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雲丹桑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雲丹桑布藏語ཡོན་ཏན་བཟང་པོ་威利轉寫yom tan bzang po),又名吳兆文(1905年—1952年),蒙古族卓索圖盟土默特左翼旗(今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王府鎮)人,該旗末任札薩克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滿洲國的內蒙古政治人物。[1]

生平

[編輯]

雲丹桑布是土默特左翼旗(俗稱蒙古貞旗)王府「東倉全大爺」嘎力倉道爾吉的兒子。由於蒙古貞旗第13任扎薩克貝勒色凌那木濟勒旺寶(曾任卓索圖盟盟長,民國晉封為親王)無出,1917年12月患中風猝死。1918年農曆除夕確認由叔伯兄弟全大爺之子云丹桑布繼承札薩克。1918年4月16日北洋政府發給委任狀。1924年小學畢業後,在王府專學蒙文三年。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跟隨張學良去北平任華北綏靖公署顧問。1933年4月由天津乘海路到營口,到長春拜謁溥儀;1933年5月回到土默特左旗。1933年8月、1934年9月兩次赴承德參加日本特務機關召開的會議。

1936年1月1日,滿洲國蒙地奉上後廢除扎薩克制度,施行旗長制,雲丹桑布任土默特左翼旗旗長。1936年6月赴日本就讀於東京早稻田大學。由依薩布(漢名鮑海樓)繼任旗長。1939年末歸國。1940年任錦州省公署參事官。1940年調到興安西省公署任文教科長。1943年,因土默特左旗旗長鮑海樓身亡,雲丹桑布回任土默特左旗旗長直至滿洲國垮台。自任土默特左旗治安維持會會長,組建「中央第八路挺進軍」。

第二次國共內戰時期,國民政府東北行營長官杜聿明不允許他恢復設立土默特左旗,他只能恢復札薩克王府(1946年1月設立)。1946年5月率領旗府官員和家人以及手下200多人的隊伍從阜新縣紅帽子庫倫旗,被改編為內蒙古人民自衛軍卓索圖盟縱隊第13支隊第2大隊(蒙民二大隊),任支隊長。1946年9月10月率部投奔中國國民黨。1946年12月到瀋陽在烏古廷手下任國民黨蒙旗復援委員會委員、蒙旗聯防指揮部第一聯防區(阜新、北票、庫倫旗)司令、國民黨熱盟黨部特派員。1947年初,旗保安隊改編為保安總隊,任總隊長。1948年3月18日,解放軍攻佔阜新全境,他隨國軍逃至錦州,又成立蒙旗騎兵支隊,自任支隊長,繼續與中共作戰,1948年7月所部被全殲。1948年10月錦州解放後,隻身逃到北平,後又去當時的內蒙古自治政府所在地烏蘭浩特潛伏,1952年被人民政府鎮壓。[2]

家屬

[編輯]

二兒子吳耀本(蒙名巴特爾):在中共解放區參加阜新蒙民大隊。1949年後任內蒙古自治區計委勞動工資計劃處處長、自治區經濟技術協作辦副主任等職務。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政協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 《蒙古貞文史》.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委員會. 1992-12. 
  2. ^ 王文玲:《蒙古貞末代王爺——雲丹桑布》阜新新聞網. 2017-05-04.[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