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弗拉德三世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穿刺者弗拉德三世
沃伊沃德
安布拉斯城堡的弗拉德三世肖像(約1560年),據說是他生前製作的原作的複製品
統治1448年
1456年–1462年
1476年
出生1431年11月10日
匈牙利王國外西凡尼亞錫吉什瓦拉(今 羅馬尼亞
逝世1476年12月
瓦拉幾亞大公國布加勒斯特
妻子
子嗣米赫內亞一世英語Mihnea cel Rău
王朝德拉庫家族英語House of Drăculești巴薩拉布家族分支)
父親弗拉德二世
母親摩爾達維亞的克尼雅那
宗教信仰天主教[1]
簽名

弗拉德三世羅馬尼亞語Vlad III,1431年11月10日—1476年12月),弗拉德二世次子,於1448至1476年間三次任瓦拉幾亞大公。由於酷愛以木穿刺刑折磨人,他被稱為穿刺大公弗拉德羅馬尼亞語Vlad Țepeș發音:[ˈvlad ˈtsepeʃ],音譯為弗拉德·采佩什)。弗拉德三世也號作弗拉德·德古拉羅馬尼亞語Vlad Drăculea),傳聞為吸血鬼形象「德古拉」的原型。

生平

[編輯]

1431年(又說1430年),采佩什出生於特蘭西瓦尼亞[2]

1436年,采佩什的父親德拉庫里成為瓦拉幾亞親王,同時不得不臣服於奧斯曼帝國

1442年,采佩什與號稱美男公的弟弟拉杜一同成為奧斯曼帝國的人質。

1447年,采佩什的父親與兄長米爾查遭暗殺,[2]人質的身份得到解除。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支持,采佩什接替父親成為瓦拉幾亞公爵,但是2個月以後被匈牙利王國特蘭西瓦尼亞親王匈雅提·亞諾什打敗,逃往摩爾達維亞

1451年,摩爾達維亞親王遭人暗殺,采佩什回到匈牙利特蘭西瓦尼亞,受匈牙利貴族匈雅提保護。

1456年,采佩什接受了匈雅提的支援,重新統治瓦拉幾亞

1460年對弗拉德三世的描繪

1459年,采佩什消滅了瓦拉幾亞境內一些大貴族,開始掌握權力。掌權後,采佩什拒絕向奧斯曼帝國納貢。奧斯曼遣使來催問貢品,采佩什將使者活活釘死。此後和奧斯曼帝國交戰,每回都將土耳其人擊退。

1462年,奧斯曼扶持采佩什的弟弟拉杜,與采佩什打倒的貴族,將采佩什趕下了王座,逃往特蘭西瓦尼亞向奧斯曼的敵人匈牙利王國求援、卻被匈雅提·亞諾什之子匈牙利國王馬加什·科韋努斯軟禁。此時他的第一個妻子跳樓自殺。

1474年,在摩爾達維亞公國大公斯特凡三世要求下,采佩什被匈牙利釋放。在此期間他改信天主教,與匈王馬加什·科韋努斯的妹妹結婚,喪失了信仰東正教瓦拉幾亞國民的民心。

1476年,采佩什第3度統治瓦拉幾亞。同年(另有1477年一說),采佩什在一場與奧斯曼帝國的戰鬥中戰死。也有觀點認為采佩什是被敵對的瓦拉幾亞貴族暗殺。頭顱被奧斯曼軍隊用蜂蜜防腐後帶往君士坦丁堡,並插在一棵木樁上示眾。他的遺體葬於斯納格布的一處修道院。

「穿刺者」之稱的由來

[編輯]
采佩什將人釘尖樁的版畫

弗拉德·采佩什出生時,羅馬尼亞地區的瓦拉幾亞公國摩爾達維亞等國受到奧斯曼帝國的壓迫,幾乎面臨被吞併的命運。然而,在匈牙利王國的支援下,瓦拉幾亞得以避免被占領(匈牙利國王馬加什曾多次擊敗奧斯曼軍隊),並最終成為匈牙利的附屬國。弗拉德·采佩什以勇猛善戰著稱,敢於正面對抗奧斯曼帝國,被譽為保衛羅馬尼亞的英雄。然而,他與匈牙利王國和摩爾達維亞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在瓦拉幾亞執政期間,他以嚴厲的法律和高壓統治手段聞名。不光對土耳其俘虜,就連對自己國家的貴族、百姓,他也常常使用穿刺之刑,動輒將人釘在尖樁上,以殘酷著稱。不過,在當時的基督教國家以及伊斯蘭教國家,這樣的刑罰並非少見。他得到這個稱呼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匈牙利人的故意宣傳所致。

