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封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封述,字君義南北朝時期東魏北齊的官員,渤海郡蓨縣(今河北省景縣)人,廷尉卿、濟州刺史封軌的兒子。

封述十八歲時,初次任職為濟州征東府鎧曹參軍。高恭之擔任御史中尉後,封述在其麾下擔任御史。後來,他出任大司馬清河王開府記室參軍,還兼任司徒主簿。532年,被任命為尚書三公郎中。東魏天平年間,封述參與了《麟趾新格》的制定工作。南朝梁的散騎常侍陸晏子、沈警等人前來朝見時,封述兼任通直郎,擔任出使梁朝的使者。回國後,他在高澄麾下擔任大將軍府從事中郎,負責監管京畿事務。547年,他出任彭城郡太守、彭城郡督,還代理東徐州刺史。549年,擔任廷尉少卿。550年,兼任給事黃門侍郎。北齊建立後,封述與李獎李思穆之子)等八人一同被任命為大使,巡視地方,體察民間疾苦。552年,他被任命為清河郡太守,後轉任司徒左長史,負責處理東都事務,不久又擔任海州刺史。561年,被召回朝廷,擔任大理卿。564年,他與錄尚書事趙彥深、僕射魏收、尚書陽休之、國子祭酒馬敬德等人共同參與律令制定的討論。565年,調任度支尚書。567年,轉任五兵尚書,加授儀同三司。570年,被任命為南兗州刺史。任期滿後返回朝廷,擔任左光祿大夫,又被任命為殿中尚書。封述長期擔任法官,通曉律令,議事公正。但他在聚斂財產方面十分貪婪,即便親密的朋友陷入困境,也絕不伸出援手,因此遭到朝廷內外的譴責。

他的兒子封元蒨,在武平末年擔任太子舍人。封述的弟弟封詢,字景文。他歷任員外郎、永安公開府法曹、尚書起部郎中、三公郎、東平原郡太守、定州長史、河間郡太守、尚書左丞、濟南郡太守等職,在隋朝開皇年間去世。[1][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北齊書》卷四十三 列傳第三十五
  2. ^ 北史》卷二十四 列傳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