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烏里揚諾夫家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烏里揚諾夫家族(1879年,攝於辛比爾斯克)。站者(從左到右):奧莉加(8歲)、亞歷山大(13歲)、安娜(15歲);坐者(從左至右):瑪麗亞·亞歷山德羅芙娜(44歲,懷抱1歲的女兒瑪麗亞)、德米特里(5歲)、伊利亞·尼古拉耶維奇(48歲)、弗拉基米爾(9歲)。

本條目的烏里揚諾夫家族(俄語:Семья Ульяновых)是指蘇聯締造者弗拉基米爾·烏里揚諾夫(列寧)的家族。

列寧的父親是伊利亞·烏里揚諾夫,母親是瑪麗亞·烏里揚諾娃,他們的祖先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夫婦倆生有3個兒子和3個女兒:安娜亞歷山大、弗拉基米爾、奧莉加德米特里瑪麗亞

父系

[編輯]

列寧的祖父尼古拉·瓦西里耶維奇·烏里揚寧(1768年—1836年)是出身於下諾夫哥羅德省謝爾加奇縣安德羅索沃村的農奴。1791年,他遷居至阿斯特拉罕,並開始從事裁縫工作。1823年,55歲的他與22歲的安娜·阿列克謝耶芙娜·斯米爾諾娃(1801—1888年)結婚(即列寧的祖母)。安娜的父親是俄羅斯人,也有說法稱他是卡爾梅克人(據瑪麗埃塔·沙金揚的說法);其母親可能是俄羅斯人。沙金揚於1938年發表這種說法,但她的著作很快便被蘇聯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定性批判並下令查禁。

列寧的父親伊利亞·尼古拉耶維奇·烏里揚諾夫(1831年—1886年)出生時,尼古拉·瓦西里耶維奇已經年過六旬。尼古拉去世後,伊利亞由他的長兄瓦西里·尼古拉耶維奇·烏里揚諾夫(烏里揚寧)撫養。正是在瓦西里的幫助下,伊利亞接受足夠的教育,得以考入喀山大學的物理數學系。

伊利亞·尼古拉耶維奇·烏里揚諾夫(列寧的父親)是瓦西里·尼古拉耶維奇的弟弟。他在1854年大學畢業後,曾在奔薩下諾夫哥羅德的中學、學院和專科學校擔任數學和物理教師。自1869年起,他出任辛比爾斯克省的人民學校監察員和校長。1877年,他獲得「實際文官參議官」軍銜,享有世襲貴族身份的資格。因在教育工作中的傑出貢獻,他曾獲得聖安娜三等和二等勳章、聖弗拉基米爾三等勳章,以及聖斯坦尼斯拉夫二等和一等勳章。

1882年,伊利亞因獲授聖弗拉基米爾三等勳章,依據1874年貴族法規定,其子女獲得世襲貴族資格。其遺孀瑪麗亞·亞歷山德羅芙娜隨後提出申請,辛比爾斯克省貴族代表會議於1886年6月17日(舊曆)/29日(新曆)通過決議,將瑪麗亞以及他們的子女亞歷山大、弗拉基米爾、德米特里·烏里揚諾夫安娜奧莉加瑪麗亞,登記於辛比爾斯克省貴族族譜簿的第三部分。同年11月6日(舊曆)/18日(新曆),這一決議獲得最高批准。但批准文件中特別註明不適用於長女安娜,因為她作為成年人未親自提交申請,也未向有關省長出具她未被剝奪身份權利、無犯罪記錄的官方證明[1][2][3]

母系

[編輯]

列寧的外祖父是亞歷山大·德米特里耶維奇·布蘭克(約1802年—1870年7月17日)。他曾於1818年—1824年在聖彼得堡帝國醫學-外科學院就讀;1824年,皈依東正教,取教名「亞歷山大」,並開始在斯摩棱斯克擔任醫生。1826年,他被派往奧洛涅茨,參與傳染病防治工作,在那裡停留幾個月。1827年—1831年,他擔任警察部門的醫生。霍亂騷亂期間,他的一位兄弟因擁有德語姓氏,在聖彼得堡的中央霍亂醫院值班時被暴民殺害。騷亂參與者獲得赦免後,包括布蘭克在內的一些醫生選擇辭職。

1833年春,亞歷山大·德米特里耶維奇重返醫療工作,任職於聖瑪利亞·抹大拉市立貧民醫院,擔任住院醫師,直至1841年。他曾在該院為塔拉斯·謝甫琴科治療過。同時,他還在海軍醫院供職。1838年7月22日,他被授予「學院評議官」軍銜。自1841年起,他在彼爾姆的亞歷山大醫院任職,隨後成為彼爾姆省尤戈夫工廠附屬醫院的醫生。1845年—1847年,他是茲拉托烏斯特兵工廠醫院的首席醫師,同時擔任茲拉托烏斯特礦區醫院的醫療監察員。1847年11月27日,他以「文官參議官」軍銜正式退休。

1830年,他與安娜·格羅斯肖普夫(1810年—1838年)結婚。安娜的父親是德國人約翰·格羅斯肖普夫,母親是瑞典人安娜·埃斯泰特。1838年,安娜·伊萬諾芙娜去世,留下6個孩子(1子、5女):德米特里生於1830年9月9日,安娜生於1831年8月30日,柳博芙生於1832年8月29日,葉卡捷琳娜生於1833年12月25日,瑪麗亞生於1835年2月22日,索菲婭生於1836年7月24日。之後布蘭克再婚,孩子們由亡妻無子的妹妹葉卡捷琳娜·伊萬諾芙娜撫養。

1847年11月27日,根據喀山貴族代表會議的決議,布蘭克家族被列入喀山省貴族譜的第三部分,並於1859年8月4日經帝國紋章院(赫羅爾迪亞)正式批准。在喀山省,布蘭克醫生購買科庫什基諾村,成為一位中等地主,最終也在那裡去世[4][5]

參考文獻

[編輯]
  1. ^ Никола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Ульянин (Ульянов) р. 1768, ум. 1836 — Родовод. ru.rodovid.org. [2016-12-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01). 
  2. ^ Шагинян М. С. Семья Ульяновых: Очерки. Статьи. воспоминания. — М., 1959. — С. 683.
  3. ^ "Как выяснила писательница, бабушка Ленина со стороны отца «вышла из уважаемого калмыцкого рода», — отмечает Лев Колодный (Лев Колодный, «Ленин без грима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 ^ В разных источниках указываются:1799, 1801, 1802 и 1804 годы.
  5. ^ Меняйло И. И. В далекий Олонец // Олонецкая правда. — 14 июня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