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FHSWfan/编辑区3

Char D2 | |
---|---|
类型 | 中型战车 |
原产地 | ![]() |
服役记录 | |
使用方 | ![]()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19.75吨 |
长度 | 车身:5.46米(17.9英尺) |
宽度 | 2.22米(7.3英尺) |
高度 | 2.66米(8.7英尺) |
操作人数 | 3 |
装甲 | 40毫米 |
主武器 | 47毫米 SA34 47毫米 SA35(晚期版本) |
副武器 | 两挺7.5毫米机枪 |
发动机 | 雷诺 150马力 |
作战范围 | 100公里 |
速度 | 时速23公里 |
D2战车(法文:Char D2)是法国在战间期的一辆战车。
1930年,在同一时间D1战车还没进入生产,雷诺公司就同意建造一辆装甲更好的战车,叫做D2战车。借由使用焊接钢板来取代D1战车的铆接设计,使得D2战车的重量比D1战车还要来的轻。这辆战车应该有能力可以取代被条约所禁止的B1战车其主力战车的角色。失败的原因在于军备限制谈判导致严重减少预期的生产,现在变成临时的战车。雷诺本身组织上的问题造成要生产50辆第一型战车被推迟到1936年和1937年。在1938年下了50辆第二型战车的订单,尽管有迹象表示该型号的机械并不可靠,但价格比B1战车来的低,能够为步兵筹集更多的装甲师。基于雷诺的财政问题,第二批的部分改进版本只在1940年早期生产,制造数量共约100多辆。
在建造这三辆原型车时安装了雷诺FT-17战车的炮塔。最初的型号装备著APX-1炮塔,配有一门短管47毫米SA34坦克炮。第二种则装备了威力更大的47毫米SA35战车炮;1940年3月,改装了部分旧式载具,同一时间也有将它们变成喷火战车的计划进行著。
1937年,该型号编入一个被认为是精英单位的战车营,此营属于戴高乐的军团。他们在使用高等战术和使用无线电台方面训练良好。1940年,此单位的效用大为减少,原因在于战车过于老旧,此现象加速决定筹集新的三个独立战车营且拥有新型载具,尽管当时缺乏训练有素的组员。虽然D2战车部队在法国战役中顽强抵抗敌军,但机械故障的损失比在战斗中被敌方击毁的数量还要来的多。
发展过程
[编辑]同一时间,D1战车刚有了订单,就有计划要发展一个更现代化的战车。D1战车已经远离纯粹支援步兵的概念,而且把轻型战车演变成中型战车,才有能力打击敌方装甲单位;this made it the obvious candidate to be quickly changed into a lighter alternative for the Char B1 battle tank, needed because the latter type was in danger of being forbidden by an expected armaments limitation treaty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League of Nations, imposing an upper weight limit of twenty metric tonnes for armoured fighting vehicle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