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射 (生理學)
外觀
![]() |
反射是神經活動的最基本方式,是指有機體的中樞神經對外界刺激所做出的有規律的應答。也是一切心理與行為的生物學基礎。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1]。
反射完成的必要條件
[編輯]第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中的任何一節在結構或功能上受損,反射均不能完成
第二,要有適宜的刺激(刺激種類及刺激強度均適宜)[2]
第三,具有神經系統的多細胞生物才能發生反射[3]
應激性與反射
[編輯]應激性是生物體對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應,是生物體的基本特徵之一。
反射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機體對內外刺激作出的規律性應答反應。
我們可以把反射看作是應激性的一種高級形式,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是否有神經系統的參與。
重要性
[編輯]分類
[編輯]- 簡單反射(非條件反射):神經訊號由感受器發出,經過延髓或脊髓,不經過大腦,直接傳遞到作用器。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脊髓)即可完成。這是天生的、每個人都會作出相似的反應,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膝跳反射(擊打膝蓋,小腿會向上)。
- 經典條件反射(條件反射):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是要經過學習的。如一隻狗經訓練後,一聽到某種聲音便會分泌唾液。條件反射使機體具有更強的預見性,靈活性和適應性,大大提高了動物應對複雜環境變化的能力[4]
參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Reflex. Wikipedia. 2022-09-16 (英語).
- ^ 生物都能形成条件反射吗? - 知乎. www.zhihu.com. [2022-09-28].
- ^ 单细胞生物有没有反射弧 - 一定百科网. www.ydbaike.club. [2022-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8).
- ^ 百度教育. easylearn.baidu.com. [2022-09-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