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劉璣 (成化辛丑進士)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劉璣
大明戶部尚書
籍貫陝西西安府咸寧縣
字號字用齊,號近山
出生天順元年(1457年)九月初七日
逝世嘉靖十二年(1533年)四月
配偶娶王氏
出身
  • 成化十六年庚子科舉人
  • 成化十七年辛丑科同進士出身

劉璣(1457年—1533年),字用齊,號近山陝西西安府咸寧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編輯]

成化十六年(1480年)庚子科陝西鄉試第二名舉人,十七年(1481年)中式辛丑科會試第一百七十五名,三甲第七十名進士[1][2]。授曲沃縣知縣,升戶部主事,升員外郎,弘治十二年(1499年)出為瑞州府知府,十五年(1502年)調九江府知府,十六年(1503年)丁母憂去職。服闋,正德元年(1506年)起為衡州府知府。

劉璣為宦官劉瑾同鄉。劉瑾掌權後,劉璣迅速升遷。正德二年(1507年)十月升太僕寺少卿[3],三年(1508年)三月升太常寺卿,提督四夷館[4],五月升戶部右侍郎[5],九月升戶部尚書[6],五年(1511年)八月與另一位劉瑾同鄉兵部右侍郎陳震同被罷職[7],嘉靖十二年(1533年)四月卒於家[8]。著有《正蒙會稿》。

家族

[編輯]

曾祖劉敏中;祖父劉懋;父劉鑑,母李氏。具慶下。弟劉瑀[9]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張朝瑞. 《皇明贡举考》卷五. 《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第828冊. 
  2. ^ 魯小俊,江俊偉. 贡举志五种 上.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2009: 254–256. ISBN 978-7-307-07043-1. 
  3. ^ 《大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三十一》:正德二年冬十月庚寅升衡州府知府劉璣為太僕寺少卿。
  4. ^ 《大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三十六》:正德三年三月己未 升太僕寺少卿劉璣為太常寺卿提督四夷館。璣本佳士,劉瑾以其同鄉,故拔自外郡,甫一年已再遷矣。
  5. ^ 《大明武宗孝皇帝實錄·卷之三十八》:正德三年五月壬子升戶部右侍郎吳文度為左侍郎太常寺卿劉璣為戶部右侍郎
  6. ^ 《大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四十二》:正德三年九月壬寅 升禮部左侍郎掌太常寺事田景賢為禮部尚書仍掌寺事,戶部右侍郎劉璣為本部尚書,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張綸為大理寺卿。
  7. ^ 《大明武宗毅皇帝實錄·卷之六十六》:正德五年八月 戶部尚書劉璣、兵部侍郎陳震罷。璣、震俱瑾鄉人。
  8. ^ 《大明世宗肅皇帝實錄卷一百四十九》:嘉靖十二年四月,戶部尚書劉璣卒。賜祭葬如例。璣陝西咸寧人,成化辛丑進士,授山西曲沃知縣,升戶部主事、員外郎,時詔大臣舉堪治郡者,戶部左侍郎許進薦璣,升江西瑞州知府,郡有盜,璣單騎入寨,召渠魁諭以禍福,眾羅拜泣留其營中,信宿飲食寢處,示以不疑,盜遂悔過解散。正德初,劉瑾用事,多引用鄉人,恐眾諭不服,以璣人望,欲引以為重,從知府擢太僕寺少卿,不三歲至戶部尚書。璣累疏辭不允,自以為瑾所引居,常鬱鬱不自得,乃日飲酒自廢。瑾欲與之言,輒醉不對。瑾誅,上章自劾去。既歸里,環堵蕭然,不蔽風雨,緼袍脫粟,以耕讀自樂。每出入,乘羸駒,一仆自隨,鄉人慕之,多圖繪其像云。
  9. ^ 龔延明主編 (編). 天一阁藏明代科举录选刊 登科录 点校本. 寧波: 寧波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526-2320-8. 《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登科錄》之《成化十七年進士登科錄》 

相關條目

[編輯]
官銜
前任:
李思仁
明朝瑞州府知府
1499年-1502年
繼任:
周津
前任:
周津
明朝九江府知府
1502年-1503年
繼任:
高友璣
前任:
王鵬
明朝衡州府知府
1506年-1507年
繼任:
俞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