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反日亡國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反日亡国論
假名はんにちぼうこくろん
平文式羅馬字Han-Nichi Bōkoku-ron

反日亡國論日本新左翼活動家大森勝久日語大森勝久在1970年代提出的思想。他從「反日」的立場出發,主張「滅亡日本」。

概述

[編輯]

20世紀70年代,大森勝久受到新左翼理論的影響參照太田龍日語太田竜窮民革命論阿伊努革命論的影響始開此理論。梅內恆夫日語梅内恒夫的手記《致所有志在打倒日帝的共產主義者同盟赤軍派的人們日語共産主義者同盟赤軍派より日帝打倒を志すすべての人々へ》成為他理論形成的契機。

反日亡國論不僅僅是從反對帝國主義戰爭的立場出發,旨在推動自己國家的戰敗和「革命失敗主義」,也不僅僅是批判「明治以來日本帝國主義所犯下的罪行」,它更是追溯到更遠的歷史,否定日本的建國以及日本民族的歷史本身,並主張其滅絕。[1]

反日亡國論認為,共產主義之所以不能在日本實現,是因為「日本帝國人」具有天生的「侵略性」[2],因而主張日本人的自我否定。該理論認為日本是一個「犯罪深重」的「反革命」國家,日本民族是「醜惡且恥辱的民族」,因而日本人的祖國思想是最大的「反革命」思想,應該積極捨棄民族意識和國民意識,成為「非國民」,讓日本這個國家和整個日本民族從地球上消失。[3]基於反日亡國論的組織認為應該從事反日鬥爭,以求洗刷「壓迫、犯罪民族」的「原罪」。[1]

詳細內容

[編輯]

脫離馬克思主義

[編輯]

卡爾·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寫道:「工人沒有祖國」「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並提到在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中,「國家將會消亡」。此外,第二國際的《巴塞爾宣言》將工人參與自己國家的帝國主義戰爭視為「犯罪」,並呼籲「將帝國主義戰爭化為內戰」,這一立場得到了弗拉基米爾·列寧的支持。

梅內恆夫在《致所有志在打倒日帝的共產主義者同盟赤軍派的人們》中提到:「現在我們應當拋棄馬克思」,並強調在進行反日鬥爭時,不能被馬克思主義的既有概念所束縛。東亞反日武裝戰線則主張:「被殖民的人民也將日本的無產者視為『敵人』,對這一嚴酷的事實的確認,正是反日思想的原點」,並指出「被殖民人民的反日情感」是取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4]

  • 日本國家的「侵略性」
    列寧在《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中指出,如同書名所示,高度發展的資本主義國家最終將發展為具有「對外侵略傾向」的帝國主義國家。因此,日本的「侵略性」也是由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過渡所帶來的副作用。為了克服這一問題,必須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去除天皇制等「日本帝國主義殘餘」,並通過重建一個新生的「日本人民共和國」來消除日本的「侵略性」。[5]
    然而,在反日亡國論中,日本的「侵略性」並非僅僅在成為帝國主義國家後才顯現出來,而是自建國以來一直延續的「傳統」。因此,單純將其改組為「日本人民共和國」並不能認為已經去除了「侵略性」。[4]要實現最終的解決,必須徹底抹除地球上的「日本」這一國家,完全根除日本人的「邪惡」血統,並且不允許任何以「日本」命名的國家形式復辟。[6]
  • 對階級視角的否定
    馬克思主義國際主義理論中,重點是階級而非國家和民族,並認為各國的無產階級應當團結起來。
    然而,在反日亡國論中,「壓迫民族的無產階級」被認為與「壓迫民族的資產階級」一樣,都是對「被壓迫民族的無產階級」的加害者,強調「無產階級的團結」實際上是在免除「壓迫民族工人階級」的加害責任。[4]
    用東亞反日武裝戰線成員黑川芳正日語黒川芳正的話來說,這不是「立足於階級觀點的反日帝」,而是「內含階級劃分的反日」。[4]他自認為自己的思想應當被歸類為「反日思想」,而不是傳統的革命思想,並且為自己在革命論上完成了哥白尼式的轉變而感到自豪。[7]

關於「日本」的國號

[編輯]

日本」這一國號意味着「日出處天子之國」,與天皇制密不可分。它不僅僅是接受了中國的中國中心主義思想,還表現出對中國這一中國中心主義思想發源地的蔑視,稱其為「日沒處之國」。這一國號體現了「極端傲慢的帝國主義」,並非一個來代表位於歐亞大陸東端弧形列島地區的價值中立的地名。[8]

