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關係民主化
外觀
國際關係民主化是由胡錦濤時期提出[1][2],被習近平提倡的一種對於國際關係踐行多邊主義的構想。[3][4][5] 聲稱國際秩序的制定要依靠聯合國所有會員國共同制定,也應該由聯合國所有會員國共同遵守[3][4] ,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來辦。[5]
不同時期的「國際關係民主化」
[編輯]胡錦濤時期
[編輯]胡錦濤時期的國際關係民主化是對以中國、印度、巴西等國為代表的新興大國的群體性崛起對國際秩序的改變的描述,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提出,「我們主張,各國人民攜手努力,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6]
在這一時期,國際關係民主化主要意味着:
- 國家間平等。世界各國沒有高低貴賤的區別,在國格上一律平等。國際事務應由各國共同參與解決,不能由一個或幾個大國操縱、壟斷。[1]
- 關注主權、不干涉內政。遵守《聯合國憲章》明文規定的原則,也是國際關係民主化的真諦。各國固有的獨立、主權和自行選擇本國社會制度、發展道路的權利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必須予以尊重和保障,任何國家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干涉和侵害。[1]
- 尊重文明的多樣性。國際關係民主化意味着各種文明應該互相包容、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而不互相排斥。尊重文明的多樣性,承認和尊重各國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發展模式的差異性,使得各種制度和文明和平共存、和諧競爭。[1]
- 互相合作、共同發展。國際關係民主化包括國際政治關係民主化和國際經濟關係民主化。國際經濟關係民主化要求國際社會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加強合作。發達國家有責任採取切實措施,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發展目標。[1]
- 反對霸權主義。[6]
習近平時期
[編輯]習近平執政時期對於國際關係民主化的說法進行了改變,更將「文明間包容」擴展到對民主的實踐的包容,稱「民主是多樣的,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模式。[7] 各國國情不同,民主模式也不盡相同。各國應相互尊重、求同存異、交流互鑒,促進團結,推動合作。」,並認為國際上的事應當由各國共同商量着辦。推行國際關係民主化、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8]另外有新增如下含義:
此時期更將國際關係民主化導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3][8]
對國際關係民主化的批評
[編輯]部分媒體批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並不民主[9][10][11]。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1.4 胡锦涛副主席在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发表演讲. 中華人民共和國駐拉瓦格領事館. 2001-11-06 [2025-02-01].
- ^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全文). www.gov.cn. [2025-02-01].
- ^ 3.0 3.1 3.2 大力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_习近平外交思想和新时代中国外交. cn.chinadiplomacy.org.cn. [2025-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3-18).
- ^ 4.0 4.1 大力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 求是网. www.qstheory.cn. [2025-02-01].
- ^ 5.0 5.1 5.2 5.3 5.4 为国际关系民主化提供规则保障--理论-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theory.people.com.cn. [2025-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4-09).
- ^ 6.0 6.1 倪世雄 王義桅. 再论国际关系民主化 (PDF). 2003 [2025-02-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5-21) (cn).
- ^ 張. "美式民主"输出的普世价值质疑——兼论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基本原则. 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7, 35 (6). doi:10.3969/j.issn.1672-4283.2006.06.017.
- ^ 8.0 8.1 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新华每日电讯. www.news.cn. [2025-02-01].
- ^ 中共为什么抱住“民主”不放?. 美國之音. 2024-03-16 [2025-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3-28) (中文).
- ^ 揭谎频道: 审查、监控、压迫:不,中国不是“民主”国家. 美國之音. 2021-12-17 [2025-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5-03-21) (中文).
- ^ 点评中国:民主的现状与未来. BBC News 中文. 2015-01-19 [2025-02-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05) (中文(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