與吸血鬼傳說的關係

[編輯]

以殘酷統治而聞名的弗拉德·采佩什,在其死後逐漸被傳說塑造成吸血鬼的形象。愛爾蘭小說家布拉姆·斯托克於1897年出版的小說《德古拉》(Dracula),很可能以他為靈感原型。這部小說首次將「德古拉」與吸血鬼形象緊密聯繫起來,成為西方吸血鬼文學的奠基之作。

弗拉德的傳奇故事,使他成為了羅馬尼亞歷史上最著名的中世紀統治者之一。他在歐洲歷史與民間傳說中的地位,尤其在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具有深遠影響。斯托克對羅馬尼亞文化的興趣,部分受到艾米莉·傑拉德於1885年發表的關於特蘭西瓦尼亞的迷信的文章的啟發,該文介紹了當地關於吸血鬼的民間信仰。

此外,斯托克對瓦拉幾亞中世紀歷史的了解主要來自威廉·威爾金森於1820年出版的著作《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公國的記述及其相關政治觀察[3]》(英語:Account of the Principalities of Wallachia and Moldavia with Political Observations Relative to Them)。這本書為他塑造小說中的德古拉角色提供了歷史背景和文化素材。

據學者伊麗莎白·米勒(Elizabeth Miller)指出,布拉姆·斯托克對「穿刺者」弗拉德的了解非常有限,遠不足以斷言弗拉德是小說中德古拉伯爵的直接靈感來源。斯托克在創作過程中所引用的歷史信息多為片面甚至誤導性的資料。

例如,斯托克曾聲稱德古拉擁有塞克利人(Székely)的血統,這一設定並非基於對弗拉德家族的真實研究,而是出於他對匈奴領袖阿提拉破壞性行為的印象,以及對塞克利人與匈奴之間所謂血緣聯繫的誤解。

斯托克的主要歷史來源之一是威廉·威爾金森(William Wilkinson)於1820年出版的著作。在該書中,威爾金森接受了德國傳說中對弗拉德的負面描寫,將其刻畫為一個殘忍邪惡的人物。這些描述對斯托克塑造小說角色產生了重要影響,但並不代表對弗拉德歷史形象的全面理解。

表示吸血鬼的意味的斯特里戈伊(strigoii)語源來自斯拉夫語,從中歐巴爾幹半島流傳的關於吸血鬼的故事,都是在塞爾維亞人等斯拉夫民族間流傳。羅馬尼亞人不是斯拉夫人,和吸血鬼的傳說並沒有直接聯繫,所以有說法認為,羅馬尼亞特蘭西瓦尼亞成為吸血鬼的發源地只不過是一種藝術創作而已。

大眾文化

[編輯]
  • 日本遊戲11eyes -罪與罰與贖的少女-的回憶人物,是男主角皋月驅特殊能力「劫之眼」的前任所有者。與歐洲最古老魔女莉婕羅堤·威爾克麥斯達相戀,他被暗殺導致莉婕羅堤·威爾克麥斯達決定毀滅世界。
  • 在日本遊戲Fate/EXTRAFate/Grand Order作為從者登場。
  • 在輕小說Fate/Apocrypha登場,作為羅馬尼亞聖杯大戰的黑方lancer,十分厭惡自己吸血鬼的傳說。
  • 電子遊戲艾爾登法環的DLC黃金樹幽影中的敵對人物「穿刺者」梅瑟莫,其綽號以及在戰爭將敵人穿刺的行為有借鑑「穿刺公」的元素。
  • 德古拉》,2020年的一部英國恐怖電視劇。
  • 吸血驚情四百年》,1992年的一部電影。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東正教改宗
  2. ^ 2.0 2.1 森瀨繚靜川龍宗. 圖解吸血鬼. 奇幻. 奇幻基地. 2010/08/08: 46–47. ISBN 9789866275166. 
  3. ^ Wilkinson, William. An Account of the Principalities of Wallachia and Moldavia. Longman. 1820 (英語). 

外部連結

[編輯]

參見

[編輯]
統治者頭銜
前任:
弗拉迪斯拉夫二世
瓦拉幾亞大公
1448年
繼任:
弗拉迪斯拉夫二世
前任:
弗拉迪斯拉夫二世
瓦拉幾亞大公
1456年—1462年
繼任:
拉杜三世英語Radu cel Frumos
前任:
巴薩拉布三世英語Basarab Laiotă cel Bătrân
瓦拉幾亞大公
1476年
繼任:
巴薩拉布三世英語Basarab Laiotă cel Bătrâ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