日本國的歷史定位

[編輯]

日本皇室的起源基於騎馬民族征服王朝說,認為皇室是來自大陸的渡來人。換句話說,日本全境是通過侵略獲得的征服土地。「被征服民」最終被同化為與皇室相關的「天孫民族」,成為農耕民族;而拒絕被同化的部分「被征服民」則成為部落民[6]從中古時期開始,日本不斷南北推進侵略,直到明治時期吞併了阿伊努茅希利琉球王國,完成了對本土的侵略。由此,日本的歷史無疑是「一段侵略與剝削的歷史」。[4]正因為有這種「侵略的傳統」,才導致了日本對亞洲及世界的侵略。[3]另外,一些座椅歷史學家高度評價「民眾史觀」,認為自由民權運動等民眾發起的政治運動具有重要的意義,但這些民眾不過是「犯罪國家日本」的組成部分,他們的生活是建立在阿伊努民族琉球民族的犧牲之上的,因此,這些政治運動也應當被徹底否定。1918年發生的米騷動被認為不過是「米暴動」,它只是為掠奪殖民地人民的稻米創造了條件,根本不值得肯定。[3]

對日本文化的否定

[編輯]

反日亡國論認為,對日本文化感到自豪本身就是一種罪惡和反革命行為,並稱讚了焚燒祭祀遷都平安京的桓武天皇平安神宮放火事件日語平安神宮放火事件[3]

對日本勞工運動的否定

[編輯]

戰後由於高度經濟增長,大多數日本國民得以享受「資產階級式」的生活,但這些生活的基礎,是建立在「對全世界人民的剝削所獲得的財富」之上的。因此,以「改善生活運動」「加薪運動」等為代表的日本勞工運動,被認為不過是「掠奪民族・日本人」提出的「多分一杯贓物」的「精神貧乏的願望」的表現,是一種反革命行為。[3]

不干預海外人權問題

[編輯]

(在1970年代當時)有些左翼人士積極參與援救因金大中事件而事實上被韓國政府拘禁的金大中,但在反日亡國論看來,這是完全站不住腳的行為。因為一個身為「日帝本國人」的人卻去談論外國(尤其是亞洲國家)的人權問題,本質上是「日本是民主國家,是個好國家,是先進國家」這一「日本優越意識」的體現,被視為帝國主義式的侵略行為。[3]

日本打倒戰略

[編輯]

仿照越南戰爭美國國力被消耗的前例,設法將日本捲入戰爭。作為導火索的國家是韓國。首先,煽動韓國人的排外性韓民族主義,激化反日情緒,誘發韓國軍方發動軍事政變,推翻「親日政權」,肅清盤踞在韓國的「親日派」。隨後,由「反日軍事政權」向日本宣戰,至少造成10萬自衛隊隊員陣亡。[6][9]與此同時,「琉球共和國」宣布獨立,並向日本與美國宣戰,與韓國一同加入對日侵略戰爭。隨後,「阿伊努蘇維埃共和國」也宣布獨立,並對提出諸如「歸還北方領土」等無視阿伊努族主張的「傲慢言論」的北海道和人進行大屠殺,目標為北海道居住的500萬和人。[9]此外,還將在東南亞煽動反日情緒。並利用日本赤軍的網絡,阻止阿拉伯國家向日本出口原油,如同當年的「ABCD包圍網」將日本團團圍住,促使其自我毀滅。[6][9]在「日本滅亡」之後,日本人無論男女老少都將被送上審判台,因其大多數是「日帝本國人」,因此將被判處死刑。只有那些捨棄民族意識與國民意識、參與反日鬥爭的同志(「世界革命浪人日語世界革命浪人」)才會被判無罪。最終,在這一劇本中,「日本人」將從地球上徹底消失。[9]

批評

[編輯]
  • 首倡者大森勝久本人後來在獄中轉向保守派,並記述反日亡國論是「惡魔般的思想」。[10]
  • 佐佐木俊尚日語佐々木俊尚將其評價為「瘋狂」「完全偏離方向」「已無法以常識衡量的極端哲學」「怪異的邏輯」以及「少數派附身」。[5]
  • 森口朗日語森口朗將其評價為「異常的感性」「作為日本人卻詛咒日本的思想」「反日暴力思想」。[11]
  • 東亞反日武裝戰線「狼」組織的領導人大道寺將司日語大道寺将司在其著作中寫道,「反日不能作為一個整體來概括」,大森勝久的「反日」並非統一的觀點。[12]

