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Black Lives Matter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黑命贵[编辑]

“黑命贵”对应Black Lives Matter三个单词,我不认为有什么问题,跟崔永元被叫催化钠有可比性吗?请@MingFW给出黑命贵为“戏谑性质的称呼”的来源,我所添加的两个来源中看不出有任何此意味。--InstantNull留言2018年10月18日 (四) 21:01 (UTC)[回复]

@InstantNull 那请问阁下:Black Lives Matter的正确翻译是“黑人的命贵重”,还是“黑人的命也是命”?“Matter”一词和“贵重”沾边吗?阁下觉得“Asian Lives Matter”翻译成“华命贵”合不合适?刻意扭曲单词的含义难道不是一种“戏谑”? 语气重了,见谅。 MingFW留言2018年10月18日 (四) 21:12 (UTC)[回复]

@MingFW这不是我觉得,你我怎么认为不重要,请给出来源之前不要回退。“黑命贵”在Google上有三千多万条搜索结果。--InstantNull留言2018年10月18日 (四) 22:38 (UTC)[回复]

@InstantNull基本上所有关于“黑人的命也是命”一词的搜索结果对BLM的态度都是偏中立性质的描述性报道,关于“黑命贵”一词的搜索结果对BLM的态度都是负面的,包括阁下提供的来源,可以证明“黑命贵”是BLM的反对者使用的词。如果维基百科必须得提供来源才能证明一个词是“戏谑性质的称呼”的话,那么“崔化钠”、“国际章”也不能算作戏谑性质的称呼,因为没有可靠来源支持称“崔化钠”“国际章”是蔑称,但这两个词在汉语语境里就是蔑称。

Thanks, MingFW留言2018年10月18日 (四) 22:42 (UTC)[回复]

请不要再举WP:生者传记的例子了,没有可比性。您所说的反对者的来源中写道:

斯坦福录取阿麦德或许还真不仅仅是因为他写了一百遍“黑命贵”的“政治正确”,这位小伙子确实有一份漂亮的履历……阿麦德自己说了这样一番话,“在长达好几个世纪里,黑人被或明或暗地告知,他们的命不值钱。现在我们就有这样的责任:大声喊出‘黑人的命也是命’——这不是说其他人的性命不重要,只是说黑人的性命已经被轻视得太久,我们一定要站出来,通过语言和行动。”

请不要再审查维基百科--InstantNull留言2018年10月18日 (四) 23:05 (UTC)[回复]

@InstantNull 已添加来源。可能是是我没表达清楚。环球的文章只有在引用他人观点时(包括标题)使用了“黑命贵”,文章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使用的是“黑人的命也是命”,可见文章的作者似乎并不认同“黑命贵”一词是BLM的正确翻译。文章的观点是反驳斯坦福录取阿麦德是因为他写了一百遍BLM,并没有对BLM做评价,阁下引用的也不是文章作者的观点,而且作者引用的阿麦德的观点。另外,请阁下尊重他人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既然阁下认为人物和运动不一样的话,那请问阁下能否有来源证明"黄川粉支持川普运动"是侮辱性描述?MingFW留言2018年10月19日 (五) 00:19 (UTC)[回复]

@MingFW首先谢谢添加来源,但是简书是博客类网站,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发表观点,不是可靠来源。其次,我从来没有干涉过您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也不是我自认为人物传记和其他条目的标准不一样,这是方针。我也不觉得“华命贵”“黄川粉支持川普运动”是侮辱性描述,所以只要有可靠来源它们就可以出现在维基百科上,维基百科不会审查内容。再比如,有讽刺黑命贵的帖子故意在结尾加上“#BlackLivesMatter”的标签,那“#BlackLivesMatter”是不是也成了一种戏谑?除非您可以找到可靠来源证明“黑命贵”已经成为了类似“支那”一样的歧视性语言,否则我无法同意您的观点。另外提醒您,您已经回退我的操作超过三次。--InstantNull留言2018年10月19日 (五) 03:39 (UTC)[回复]

@InstantNull首先感谢阁下的耐心,但我确实找不到更加可靠的来源,因为诸如“黑命贵”、“黄川”之类的词语本身远不如“支那”“棒子”的讨论度和普及度高。既然阁下认为这些词语不是侮辱性描述,那本人还是撤回自己的编辑吧,毕竟这真的是一件没什么意义的争论。MingFW留言2018年10月19日 (五) 03:54 (UTC)[回复]

“黑命贵”一词应加上限定词或因其争议性进行删除[编辑]

@InstantNull

阁下在discussion page表明主观上不认为“黑命贵这一用语存在问题,并分别以“我所添加的两个来源中看不出有任何此意味”、““黑命贵”在Google上有三千多万条搜索结果”作为论据。

