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吳效閔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吳效閔(1921年—1977年10月28日),山西省太谷縣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事人物。

生平[編輯]

1937年,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次年參加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山西戰地總動員委員會第4支隊副排長、第3支隊政治部主任、決死隊游擊第1團連政治指導員、第1縱隊25團營政治教導員、太岳軍區第2軍分區20團政治處主任[1]。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歷任晉冀魯豫軍區第4縱隊10旅29團政治委員、團長,第二野戰軍13軍37師副師長[2]

1949年底,粵桂邊戰役結束後,他與師長周學義率部擔任進軍雲南中路軍的前衛,從南寧出發,14天急進兩千餘里,於1950年1月14日,突然出現在蒙自與硯山的邊界地區。率部繞過國軍警戒團,從東、南、北3個方向逼近蒙自機場,殲滅國軍守護機場的一個營和空軍指揮所,封鎖國軍空中撤退路線[3]。隨即率師左路部隊向個舊方向尾追國民黨中央軍第二十六軍一九三師。1月17日,攻占個舊。繼又渡過紅河,進至瓦渣土司地區,又消滅國軍第一六一師四八一團,第一七三師殘部及九三師、二十六軍軍直各一部。1月23日,追至元江,經25、26兩日激戰,擊斃四十二師師長石建中,俘虜陸軍副總司令湯堯、第八軍軍長曹天戈,參謀長楊也可[4]。1月28日,又奉命率部追擊越過元江的第170師和教導師殘部。在追擊中和師主力失去聯繫,發現敵二十六軍二七八團和第八軍殘部1000餘人渡過把邊江、瀾滄江,向中緬邊界撤退。吳率部日夜追擊,9天行程700多公里,於2月下旬在車裡、佛海、南嶠等地追上了南撤國軍,火速占領南嶠機場

1950年擔任越南人民軍陸軍第308師的中國軍事顧問,參與法越戰爭

1952年8月,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學習,畢業後回雲南,任駐軍師長[5]

1956年9月,擔任第13軍副軍長兼參謀長。1965年3月,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三軍軍長。1966年5月,出任昆明軍區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6]。1975年8月,調山東,任濟南軍區副司令員。1977年10月28日,病逝[7]

參考[編輯]

  1. ^ 郭化若主編.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大辞典. 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3.07: 1076. ISBN 7-206-01814-9. 
  2. ^ 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編. 山西通志 第48卷 人物志. 北京:中華書局. 2001.05: 508. ISBN 7-101-02011-9. 
  3. ^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委會編. 解放战争战略追击 西南地区. 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2006.03: 689. ISBN 7-5065-4999-9. 
  4. ^ 李景煜主編;雲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總纂;雲南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人物誌編輯組編撰. 云南省志 卷80 人物志.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2.12: 419. ISBN 7-222-03576-1. 
  5. ^ 李盛平主編. 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 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989.04: 300. ISBN 7-80035-227-7. 
  6. ^ 湯少雲主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百科部編. 开国将帅.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5.04: 509. ISBN 7-203-05207-9. 
  7. ^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辭典》編委會編. 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辞典. 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1990.05: 342. ISBN 7-80021-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