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阿西斯滕斯公墓

坐标55°41′28″N 12°32′58″E / 55.69111°N 12.54944°E / 55.69111; 12.54944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阿西斯滕斯公墓丹麦语Assistens Kirkegård)位于丹麦哥本哈根,不仅是众多丹麦知名人士的安葬地,也是诺勒布罗区的一片重要的绿地。该墓地于1760年启用,最初作为穷人的墓地,设立此举旨在缓解城墙内拥挤墓园的压力;但在 19 世纪上半叶的黄金时代,它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当时许多时代的领军人物,如安徒生索伦·齐克果克里斯托弗·威廉·埃克斯贝尔英语Christoffer Wilhelm Eckersberg克莉丝汀·克布克英语christen købke都安葬于此。

19世纪晚期,随著 Assistens 墓地本身逐渐拥挤,哥本哈根周边开始陆续建立新的墓地,包括哥本哈根墓园英语Vestre_Cemetery_(Copenhagen);但进入 20 世纪后,这里仍然持续吸引著名人士。其中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尼尔斯·玻尔,以及 1950 至 1960 年代定居哥本哈根的多位美国爵士音乐家,如班·韦伯斯特英语Ben Webster肯尼·德鲁英语Kenny Drew

该墓地的丹麦语名称意为协助墓地原本在丹麦是一个通用术语,用来指那些设立来辅助现有墓园的墓地,这些墓地通常位于与教堂相关联的城市地区,因此全国各地都有多处同名的墓园。该公墓由哥本哈根市政府管理,与其他四个墓地共同运营。

历史

[编辑]

背景

[编辑]
1800 年左右由约尔根·亨里希·拉维尔特(Jørgen Henrich Rawert)绘制的墓园平面图
1800 年左右的墓地平面图

在中世纪,虽然室外墓地逐渐变得越来越普遍,但院内埋葬仍是惯例。 1666 年,海军霍尔门公墓从原先位于小岛教堂搬迁至东城门外,成为首个设在城外的墓地。[1]

1711年爆发的鼠疫造成约23,000名市民死亡,这使得现有墓地的压力急剧增加,有时甚至会出现最多五个棺材叠在一起安葬的情况。这一局面促使在城市边缘(但仍在城墙内)新设了五座墓地,而军营墓地则迁移到了紧邻霍尔门公墓的新址。

建立新墓地

[编辑]

到了 1750 年代,情况进一步恶化。1757年5月2日,市议会致函大臣府,建议在城墙外为各教区建造一座大型新墓地。经过一番协商后,决定将墓地设在北城门外,并于1757年5月26日依据皇家宪章成立了这一新设施。新墓地于 1760年11月6日正式启用,其周围由菲力普·德·朗伊建造的围墙围绕。[1]

最初,该墓地是专为贫困者设立。1785 年,一位富裕市民、天文作家及战争大臣第一秘书 Johan Samuel Augustin,在遗嘱中明确要求自己葬于此,遗嘱中写道:“我的葬礼应当在北门外的贫民公墓举行,为此我已与那里的掘墓人西蒙先生谈过。”(Mein Begräbnis soll auf dem Armen-Kirchhofe vor dem Norderthor seyn, wesfalls ich sehon mit Mr. Simon, der dort Gräber ist, gesprochen habe。)[1]随后,其他精英阶层的领袖也纷纷选择此地安葬,墓地逐渐发展成为哥本哈根最时尚的安葬场所。

受欢迎的游览景点

[编辑]
1825 年 8 月 26 日,奥勒·约根·罗伯特描绘了阿西斯滕斯公墓的景象
1884 年的掘墓人小屋

在那个时代,市民们常常带著野餐篮和茶品前往墓地游玩。在 1827 年瑞典诗人卡尔·奥古斯特·尼坎德丹麦语Karl August Nicander记述哥本哈根之行时,他充满感情地回忆起阿西斯滕斯公墓:[1]

为了享受一场更温柔、更安静的庆祝活动,我某个傍晚从北门走出,前往所谓的阿西斯滕斯公墓。这无疑是欧洲最美丽的墓园之一。那里有苍翠的树木、幽暗的小径、明亮而开阔的花海、杨树荫下的神庙、被垂柳环抱的大理石墓碑,以及用玫瑰花环绕的骨灰瓮或十字架,花香与鸟鸣交织,将这片死亡之地幻化成一个小小的乐园。

——卡尔·奥古斯特·尼坎德

不过,这种游览活动有时会演变成喧闹的聚会,于是政府颁布了相关法规加以限制。1805 年成立的一个委员会发出指示,禁止在墓地内饮食、奏乐或进行任何欢乐的行为。住在墓地内的掘墓人负责执行这些规定,但他们似乎对此并不十分严肃。1813 年的立法更禁止他们向墓地游客出售酒精。尽管多方努力,长久以来都难以实现所期望的宁静。对于特别隆重的葬礼,常会有群众围观,甚至有人攀上墓墙以图获得更佳观赏位置。曾有建议收取入场费以减少游客数量,但最终并未付诸实施。[2]

今日的阿西斯滕斯公墓

[编辑]
丹麦作家安徒生之墓(现已换置纪念碑)

该墓地仍在承担其作为安葬场所的原始功能,同时也是热门的旅游景点,并且是诺勒布罗区内部最大且最重要的绿地。

墓地划分为多个区域,其中最古老的是 A 区,这里安葬著索伦·齐克果和画家克莉丝汀·克布克英语christen købke等人。D 区则专为宗教少数群体设立,包含罗马天主教改革派的墓地,以及俄罗斯正教会的墓葬。E 区则原本隶属于圣母教堂辖区。 [1]

赫尔曼·斯蒂林博物馆

[编辑]

2003 年,阿西斯滕斯公墓一角的一座旧马厩被改造成一座小型博物馆,专门展示作家及艺术家赫曼·斯蒂林(英语:Herman Stilling)的作品。赫曼·斯蒂林为诺勒布罗地区本地人,主要以画食人魔而闻名。除了常设展览外,该博物馆还设有专题展览空间、儿童与青少年绘画工作坊以及一家咖啡馆。[3]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Assistens Kirkegård. Selskabet for Københavns Historie. [201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9). 
  2. ^ 10. Assistens Kirkegaard. Golden Days. [2010-01-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9). 
  3. ^ Herman Stilling Museum. Realdania. [2010-07-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19). 

55°41′28″N 12°32′58″E / 55.69111°N 12.54944°E / 55.69111; 12.54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