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圣芳济书院 (香港)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圣芳济书院
St. Francis Xavier's College
圣芳济书院校徽
地址 香港九龙油尖旺区大角咀诗歌舞街45号
类型资助中学
宗教背景天主教
办学团体圣母昆仲会
创办日期1955年
校监陈运财修士
校长梁文辉先生
性别男校
语言环境英语
校训温良刚毅
拉丁语:Suaviter in Modo Fortiter in Re
英语:Gentle in Manner,Resolute in Action
校色  绿色
  白色
校刊《芳泉 Xaverian》
分院-温社 Yellow House
-良社 Blue House
-刚社 Red House
绿-毅社 Green House
联系学校荃湾圣芳济中学
电话号码+852 2393 2271
传真号码+852 2391 6101
学校网址http://www.sfxc.edu.hk
地图
圣芳济书院
汉语名称
汉语圣芳济书院
英文名称
英文St. Francis Xavier's College
圣芳济书院坐落于九龙油尖旺区大角咀诗歌舞街45号
圣母昆仲会与圣芳济书院的联系

圣芳济书院(英语:St. Francis Xavier's College)自1955年创立后采用全英语教学[1][2],俗称济记或九济,是一所位于九龙油尖旺区,由圣母昆仲会(F.M.S.)营办的著名传统天主教男子英文中学,该校学生习惯被称为“济记仔”或“Xaverian”,现任校长为梁文辉先生。圣芳济书院的校友包括武打明星李小龙[3]

历史

上海圣芳济书院
1956年的圣芳济书院

1891年圣母小昆仲会进入中国地区,2年后至上海圣芳济书院教学[2]。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关闭教会学校,曾任教上海圣芳济书院的修士搬迁至香港[4],1950年改至香港圣马丁书院任教[2]

1955年12月9日,新建的学校启用,为表示与上海母校(上海圣芳济书院,即现在的上海北虹中学)的关系,便将学校命名为“圣芳济书院”[2]

小班教学

50周年校庆期间发起筹资活动,2008年共筹得1000万,部分资金规划运用在增聘英文科教职人员,以低年级为目标推行英文科小班教学及资助学生参与课外活动[5]。2010年配合香港教育局政策,推行自愿优化减班计画,逐渐减少招生人数及每班人数,实施全科小班教学,其经费支应来自教育局及圣芳济书院基金会。因推行小班教学缘故,对某些器材的需求较小,有利于推行与电子学习学校支援计画相关的电子化教学[6]

宗旨

圣母昆仲会创办人圣玛塞林·尚巴纳[7]期望透过办学达到向青少年传教、用平等博爱精神提供教育及培养学生重视天主,发展能力贡献社会以获得丰盛生命等3个目标[1]

自律取向教育

学校推行三自理念,内涵包含自动自觉、自我控制、自重重人,期望学生可以学会自律。教师管教时要与学生一起成长并体谅学生需要,给予劝勉,减少惩罚且用非高姿态的方式处理学生[8]

传统

祈祷活动

学生保留每天祈祷的传统。通常情况下,在早会上由天主教教师或各级同学带领全校祈祷,颂念天主经圣母经等经文,并于最后加上圣母小昆仲会独有的一节:

圣芳济精神

就读于圣芳济书院的学生会被称为“济记仔”(英语:Xaverian)。早期,Xaverian会被拼写成Xavierian,但由于有碍发音字母"i"最终被省略。

在七十至八十年代,学生与旧生之间常提倡“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概念,以表示学校内各人的密切关系。其后,由八十年代至今,则强调“Once a Xaverian, Always a Xaverian”,表示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

修会注重教师能否体现修会教育的五大支柱,包括“天主的临在”、“简朴卑微”、“一家人”、“对工作的爱”,“效法圣母”。

校庆

该校有两个校庆,为12月3日及6月6日。其来由是为了分别纪念学校主保圣人圣方济·沙勿略及圣母昆仲会创始人圣马塞林尚巴纳的死忌。

校训

Gentle In Manner,Resolute In Action(温良刚毅),其中Gentle in Manner字体采用绿色,意在重视他人的权益及避免伤害他人,而绿色象征植物难以被发觉的温良生长及难以被阻挡的坚毅等特性,由内而发且持久;Resolute in Action字体采用白色,意在可以用坚定态度从事有价值的事物,白色象征纯洁,没有经过掩饰的自我,接纳自身特质及不足,发挥自身才能[9]

校徽

在校徽的图案意象中,SFX是学校简称;十字架象征基督同时代指基督教;字母A、M代指Ave Maria(圣母万福),十二颗星有圆满的意思,十二颗星和A、M综合意象代指圣母是完美受造物;书本代指知识;油灯代指光明;绿白斜纹代指希望与纯洁[10]

校旗

会以一面三直间绿白(两条绿色,一条白色位于中间)代表学校,上面写上“SFX”三字,常见于学校比赛刊物之上。

在2008年的一次学校改善工程后,绿白亦被收起,不再公开展示。

科目

校内教授的科别包含英文、中文、普通话、数学、通识教育、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经济、宗教、商业、音乐、艺术,通识等[2]