但您对“黑命贵”添加的两篇“来源”文章里,第一篇持anti-BLM立场且以“黑命贵”来反对或质疑黑人民权运动,第二篇文章作者则在自己的原创文字中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将其翻译为“黑人的命也是命”,只有在引用对“斯坦福录取阿麦德”事件持嘲讽态度的一条微博时使用了引用了该微博出现的原话“黑命贵”。两者皆为含有“黑命贵”一词的文章罢,无法证明“黑命贵”一词的中立性。

第二个论据中,本人在Google分别以英文原文与该中文维基页面出现的三个中文译词进行搜索,出现的结果中只有“黑命贵”的搜索结果百分百是对黑人民权运动的反对与其它歧视黑人言论,这恰好反证了“黑命贵”的贬抑词性。

“黑命贵”一词作为缩略词可以被interpret为多种意味与词性,但在传播和运用的过程中,它在中文网路中压倒性地被嘲讽性质地interpret为“黑人的性命比其它种族的性命要珍贵”,就如可以被理解为“支持乡村女性权益”的“田园女权”一词实际上被公认为“要权利不要义务”的污名化feminism词语。

维基百科没有审查,但不应该出现hate speech,而争议性词句即使出现也应该标注其争议。 Asako Takamura留言2020年6月4日 (四) 19:18 (UTC)[回复]

@Asako Takamura所以您的意思是黑人民权运动不能被反对和质疑是吗?不能在文章中表现出anti-BLM的立场是吗?在警察的命也是命的翻译中我也同样使用了“蓝命贵”,为何阁下对此毫无异义呢?没有觉得有点双重标准吗?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不要用主观判断来鉴别中立性,如果您觉得这个词有侮辱性含义,请给出它的来源。例如“支那”被普遍认为带有歧视侮辱性含义,有文章对此作出了说明[1]。嘲讽和批评是与您说的hate speech完全是两个层面的东西。我先将您的修改回退了。--InstantNull留言2020年6月4日 (四) 20:17 (UTC)[回复]
@Asako Takamura敝认为:删除不会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会让读者看不见中文圈里对这场运动的负面评价(特别是嘲讽和曲解)。加入更好的参考是最好的做法。【粤语文学大使残阳孤侠#不考虑原文发音的还能叫译名吗?# 2020年6月4日 (四) 23:14 (UTC)[回复]

@InstantNull 您误会了,任何运动当然都是可以质疑和反对的。我上文原意是“一篇Anti-BLM的文章中出现的语意不明的民间缩略译词不应该不带注释地出现在维基百科页面第一段BLM的中文译词之中”,中文维基百科的外文phrase条目在第一段的释译应该是无论该phrase背后所代表的运动(亦或其它)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亦或是光谱中间的人士皆认同能准确展现该词原意的译词。如阁下执意想因该词被广泛使用的现状而将其存留于维基百科页面,这里提出三个建议——在第一段话中删除“黑命贵”并在该条目中创建子条目来存放该词与其争议性、使用本人最终修改语句、若认为本人最终修改语句较为inductive请允许本人在“也被称为‘黑命贵’”后加上括弧加注争议。

对于您“在警察的命也是命的翻译中我也同样使用了“蓝命贵”,为何阁下对此毫无异义呢?没有觉得有点双重标准吗?”的质问,敝人的回应是,“蓝命贵”同属语意不明且较易造成歧义的非最佳译词,这里建议等同Black Lives Matter修改为“警察的命也是命”、“警察的命很重要”。虽然“黑/蓝命贵”在中文中更为简洁,但对外文的翻译的标准中,“信”与“达”要排在“雅”之前。此外请允许我指出阁下质问中的逻辑谬误——对“蓝命贵”未提出异议(原因是本人未看到)并不能证明“黑命贵”一词的正当性。

最后,对于阁下“如果您觉得这个词有侮辱性含义,请给出它的来源”的请求,本人上文有说到“第二个论据中,本人在Google分别以英文原文与该中文维基页面出现的三个中文译词进行搜索,出现的结果中只有“黑命贵”的搜索结果百分百是对黑人民权运动的反对与其它歧视黑人言论,这恰好反证了‘黑命贵’的贬抑词性。”非直接的贬义词语(反例如中文词“黑鬼”)的词性本身是由大众建构的,就如Oriental(形容人)、Chinaman等相比“黑命贵”而言完全看不出贬义的词语也是在使用中被带入贬义色彩并因此在当今北美被避免使用。 Asako Takamura留言2020年6月5日 (五) 04:47 (UTC)[回复]

