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物理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物理主题首页

编辑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注重于研究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尤其是它们各自的性质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物理学是关于大自然规律的知识;更广义地说,物理学探索分析大自然所发生的现象,以了解其规则。

物理学是最古老的学术之一。在过去两千年里,物理学与化学天文学都曾归属于自然哲学。直到十七世纪科学革命之后,物理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物理学与其它很多跨领域研究有相当的交集,如生物物理学量子化学等等。物理学的疆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物理学里的创始突破时常可以用来解释这些跨领域研究的基础机制,有时还会开启崭新的跨领域研究。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之一。经过严谨思考论证,物理学者会提出表述大自然现象与规律的假说。倘若这假说能够通过大量严格的实验检验,则可以被归类为物理定律。但正如很多其他自然科学理论一样,这些定律不能被证明,其正确性只能靠著反复的实验来检验。

典范条目、优良条目

编辑

理论物理学中,AdS/CFT对偶AdS/CFT correspondence)又称马尔达西那对偶规范/重力对偶,全称为反德西特/共形场论对偶Anti-de Sitter/Conformal Theory correspondence),是两种物理理论间的假想联系。对偶的一边是共形场论,是量子场论的一种,量子场论中还包括与描述基本粒子的杨-米尔斯理论相近的其他理论。而对偶的另一边则是反德西特空间(AdS),是用于量子重力理论的空间,以弦理论M理论表述。此对偶代表着人类理解弦理论和量子重力的重大跃进。这是因为它为某些边界条件的弦理论表述提供了非微扰表述。同时也因为它是全息原理最成功的实践,全息原理是量子重力的概念,最初由杰拉德·特·胡夫特提出,之后由李奥纳特·苏士侃改良及提倡。它亦为强耦合量子场论提供了强大的研究工具。此对偶的有用之处主要是在于它是一种强弱对偶;量子场论中的场有着很强的相互作用,而重力场的相互作用则很弱,因此在数学上也比较容易对付。所以在核物理凝聚态物理学的研究中可以利用这对偶,将该领域的难题转译成数学上较易于对付的弦理论难题。AdS/CFT对偶最早由胡安·马尔达西那于1997年末提出。而对偶的重要方面则由另外两篇论文详述,一篇是由史蒂芬·格布瑟、伊戈尔·克列巴诺夫和亚历山大·泊里雅科夫合著的,另一篇则是爱德华·威滕所撰写。截至2010年,马尔达西那的论文被超过7,000篇其他论文引用,名列高能物理领域引用次数的首位。

精选图片

编辑

阿波罗太空船,是为了实现美国阿波罗计画而设计的一个一次性使用的太空飞行器。该计划旨在于1960年代结束前成功完成载人登月并安全返回地球。阿波罗太空船由指令/服务舱英语Apollo Command/Service Module登月舱所组成。在组装运载火箭时,则多附加了两个部件在太空船上:发射逃逸系统,只在发射时出现紧急状况时使用;以及太空船/登月舱接合器,用来装载登月舱并将指令/服务舱与运载火箭相连。图为阿波罗太空船的完整架构。

本日推荐

编辑

图为布拉格绕射。两束相同波长及相的辐射,向着固态晶体前进,最后被里面的两个原子所散射出去。下面的束被散射后,比上面的束多行了2dsinθ的距离。当这个距离等于辐射波长的倍数时,散射后的两束辐射就会产生建设性干涉。

物理学中,布拉格定律给出晶格相干及不相干散射角度。当X射线入射于原子时,跟任何电磁波一样,它们会使电子云移动。电荷运动波动以同样的频率再发射出去(会因其他各种效应而变得有点模糊);这种现象叫瑞利散射(或弹性散射)。散射出来的波可以再相互散射,但这种二次散射可以被忽略。这些被重新发射出来的波会相互干涉,可能是摧毁性干涉,也可能是建设性干涉,在探测器或底片上产生绕射图样。这现象叫布拉格绕射

你知道吗

编辑

未解决的物理学问题

编辑

地球与可观测宇宙之间的共动距离 约为460亿光年。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开始发射时,宇宙年龄大约只有30万年,传播到今天,这些辐射最远只能传播到小圆球的球面。因此,这两个圆球的球心无法接触到对方,它们会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宇宙视界问题universe horizon problem):为什么大爆炸理论对于夜晚天空的各向异性的预测值似乎大于观测数据,而遥远的宇宙却显得那么均匀?宇宙暴胀理论已广泛地被天文学者接受为解答,但仍旧可能会有其它解答,例如,光速可变理论

从哪里开始

编辑 基础物理学力学 | 热学 | 电磁学 | 光学

核心理论: 经典力学 | 运动学 | 静力学 | 动力学 | 拉格朗日力学 | 哈密顿力学 | 连续介质力学 | 流体力学 | 固体力学 | 电动力学 | 狭义相对论 | 广义相对论 | 量子力学 | 量子场论 | 量子电动力学 | 量子色动力学 | 量子光学 | 弦理论 | 热力学 | 统计力学

主要领域: 天体物理学 | 凝聚态物理学 | 原子物理学 | 分子物理学 | 光学 | 几何光学 | 物理光学 | 原子核物理学 | 粒子物理学 | 等离子体物理学 | 介观物理学 | 低温物理学 | 固体物理学 | 晶体学

交叉学科: 天体物理学 | 大气物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生物物理学 | 物理化学 | 材料科学 | 电子科学 | 计算物理 | 数学物理 | 非线性物理学

背景知识: 参看传记, 科学史, 和学院介绍.

专题

编辑

WikiProjects
物理学专题

有关专题

什么是维基专题?

共襄盛举

编辑

物理新闻

编辑

2020年焦点新闻 下列日期是新闻发布时间,而非事件发表或发现时间

2019年

物理学史上的6月

编辑


前次刷新页面时间为2024年6月3日 14时21分05秒 UTC,刷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