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星灰蝶

黑星灰蝶![]() | |
---|---|
![]() | |
台湾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
纲: | 昆虫纲 Insecta |
目: | 鳞翅目 Lepidoptera |
总科: | 凤蝶总科 Papilionoidea |
科: | 灰蝶科 Lycaenidae |
属: | 美姬灰蝶属 Megisba |
种: | 黑星灰蝶 M. malaya
|
二名法 | |
Megisba malaya (Horsfield, 1828)
| |
异名 | |
|
黑星灰蝶(学名:Megisba malaya),又名暗灰蝶、台湾黑星小灰蝶、美姬灰蝶、血桐黑星灰蝶、马来灰蝶、台湾黑星小灰蝶。 是一种分布于南亚与东南亚的小型蝴蝶。[1] 此物种最早于1928年由托马斯·霍斯菲尔德描述。
分布范围从斯里兰卡与印度南部延伸至孟加拉,并从库马盎专区到印度的阿萨姆邦[2]与尼泊尔,再至缅甸。此蝴蝶亦见于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它通常不是稀有物种,但在部分地区可能较为罕见甚至稀少。[3][4]

描述
[编辑]此蝴蝶与黑点灰蝶相似,尤其在飞行时。雌蝶的前翅较雄蝶宽大且更为圆润。[1]
雨季型态: 翅背面:颜色从暗淡偏浅的褐色至深褐色不等,有些标本色泽近乎一致,另有些则在前翅中央区块有或多或少明显的淡色斑块。后翅:颜色均一;翅脉1末端具细短丝状尾突,但常常缺失。翅腹面:白色。前翅:具下列褐色斑纹:翅室内一斑点;横向短线出现在翅室脉上;一列后中带弯曲的横向斑点或极短横条,自翅前缘延伸至后缘,排列不规则;其后是一条细窄破碎横线;再之后是亚末端一列较宽的横斑,与末端细线。翅尖处标记模糊,形成一小块褐色阴影斑,近翅前缘的翅脉10、11与12终端各有一极小褐点。
后翅:近翅基有三枚横列小斑,翅前缘下方有一大而明显的圆形斑及翅后缘中部一较小黑斑;两斑之间与翅室脉上各有不规则且偏淡的褐色横斑,其后与前翅相同,分布著外后中带细褐线、一列亚末端褐斑或黑斑,及黑色末端线。前翅与后翅的缘毛为白色,于前翅尖转为深褐色。触角、头部、胸部与腹部为深褐色,触角内侧有细白环纹;腹面:口器、胸部与腹部为雪白色,口器第三节为细长针状,颜色显著为褐色。[5][6]
干季世代: 与雨季世代非常相似,但前翅背面具一大而椭圆、倾斜放置的白色锥形斑,自后缘中部延伸至翅脉4。部分标本中,该白斑延伸至后翅。翅腹面:与雨季型相似,但所有斑纹皆更粗、更宽且更明显。前翅:在部分标本中,前缘与翅尖有大片模糊扩散的暗褐色阴影;后中带褐色线转化为一列细月斑,向外沿翅脉延展,与末端细褐线连接,于间隙中形成白底斑列,每个白斑中央具一黑色或深褐色近三角形小斑。后翅:末端斑纹变化与前翅相同;第3区间的亚末端黑斑比其馀斑更大更明显;大型前缘下黑斑常被前方与后方两个银白斑所分割。触角、头部、胸部与腹部如雨季型标本,但背面稍深。[5]
亚种
[编辑]- Megisba malaya presbyter Fruhstorfer –尼科巴群岛中部与南部。稀有。其有效性仍待确认。
- Megisba malaya sikkima Moore – 从库马盎专区至缅甸。安达曼群岛亦有分布。不稀有。有尾。
- Megisba malaya thwaitesi Moore – 分布于斯里兰卡、印度南部至孟加拉。不稀有。无尾。
有尾与无尾亚种在锡金同域共存,有尾型较常见于低海拔地区。[8]
生态与生活史
[编辑]黑星灰蝶为常绿森林中的蝴蝶。其毛毛虫为浅绿色,蛆形,中段膨大蛹体短粗,两端钝圆。[8]
幼虫以大戟科、鼠李科、无患子科及大麻科等植物的花、花苞、新芽与幼叶为食。寄主植物包括野桐、白匏子、扛香藤、血桐(大戟科),桶钩藤(鼠李科),止宫树(无患子科),山黄麻(大麻科)等。[9]
成蝶飞行高度低,贴近地面。常见于森林空地与林缘地带。雄蝶喜于牛粪与潮湿地吸水,但至少在婆罗洲,且很可能于其他地区亦然,并不常于腐肉或熟烂水果上出现。[8][10]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Wynter-Blyth (1957)
- ^ Varshney, R. K.; Smetacek, Peter. A Synoptic Catalogue of the Butterflies of India. New Delhi: Butterfly Research Centre, Bhimtal & Indinov Publishing. 2015: 139. ISBN 978-81-929826-4-9. doi:10.13140/RG.2.1.3966.2164.
- ^ Wynter-Blyth (1957), Haribal (1994)
- ^ Savela, Markku. Megisba malaya (Horsfield, [1828]). Lepidoptera and Some Other Life Forms. [May 16,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6).
- ^ 5.0 5.1
前文含有此来源中属于公有领域的内容:Bingham, C. T. The Fauna of British India, Including Ceylon and Burma: Butterflies Volume II. London: Taylor and Francis, Ltd. 1907: 313–314.
- ^
前文含有此来源中属于公有领域的内容:Swinhoe, Charles. Lepidoptera Indica: Volume VII. London: Lovell Reeve and Co. 1905–1910: 228–229 [2025-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1-27).
- ^ Evans (1932)
- ^ 8.0 8.1 8.2 Haribal (1992)
- ^ 徐堉峰,梁家源,黄智伟. 臺灣蝶類誌第四卷灰蝶科.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 2020-04. ISBN 9789865440985.
- ^ Hamer et al.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