@Asako Takamura恕难同意您的建议。首先您说“黑命贵”“百分百是对黑人民权运动的反对与其它歧视黑人言论”,在此给您一个ted talk的翻译[2],应该是由台湾译者翻译,同时翻译经过review。翻译这篇演讲的译者和reviewer应该不会都对这场运动抱有偏见吧?另外请您再次分清“对BLM运动的反对”和“对黑人的歧视”之前的区别,您似乎是在指控反对BLM的人就是歧视黑人。建议您与其在用词问题上争执,不如欢迎您帮助翻译剩余的段落,其中有Counter-movements 和对BLM的批评一段。--InstantNull留言2020年6月5日 (五) 09:55 (UTC)[回复]
@InstantNull 您好,不好意思让你造成误解,“百分百”实则言过其实,但可过Google搜索所有中文译名会发现只有在使用“黑命贵”一词搜索结果是压倒性的Anti-BLM以及其他网路社区对“黑命贵”一译词的质疑,这是客观事实,纠结于一两处例外实在并无太大意义。敝人再次重申——“任何运动都可以被反对和质疑”,且本人不认为“‘Anti-BLM’==‘歧视黑人族裔’”,但是维基百科的外文中文译词条目第一句话需要尽可能的语意明确、减少歧义,最大化传递出该phrase想要表达的意味,比如目前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黑人的命很重要”。当对BLM运动一知半解的中文使用者进入该条目发现“黑命贵”一词并以其进行搜索为了深入了解,但它因此得到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Anti-BLM(BLM运动有争议但未如“纳粹主义”一样因历史原因公众态度呈压倒性不平衡,且作为变量对照前两个提到是中文译名不会造成该结果),如此这样,作为应该保持中立的维基百科难道不是出现了导向性吗?另外,敝人确实在主观上认为“黑命贵”在词性上不中立,但想要传给给阁下的point并不在此,而是“对该词的语意与词性存在较大争议”是客观存在的,在discussion页面可以得知至少两年前已有人对在维基百科第一句话中使用该词提出反对,其它网路社区也存在对该词的反对。最后,对于“与其在用词问题上争执”这句话中对用词重要性unprioritize的观点本人不能同意,作为一个重要社会运动的中文主条目,其运动名称中文译词的用词是非常重要的,除了上文所提到的存在导向性、语意不明、词性不明、客观上存在较大争议的缩略民间外文译词不应该不加注释地放在维基百科条目第一句话中文释义中之外,锱铢必较也该是维基百科编写者对自己要求与责任。望回复,谢谢。 Asako Takamura留言2020年6月5日 (五) 16:05 (UTC)[回复]
@Asako Takamura所以说来说去到底可否找到一个可靠来源支撑您的说法。您也好上面那位编辑也好,我每次的回复都是给出合理来源。我也从来没有不让您编辑,但您每次都删除我的两个来源,我每次给您看的例子也都有来源,其内容立场有抨击也有表扬。而您自己又从来不添加任何。在您找到可靠来源之前,原谅我可能暂时无法回复您的意见了。--InstantNull留言2020年6月5日 (五) 20:01 (UTC)[回复]

这是本人在此页面下的最后一条回复,写给看到这里的旁观者: 既然敝人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重复阐述自己的论点,而用户InstantNull却仍然get不到我的points,并不断使用缺乏说服力的论据与引用来源来支撑自己的主观论点,甚至不愿做出compromise让敝人对争议语句进行加注(每次加注之后都会被该用户revert),故我也不会再花费时间与精力自说自话罢。 Asako Takamura留言2020年6月5日 (五) 23:52 (UTC)[回复]

本人觉得“黑命贵”是好适合的啊。KEK45k留言2020年8月17日 (一) 10:25 (UTC)[回复]

Black Lives Matter Logo in different languages[编辑]

Please help to translate the Black Lives Matter Logo for this wikipedia (:zh:wiki): File:Black Lives Matter logo.svg
Translate the text BLACK LIVES MATTER from english to the language of this wikipedia: 中文

  • The translation must be divided into three lines
  • The translation must be given in the following format: (LINE1)(LINE2)(LINE3)
  • Give numbers in brackets for number of line
  • The translation must be in capital letters
  • It is no problem if a line consits of more than one word
  • The expression LIVES:
    • The expression LIVES appears in yellow letters over black background, this expression must be marked in bold
    • Depending on the language, the expression LIVES is in line1, line2 or line3
      • (LINE1)(LINE2)(LINE3)
      • (LINE1)(LINE2)(LINE3)
      • (LINE1)(LINE2)(LINE3)
Examples
  • English: (1 BLACK)(2 LIVES)(3 MATTER)
  • German: (1 SCHWARZE)(2 LEBEN)(3 ZÄHLEN)

Please give a translation as described. Then I will create the corresponding logo and make it available.

Thank you --Mrmw留言2020年6月7日 (日) 17:52 (UTC)[回复]

@Feynman02 no, i will create new files for other languages - i will not touch the orginal file --Mrmw留言2020年6月7日 (日) 18:57 (UTC)[回复]
i canceled this request as there are to many difficultis and missunderstandings in translation in other languages - i wont create logos
thanks for your help
orginal request
--Mrmw留言2020年6月8日 (一) 18:13 (UTC)[回复]

提及黑命贵[编辑]

作为常见称呼之一,个人感觉移除有违不审查内容、中立的观点。--YFdyh000留言2024年6月12日 (三) 12:53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