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马
![]() |
香港街马 | |
---|---|
![]() 比赛标志 | |
地点 | ![]() |
主办机构 | 全城街马 |
主要赞助商 | 嘉里建设 |
起始 | 2014 |
官方网站 | https://streetathon.com/tc/ |
香港街马(英语:Hong Kong Streetathon),由社会企业“全城街马”主办,于2014年首办,为“全城街马”每年一度的旗舰赛事。
前称香港街马@九龙(简称:东九街马)。赛事由2014年至2017年由AXA安盛保险冠名赞助,原称AXA安盛香港街马@九龙东,2018年赛事冠名赞助改为中国人寿(海外),鉴于赛道覆盖扩展至土瓜湾及红磡,赛事名称亦改为中国人寿(海外)香港街马@九龙。2019年起由黄道益活络油冠名赞助。2021年至2022年因疫情停办。由2023年复办开始,赛事由嘉里建设冠名赞助,赛事全称“嘉里香港街马”。[1][2][3]
由2017年赛事起,香港街马@九龙以总参加人数计,已取代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慈善跑,成为香港第二最大型的长跑赛事(仅次于渣打香港马拉松)。
历年赛事
[编辑]2016年的赛事于4月10日举行,是届赛事亦为香港特区政府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4月期间举行的“欣赏香港”运动的节目之一[4]。但受到天气影响(黄色暴雨警告及雷暴警告),跑经观塘绕道之半马拉松组别在10:30结束,十公里组别不受影响。
2017年的赛事于1月8日举行,除10公里及半马拉松赛事外,更首次推出赛程介乎全程马拉松及半程马拉松之间的32.195公里赛事,为香港长跑赛事中首创。10公里赛事的起步点亦移师至观塘海滨公园,三项赛程均以启德邮轮码头为终点。三项赛程各有4,750个公开名额及250个慈善名额,总参加人数为15,000人。是年赛事以“九龙街跑皇帝”作主题向曾灶财致敬,宣传品及跑手T恤亦有仿曾灶财字迹的“涂鸦”设计。
2018年的赛事于2月25日举行,是年赛事只设10公里及半马拉松赛事,两项赛程各有10,000名额(其中10公里赛的1,000个名额预留予少年参加,称为“街跑少年杯”),总参加人数为20,000人。是年赛事以“玩•食跑”为主题,搜罗大量本地及中西特色美食,沿途登场,更与日本“东北风土马拉松”合作成为姊妹活动。
2020年赛事于1月12日举行,主题为“十卜跑友” (按:"十卜"与英文"Support"发音近似), 复办32.195公里赛事首次在港岛出发(东区走廊(东行)桥面近维多利中心),途经东区海底隧道北行管道,以九龙土瓜湾体育馆/游乐场为终点。东区海底隧道比赛路段亦自1989年公益金“百万行”之后开放徒步使用,亦是首次有长跑赛事使用该段道路。
2023年赛事于12月17日举行,由嘉里建设冠名赞助,复办半程马拉松及首次举办全程马拉松,当中全程马拉松首次途经中环及湾仔绕道。10公里赛事起点移师至将军澳将蓝公路近日出康城,并途经将军澳—蓝田隧道,是将蓝公路通车以来首次有长跑赛事使用该段道路。
2025年赛事于11月23日举行,半马拉松及全程马拉松将首次取道中九龙绕道(油麻地段隧道)并于油麻地交汇处作为终点。[3]
赛制
[编辑]年份 | 举行日期 | 赛制 | 参考 |
---|---|---|---|
2014 | 2014年3月23日 | 10公里赛事 | |
2015 | 2015年2月8日 | 10公里、半马拉松 | |
2016 | 2016年4月10日 | 10公里、半马拉松 | |
2017 | 2017年1月8日 | 10公里、半马拉松、32.195公里 | |
2018 | 2018年2月25日 | 10公里、半马拉松 | |
2019 | 2019年1月13日 | 8公里、半马拉松 | |
2020 | 2020年1月12日 | 10公里、32.195公里 | |
2023 | 2023年12月17日 | 10公里、半马拉松、马拉松 | [1] |
2024 | 2024年12月8日 | 10公里、半马拉松、马拉松 | [2] |
2025 | 2025年11月23日 | 10公里、半马拉松、马拉松 | [3] |
比赛路线
[编辑]2017年
[编辑]- 32.195公里:启德邮轮码头→承丰道→启德桥→承昌道→祥业街→启兴道→海滨道(近励业街折返)→宏照道→观塘绕道(北行)(近丽晶花园折返)→观塘绕道(东行)(近丽港城折返)→观塘绕道(西行)→宏照道→常怡道→宏开道→伟业街→启福道→启祥道天桥→启德隧道(西行)→新山道(近土瓜湾道折返)→东九龙走廊(西行)(近佛光街折返)→启福道→启福道天桥(近牛头角站折返)→伟业街→九龙湾运动场→启礼道→启祥道→伟业街→启兴道→祥业街→承昌道→启德桥→承丰道→启德邮轮码头(终点)
