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中國動物志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國動物志
浙江大學生物實驗中心的一套《中國動物志》
作者至少566位專家學者[1]中國動物志編輯委員會維基數據Q130381011
類型動物志
語言簡體中文
主題中國動物 編輯維基數據
出版資訊
出版機構北京科學出版社
出版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
系列作品
系列172卷(截至2023年3月)[2]
權威控制
OCLC499469325

中國動物志》(拉丁語Fauna Sinica)是中國動物分類學的重要系列專著,系統記錄了中國境內四萬餘種動物的各項特徵及研究成果,包括系統發育、形態學生物學生態學地理分布、經濟意義等的研究成果及討論[2]

截至2023年3月,《中國動物志》已經出版172卷(其中脊椎動物35卷,無脊椎動物60卷[註 1]昆蟲77卷),記述分布於中國的動物逾40,000餘種[2]。有文獻認為,《中國動物志》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志[1][3]

《中國動物志》的編研工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4];項目依託單位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5]

歷史

[編輯]

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國政府及中國科學院的支持下,中國才正式開始動物志的編寫工作。《中國動物志》的編撰工作於1956年列入中國制定的12年科學遠景規劃。1962年,中國動物志編輯委員會維基數據Q130381011成立[6],負責該書的組織實施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國動物志》的編研工程受到嚴重衝擊和干擾,工作基本停滯。七十年代中期,編研工程重新啟動。「八五」期間,《中國動物志》已完成48卷,1,905萬字,記述動物約12,000種[7][8]。1992年,三志(即《中國動物志》、《中國植物志》、《孢子植物志》)「八五規劃」列為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1]

內容

[編輯]

《中國動物志》各卷分總論和各論兩部分,總論一般包括該卷所載類群總體的分類分布、形態解剖特點、地理分布、生物和生態學資料、經濟意義等。各論中則對各物種分別做詳細闡述。每卷後附有種名漢英拉對照、英漢拉對照、參考文獻、英文摘要、索引等[2]

獎項和意義

[編輯]

《中國動物志》所取得的成果獲得了多項榮譽[3],包括:

《中國動物志》的出版,是中國動物學發展的明顯標誌;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認為,《中國動物志》總體上達到了國際水平[1]。但「從卷冊出版數量統計,《中國動物志》近5年的出版速度明顯低於本世紀第一個10年」;「在短時間內通過志書全面了解中國動物和孢子植物的物種多樣性是不現實的」[9]

近年綜述文章亦認為,《中國動物志》是描述中國生物多樣性「三志」中編研工程最大的志書[10],以豐富翔實的文獻和標本資料為支撐,採用最新的現代生命科學方法解決動物物種分類學問題,全面系統研究中國各動物類群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地理分布及資源狀況等問題,成功打造出學術文獻的品牌效應。[11] 雖然《中國動物志》的編目工作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優異成績,但從已出版卷數數量上看,近十年的出版速度明顯低於本世紀前十年,發展前景較為堪憂。[10]

相關條目

[編輯]

注釋

[編輯]
  1. ^ 《中國動物志》的「無脊椎動物」並不包括昆蟲。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董正之. 《中国动物志》编研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 2002, (3). 
  2. ^ 2.0 2.1 2.2 2.3 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动物志》编研” 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召开. 2023-03-30 [2023-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07). 
  3. ^ 3.0 3.1 趙仲苓. 动物分类学中的盖世巨著——《中国动物志》. 中國科學院院刊. 1994, (3). 
  4. ^ 《中国孢子植物志》和《中国动物志》编研项目启动. [2016-1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9-27). 
  5.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动物志》的编研”和“中国孢子植物志的编研”结题验收会在北京召开. [2016-10-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4). 
  6. ^ 中国动物志简介. [2016-03-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5-05) (中文(簡體)). 
  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动物志》编研工作通过验收 (PDF). [2021-04-1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1-04-17). 
  8. ^ 夏振岱. 中国生物物种大全——“三志”. 中國科學院院刊. 2001, (02). ISSN 1000-3045. doi:10.16418/J.ISSN.1000-3045.2001.02.009. Wikidata Q66794616 (中文). 
  9. ^ 马克平:中国生物多样性编目取得重要进展. [2016-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5-21). 
  10. ^ 10.0 10.1 單 瓊; 古 鵬; 劉海龍; 崔 鑫; 張 捷. 中国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林業世界. 2023-01, 12 (01) [2025-06-29]. ISSN 2169-2432. doi:10.12677/WJF.2023.121007. Wikidata Q135118038 (中文). 
  11. ^ 动物科学研究巨著——《中国动物志》系列出版物. 中華讀書報. 2024-10-30 [2025-06-29].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