王審知向後梁稱臣,909年被後梁封為閩王。

江西

[編輯]

割據江西的信州刺史危仔倡、袁州刺史彭彥章、吉州刺史彭玕、饒州刺史唐寶、撫州刺史危全諷、虔州刺史盧光稠都向後梁稱臣,除盧光稠外,其餘五人於909年被楊吳所滅;909年,後梁以盧光稠所轄虔州、韶州設立百勝軍節度使,911年韶州被南漢奪得,918年,虔州被楊吳奪得。

嶺南

[編輯]

割據嶺南的清海軍節度使劉隱嶺南西道節度使葉廣略靜海軍節度使曲顥、新州刺史劉潛、高州刺史劉昌魯向後梁稱臣,劉隱傳弟劉岩,於910年至911年吞併嶺南西道、新州、高州,917年自立為帝,建立南漢政權。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