- 半马拉松:启德邮轮码头→承丰道→启德桥→承昌道→祥业街→启兴道→海滨道(近励业街折返)→宏照道→观塘绕道(北行)(近丽晶花园折返)→观塘绕道(东行)(近丽港城折返)→观塘绕道(西行)→宏照道→常怡道→宏开道→伟业街→启福道→启祥道天桥→伟业街→九龙湾运动场→启礼道→启祥道→伟业街→启兴道→祥业街→承昌道→启德桥→承丰道→启德邮轮码头(终点)
- 10公里:观塘海滨公园→海滨道→伟业街→启福道(近九龙湾国际展贸中心折返)→启福道→启福道天桥(近牛头角站折返)→伟业街→九龙湾运动场→启礼道→启祥道→伟业街→启兴道→祥业街→承昌道→启德桥→承丰道→启德邮轮码头(终点)
2018年
[编辑]- 半马拉松:观塘绕道(近丽晶花园) > 观塘绕道(东行,近丽港城折返)> 观塘绕道(西行)> 宏照道 > 常怡道 > 宏开道 > 海滨道 > 祥业街 > 临泽街 > 启兴道 > 海滨道(东行)> 基业街 > 伟业街 > 骏业街 > 海滨道(西行)> 顺业街 > 伟业街 > 启福道 > 启德隧道(西行) > 东九龙走廊(南行,近佛光街天桥折返)> 东九龙走廊(北行)> 新山道 > 启德隧道(东行) > 启祥道天桥(折返) > 启福道 > 近油站转入未命名道 > 启德桥 > 启德邮轮码头(终点)
- 10公里:观塘绕道(东行近观塘码头)> 宏照道 > 常怡道 > 宏开道 > 海滨道(东行,近骏业街折返)> 海滨道(西行) > 伟业街(北行) > 启祥道 > 宏照道 > 启礼道 > 启业邨行人通道 > 伟业街(南行 > 启福道 > 近油站转入未命名道 > 启德桥 > 启德邮轮码头(终点)
2019年
[编辑]鉴于去年在彩虹及丽晶花园居民投诉受活动噪音困扰[5],半马拉松起步点改为观塘码头附近。
2020年
[编辑]- 32.195公里:东区走廊(东行)桥面(近维多利中心) > 土瓜湾体育馆/游乐场 (终点)
- 10公里:观塘绕道(东行近观塘码头)> 海滨道 (近发现号01场)(终点)
2023年
[编辑]- 10公里:将蓝公路近日出康城 > 将军澳跨湾大桥 > 将军澳—蓝田隧道 > 蓝田交汇处 > 茶果岭道 > 观塘绕道 > 宏照道 > 常怡道 > 祥业街 > 海滨道(终点)
- 半马拉松:东区走廊(东行近东岸公园) > 东区海底隧道 > 蓝田交汇处 > 茶果岭道 > 伟发道(近翠屏河花园折返) > 观塘绕道 > 宏照道 > 常怡道 > 祥业街 > 海滨道 > 顺业街 > 伟业街 > 启福道 > 启德隧道(西行) > 东九龙走廊(南行,近佛光街天桥折返)> 东九龙走廊(北行)> 新山道(终点)
- 马拉松:东区走廊(近东岸公园)> 中环及湾仔绕道(西行) > 龙和道(西行) > 耀星街(近民耀街折返) > 龙和道(东行) > 博览道(折返) > 中环及湾仔绕道(东行) > 东区走廊(东行,至阿公岩村道折返) > 东区走廊(西行) > 东区海底隧道 > 蓝田交汇处 > 茶果岭道 > 观塘绕道(南行落桥支路,折返)> 伟发道(近翠屏河花园折返) > 观塘绕道(西行,近丽晶花园折返) > 观塘绕道(东行) > 宏照道 > 常怡道 > 祥业街 > 海滨道(近骏业街折返) > 祥业街 > 伟业街 > 启祥道 > 宏照道 > 启乐街 > 启业道 > 启泰里 > 伟业街天桥底 > 伟业街 > 启福道 > 启德隧道(西行) > 东九龙走廊(南行,近佛光街天桥折返)> 东九龙走廊(北行)> 新山道(终点)
2024年
[编辑]- 10公里:改以将蓝公路近唐贤街为起点,途经半段将军澳跨湾大桥后折返
- 半马拉松:与2023年相同
- 马拉松:蓝田交汇处后改经将蓝公路来回,不再途经伟业街至启业邨一带
比赛日特别交通安排
[编辑]2017-2019年
[编辑]观塘绕道(东行)近九龙湾商贸区、启德隧道(西行)及 东九龙走廊(西行)封闭
2020年
[编辑]由于赛道使用东区走廊东行桥面, 所有途经该路段巴士路线需要改行英皇道及筲箕湾道。东区海底隧道南行管道采用单管双程行车,往九龙方向只可从西湾河驶入管道,而港岛出口只可以西行往北角方向行驶。
参考资料
[编辑]- ^ 1.0 1.1 林颖娴. 街馬2023|12.17復辦下周四搶2萬名額 全馬遊維港10KM跑將藍隧道. 香港01. 2023-07-12 [2025-06-13] (中文(香港)).
- ^ 2.0 2.1 黎婉婷. 街馬2024|街馬慈善跑12.8舉行 首創五感馬拉松 設即日行李寄存. 香港01. 2024-07-18 [2025-06-13] (中文(香港)).
- ^ 3.0 3.1 3.2 香港街馬2025|11.23舉行 全馬半馬首次踏足中九龍繞道油麻地段 今日起接受報名(附報名連結). 星岛头条. 2025-06-12 [2025-06-13] (中文(香港)).
- ^ “欣赏香港”2016年4月活动概览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 ^ 街馬起點近民居疑聲浪過大 街坊轟擾人清夢. on.cc东网. [2018-02-25] (中文(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