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浮山法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浮山法远(990年—1067年),[1]舒州(今安徽庐江)浮山法远圆鉴禅师;临济宗僧人,禅师名法远,郑州人,十七岁游并州(今山西汾水),投承天院三交智嵩和尚座下。[2] 法远禅师依从智嵩禅师剃度并受具足戒。后长期住舒州浮山(今枞阳县),史称浮山法远禅师。 禅师阐扬之宗风,世称"浮山九带",门下造就了五祖法演和投子义青两位杰出的禅门宗师。

法远圆鉴禅师于英宗治平四年(1067)圆寂,春秋七十七岁。法学著作留有《九带》传世。[2] 寂后范文正公铭其。“呜呼远公,释子之雄,禅林真龙。寿龄有限,慧命无穷。寒岩脊骨,千载清风”。[1]

弘法[编辑]

北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1032),禅师应淮南漕运使许式的邀请,至舒州太平兴国寺开堂为众说法。[3]庆历三年(1043)移居天柱山月华庵。庆历六年(1046)应吕济叔奉邀而住持浮山

浮山九带[编辑]

  • (一)佛正法眼藏带,谓带贯一切理脉,直截佛之正法。[4]
  • (二)佛法藏带,谓佛法乃教外别传,为方便之故,圣人以之示众。
  • (三)理贯带,谓至理佛法为言诠所不及,扬眉瞬目之间尽是佛法。
  • (四)事贯带,谓山河国土大地无非佛法。
  • (五)理事纵横带,谓理事融通,行于佛世界。
  • (六)屈曲垂带,谓虽证悟成佛却甘为菩萨而不安住佛位,以亟力济度众生。
  • (七)妙叶兼带,谓不执著则大用现前。
  • (八)金鍼双锁带,谓自理事纵横带之立场更进一步,不执著于佛世界而自由自在。
  • (九)平怀常实带,谓佛法无特别处,日常著衣吃饭皆属真实佛法。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来源[编辑]

  1. ^ 1.0 1.1 禅门巨匠浮山法远禅师. [2021-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4). 
  2. ^ 2.0 2.1 浮山法遠禪師悟道因緣. [2021-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2). 
  3. ^ 浮山法远禅师悟道因缘. [2021-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4). 
  4. ^ 浮山九帶. [2021-05-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4).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