学生组织

依照学校自身的区划,学生组织分别有学生会、社(温、良、刚、毅)、服务队、校队(体育、文化)、学会(学术、兴趣)、宗教类及服务类[11]

规范

依申请表制式,学生可填具2个正选、1个备选和1个宗教类学生组织。学校要求中1至中3的所有学生至少参加1个校内组织,中4及中5不强制要求参加,但需要参与相关组织活动至少10小时[11]

其他联系

学校与耶稣会

圣芳济书院以耶稣会始创人之一圣方济·沙勿略命名[12]

学校结构

圣芳济书院校地约3300平方公尺,一般教室27间,特殊教室12间,39间教室中的所有教室都装设有空调、IT和视听设备。在无障碍设施部分设有斜坡道、电梯及无障碍厕所[1]

职员

校长

  • 1955年12月9日——圣芳济书院创校,第一任校长为窦安宁修士[13]
  • 1963年5月——顾鸿勋修士(Rev. Bro. Vincent Kunert)接任第二任校长。
  • 1971年8月——Rev. Bro. Gregory Seubert接任第三任校长。
  • 1975年8月——魏岫山修士接任第四任校长。
  • 1994年8月——第四任校长魏岫山修士退休,锺振勇修士接任第五任校长。
  • 2006年——第五任校长锺振勇修士退休,袁志辉先生接任成为第一位世俗校长。
  • 2010年——第六任校长袁志辉先生退休,由副校长何定先生接任第七任校长。
  • 2013年8月——第七任校长何定先生退休,由副校长姚广智先生接任第八任校长。
  • 2021年9月——第八任校长姚广智先生退休,由副校长梁文辉先生接任第九任校长。[14]

曾任教著名老师

  • 许冠文任教科目英文及General Science,任教期间为提升薪资报读香港中文大学增加自身经济负担,后因为经济考量而转职到香港无线电视台[15]

校友会

圣芳济书院设有校友会(SFXC Alumni Association)[16],主要目的是促进校友间的情谊,会以办理运动、比赛等其他活动达成联谊效果[17]

校友

更多有关资讯可另见维基学院圣芳济书院(香港)校友列表

刊物

  • 1964年12月6日——第一代校报《文宬》(Athenaeum)出版。
  • 1969年——第二代校报《圣芳济学报》(Xaverian)出版。
  • 1987年1月——第三代校报《芳泉》出版。

影视节目取景

参考文献

  1. ^ 1.0 1.1 1.2 中學概覽2024/2025. 家庭与学校合作事宜委员会. [2024-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5-01). 
  2. ^ 2.0 2.1 2.2 2.3 2.4 聖芳濟書院2019-20學校概覽 (PDF). 圣芳济书院. [2024-11-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2-11). 
  3. ^ 圣芳济轶史 - 上海市时代中学. [201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4. ^ 肖喜学. 香港城市探微. 香港: 香港中华书局. 2016-10-14: 317. ISBN 9789888420056. 
  5. ^ 范鴻齡捐340萬助母校改善設施 - 香港文匯報. paper.wenweipo.com. [2025-04-23]. 
  6. ^ 聖芳濟校長談推小班教學 「X計畫」發展體藝(獲星島日報授權轉載). Oh!爸妈 - Ohpama.com一站式升学、亲子网站. 2016-10-18 [2025-04-23] (中文(香港)). 
  7. ^ 傳教修會: 聖母昆仲會及創辦人:聖馬塞林尚巴納 | St. Francis Xavier’s School, Tsuen Wan. 传教修会: 圣母昆仲会及创办人:圣马塞林尚巴纳 | St. Francis Xavier’s School, Tsuen Wan. [2025-05-01]. 
  8. ^ 聖芳濟書院巨星母校自由學府 (PDF). 圣芳济书院. [2024-11-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07-23). 
  9. ^ School Motto. www.sfxc.edu.hk. [2025-05-01]. 
  10. ^ School Badge. www.sfxc.edu.hk. [2025-05-01]. 
  11. ^ 11.0 11.1 2019 – 2020年度聖芳濟書院聯課活動申請表及家長同意書. 圣芳苑书院. [2025-05-01] (中文(香港)). 
  12. ^ 兩個「方濟」:亞西西與沙勿略譯名之謎- 香港文匯報. [201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9-23). 
  13. ^ 竇安寧修士 - 天主教香港教區. [2015-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5). 
  14. ^ Farewell Visit by YMT District School Liaison Committee. [2021-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11). 
  15. ^ 許冠文:影以載道──電影中的社會學想像 |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www.soc.cuhk.edu.hk. [2025-05-01]. 
  16. ^ SFXC Alumni Association Website. [2023-07-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1). 
  17. ^ About. SFXCAA. [2025-05-01] (英语). 
  18. ^ 【場景】踏血尋梅. 电影朝圣. 2017-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