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學術出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journal publications per million residents of the world as of 2020

學術出版(英語:academic publishing)是出版業的一個分支,專門發行學術研究和學術成果。大多數學術成果以期刊論文、專著或學位論文的形式發表。那些沒有正式出版、只是印刷或發布在網上的學術文獻,通常稱為「灰色文獻」。 大多數科學期刊和學術期刊,以及許多學術專著,都採用某種形式的同行評議或編輯審稿來篩選文稿。不過,同行評議的質量和篩選標準因期刊而異,不同出版社、不同學科領域的標準差別很大。

大多數成熟的學科都有自己的期刊和其他發表渠道。不過,許多學術期刊具有跨學科性質,會發表多個不同領域或分支學科的研究成果。隨着學科日趨專業化,現有期刊也趨向於細分為專門版塊。 由於評議和發表程序各不相同,被認可為知識貢獻或研究成果的發表類型在不同領域和分支學科間差異很大。在科學領域,對統計顯著性結果的追求導致了發表偏倚[1]

學術出版正在經歷重大變革,從印刷版向電子版轉型。電子環境下的商業模式有所不同。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電子資源(尤其是期刊)的授權許可變得非常普遍。 一個重要趨勢是通過互聯網實現開放獲取,這在科學期刊中尤為明顯。在開放獲取出版模式下,期刊論文一經發表,出版商就會在網上免費提供給所有人閱讀。

無論開放獲取期刊還是封閉期刊,有時都由作者支付版面費,從而將部分費用從讀者轉移到研究者或其資助方。許多開放或封閉期刊無需此類費用即可維持運營,但也有一些期刊利用這種模式進行掠奪性出版。 互聯網促進了開放獲取自存檔的發展,作者可以自行在網上免費提供其已發表文章的副本。[2][3]數學領域的一些重要成果僅在arXiv上發表。[4][5][6]

參考文獻

[編輯]
  1. ^ Pearce, J; Derrick, B. Preliminary testing: The devil of statistics?. Reinven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ndergraduate Research. 2019, 12 (2). doi:10.31273/reinvention.v12i2.339可免費查閱. 
  2. ^ Harnad, S., Brody, T., Vallieres, F., Carr, L., Hitchcock, S., Gingras, Y, Oppenheim, C., Stamerjohanns, H., & Hilf, E. (2004) The green and the gold roads to Open Access. Nature Web Focus.
  3. ^ Jeffery, Keith G. (2006) Open Access: An Introduction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0-08-30.. ERCIM News 64. January 2006
  4. ^ Perelman, Grisha. The entropy formula for the Ricci flow and its geometric applications. November 11, 2002. arXiv:math.DG/0211159可免費查閱. 
  5. ^ Nadejda Lobastova and Michael Hirst, "Maths genius living in poverty"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7-10-07., Sydney Morning Herald, August 21, 2006
  6. ^ Kaufman, Marc, Russian mathematician wins $1 million prize, but he appears to be happy with $0, Washington Post, July 2, 2010 [October 22,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July 27, 2020) 

參考書目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