另見

[編輯]

腳註

[編輯]
  1. ^ 1.0 1.1 治安フォーラム別冊『過激派事件簿40年史』立花書房、2001年
  2. ^ 黒川芳正『獄窓からのラブレター-反日革命への戦旅』 新泉社、1985年
  3. ^ 3.0 3.1 3.2 3.3 3.4 3.5 やっていない俺を目撃できるか!編集委員會編『やっていない俺を目撃できるか! 北海道庁爆破犯人デッチ上げ事件』三一書房、1981年
  4. ^ 4.0 4.1 4.2 4.3 4.4 黑川芳正日語黒川芳正『獄窓からのラブレター-反日革命への戦旅』 新泉社、1985年
  5. ^ 5.0 5.1 佐佐木俊尚日語佐々木俊尚『「當事者」の時代』光文社、2012年
  6. ^ 6.0 6.1 6.2 6.3 竹中労・平岡正明『水滸伝-窮民革命のための序説』より梅內恆夫日語梅内恒夫「共産同赤軍派より日帝打倒を志すすべての人々へ」三一書房、1973年
  7. ^ 東アジア反日武裝戦線への死刑・重刑攻撃とたたかう支援連絡會議編『でもわたしには戦が待っている 斎藤和「東アジア反日武裝戦線大地の牙」の軌跡』風塵社、2004年
  8. ^ 東アジア反日武裝戦線KF部隊 (準)『反日革命宣言 東アジア反日武裝戦線の戦闘史』鹿砦社、1979年
  9. ^ 9.0 9.1 9.2 9.3 太田竜『辺境最深部に向かって退卻せよ!』三一書房、1971年
  10. ^ 私の左翼時代ー洗脳されて革命運動に參加
  11. ^ 森口朗日語森口朗『なぜ日本の教育は間違うのか ~復興のための教育學~』扶桑社、2012年
  12. ^ 「明けの星を見上げて:大道寺將司獄中書簡集」(大道寺將司日語大道寺将司、1984年、れんが書房新社)p65、p72、p198

參考文獻

[編輯]
  • 太田竜『辺境最深部に向かって退卻せよ!』三一書房、1971年
  • 梅內恆夫「共産主義者同盟赤軍派より日帝打倒を志すすべての人々へ」『水滸伝 窮民革命のための序説』竹中労・平岡正明 、三一書房、1973年
  • 太田竜『革命・情報・認識(よみかきのしかた)』現代書館、1974年
  • 東アジア反日武裝戦線KF部隊 (準)『反日革命宣言 東アジア反日武裝戦線の戦闘史』鹿砦社、1979年
  • やっていない俺を目撃できるか!編集委員會編『やっていない俺を目撃できるか! 北海道庁爆破犯人デッチ上げ事件』三一書房、1981年
  • 黑川芳正日語黒川芳正『獄窓からのラブレター-反日革命への戦旅』 新泉社、1985年
  • 高沢皓司・佐長史朗・松村良一編 『戦後革命運動事典』新泉社、1985年
  • 鈴木邦男『テロ-東アジア反日武裝戦線と赤報隊』彩流社、1988年
  • 原田実『幻想の荒覇吐(アラハバキ)秘史-「東日流外三郡誌」の泥濘』批評社、1999年
  • 治安フォーラム別冊『過激派事件簿40年史』立花書房、2001年
  • 東アジア反日武裝戦線への死刑・重刑攻撃とたたかう支援連絡會議編『でもわたしには戦が待っている 斎藤和「東アジア反日武裝戦線大地の牙」の軌跡』風塵社、2004年
  • 朝日新聞取材班『「過去の克服」と愛國心』朝日新聞社、2007年
  • 外山恆一『青いムーブメント ―まったく新しい80年代史―』彩流社、2008年
  • 絓秀実『筑摩選書0034 反原発の思想史』筑摩書房、2012年
  • 森口朗日語森口朗『なぜ日本の教育は間違うのか ~復興のための教育學~』扶桑社、2012年
  • 佐佐木俊尚日語佐々木俊尚『「當事者」の時代』光文社、2012年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