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標識分離協議
外觀

定位/標識分離協議(Locator/Identifier Separation Protocol)是互聯網工程任務組LISP工作組[1]正在開發的一種運用映射與封包的網絡協議。當前互聯網中IP地址分為兩個部分:定位部分(網絡地址)和標識部分(主機地址)。LISP試圖將這兩者分離,以減少全球路由表的條目數量。在LISP中定位和標識部分可以是IP地址或者類似GPS坐標,MAC地址等任意元素[2],並同時支持IPv4和IPv6。
LISP-Lab項目組
[編輯]LISP-Lab項目組[3]是一個由法國國立研究署(Agence Nationale de la Recherche)出資,巴黎第六大學(UPMC)LIP6實驗室主導,意在構建開源的LISP實驗網絡平台的項目。LISP-Lab平台里的所有LISP節點,例如:ITR/ETR, MR/MS, DDT root以及Proxy ITR/ETR均由OpenLISP實現。參與者包括兩個學術研究機構(巴黎第六大學UPMC,巴黎高等電信學校TPT),兩個雲網絡企業(Alphalink,NSS),兩個網絡運營商(Renater,Orange),兩個接入網企業(Border 6,Ucopia)以及一個互聯網交換點(Rezopole)。更多信息可參見https://web.archive.org/web/20190508220217/http://www.lisp-lab.org/。此平台已与LISP Beta Network互連,並於2015年3月對外開放。
注釋
[編輯]- ^ Locator/ID Separation Protocol (lisp) Working Group. [2012-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1).
- ^ LISP Canonical Address Format (LCAF). [2012-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3).
- ^ LISP-Lab project website: http://www.lisp-lab.org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