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欧及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欧及
性别
出生(1895-07-25)1895年7月25日
日治台湾澎湖厅
逝世1978年1月8日(1978岁—01—08)(82岁)
 中华民国台湾省澎湖县马公镇澎湖老人之家
国籍 大日本帝国(1895年-1945年)
 美国(1945年-1977年)
 中华民国(1945年-1978年)
职业渔民
配偶高凉
儿女陈卒
父母林招治、庄桃

欧及(1895年7月25日—1978年1月8日),原姓林,台湾澎湖县马公镇案山里人,三旬时留滞帛琉与家人失联多年,入籍帛琉,直到1977年八十二岁时才返乡,有“澎湖鲁滨逊”之称。

生平[编辑]

早年[编辑]

依日治时期户籍记载,林及是明治廿八年(1895年)7月25日生,林招治与庄桃第二子,明治卅年(1897年)6月8日作欧治国养子,改姓欧[1]。至于林及长兄林水早年就捕鱼丧生[2]、妹林豆则被马公镇锁港里翁家收作养女[3]

1917年1月10日,与欧及同居的未婚女子高凉生下儿子高卒,户籍登记“父不详”,同年3月10日高凉嫁与马公的叶方为妻后,高卒被东文澳居民陈庆收养而改姓陈[4]。欧治国于大正十一年(1922年)2月15日去世后,欧及在次年搬至高雄市盐埕埔二百廿一番地与生父林招治同住[1][3]。林豆在十五岁时,曾短暂到生父家,与兄长相聚数日[3]

流落[编辑]

欧及回忆约三十岁时,他与黄仁贵、三名琉球人在船长山口带领下,搭乘南方丸到帛琉附近捕捞钟螺,却被日军查扣,押到科罗尔。船长告诉船员要先回日本替大家筹钱,却一去不回。之后,五位船员只有两位琉球人离开,另两人死在当地,仅欧及在帛琉独活。[5]

林招治夫妻因病从高雄搬回澎湖,住在案山里44号旁,两人死去后,由邻居林许叫代料理丧事[6][7]。欧及曾写了几封信企图家中联系,但无回音,只好靠著岛民协助,先以零工维生,待赚钱买到小木船后,改售鱼维生[8]。他在帛琉工作赚的钱,大部分都开销在烟酒[9]。家属曾依线索来关岛寻找,由于不知道会流落到帛琉,因此没有结果[10]

发现[编辑]

日久,欧及在当地入籍成为公民[11],住在科罗尔山中的小木屋里[8],证照名是“助太郎欧及”[2]。1976年底,渔船鸿胜昇号在帛琉海域捕鱼时发生纠纷,船长黄金水上岸时听到欧及的故事,转告给关岛华籍商人张东昇[12]。澎湖籍远洋渔船金泰成号船长陈正,于年底12月31日从帛琉回台湾,也告知这讯息[1]

1977年2月,贸易商张东昇、张昨非和余洪达去帛琉计画开辟渔场时,随口打探是否岛上有华人,问出了当地人以日语“助先生”称呼的欧及。当这三人来访时,欧及还以为是日本皇军来搜捕他,惊惶到连忙躲藏。等到张东昇三人找到并告诉日本人早走了,欧及才惊魂甫定,但对三人描述的台湾繁荣情况,仍半信半疑。[8]

余洪达回关岛后,将遇见欧及与欧及想回家乡告知中华民国驻当地的领事馆[10]。驻关岛领事馆为照顾老病的欧及,委托科罗尔唯一的华人刘鑫汉就近照顾[13]。3月9日,外交部表示已指示驻关岛领事馆安排欧及返乡[14]

3月9日,欧及接受《联合报》特派记者杨武勋采访时,是一脸胡子渣,打著赤膊,吃力著把自己姓名写成“欧玖”[5]。当时欧及话已颠三倒四,如说他从来不用日历,但知道看月亮就知落自己已流落帛琉四十八年[13]。欧及又道在帛琉流落几年后,巧遇被迫当日军的长子林清雅,匆匆一面,儿子又随军去赴新几内亚[8]。但澎湖方面,林清雅无案可查[1]

当欧及将回乡的消息传到马公镇案山里后,里长欧清河、社区理事长郑仁伏发起乐捐[7]。3月10日,国际狮子会中华民国总会监督沈祖馨、秘书长蔡馨发在读到《联合报》报导后,打电话给澎湖狮子会秘书陈伊族表示要捐助台币四万元作为旅费[1]。14日,狮子会捐赠的旅费台币四万元,汇到澎湖县政府[15]

回乡[编辑]

关岛领事刘恩第与副领事陈正治先至科罗尔,安排欧及住在当地最豪华的旅社,为一向只穿一件内裤的欧及添购新装、理发刮胡。4月1日台北时间3点半,欧及在陈正治护送下搭机,送行的人约两百人。欧及交到的朋友伊瓦卡瓦在机场不胜离情,两人相拥痛哭,旁观的妇女也掏出手绢。途中飞机从科罗尔飞往关岛,在雅蒲岛暂停,欧及就说曾在这与一名女子交往过。[16]

4日1日早上10点半,有“澎湖鲁滨逊”之称的欧及抵达台北松山机场,受县府机要秘书林麟祥、台北市澎湖同乡会理事长陈家兴、国际狮子会中华民国总会代表蔡馨发等迎接[12]。回台湾第一晚,欧及住在陈家兴家时还兴奋看著自己回国的电视新闻[9]。2日早8点50分,欧及抵达马公机场时,才从林豆得知小妹秀琴已过世,悲从中来[3]。6日,陈卒与欧及会面时,1898年生的高凉不久前亡故[4]

欧及回来后,有澎湖人郭陈匿爱来打听在海上失踪的丈夫郭双车[17]、及洪启洋打听海上失踪的父亲洪计教[18]

当欧及入住仁爱之家七号眷舍被问姓名时,他说要换名字成“林时及”[6]。因养父母既已辞世,无法终止收养关系,依法不可改姓[19]

回澎湖住满六个月后,同年11月19日去红木埕武圣庙投票的欧及,还惊讶县长可由人民选举[20]。年末12月14日,欧及住进省立医院治疗,次年1月8日晚上7点40分在陈卒、林豆陪伴下于仁爱之家过世[21]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獅子會捐贈旅費 老漁夫歸國可期 家住馬公‧查閱戶籍有記載 生父姓林 過繼歐家名歐及. 联合报. 1977-03-11 (中文(台湾)). 
  2. ^ 2.0 2.1 黄年. 提起日本‧歐及生氣 帶回美金‧要送老妹. 联合报. 1977-04-02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兄妹闊別五十七年 垂暮重逢喜極而泣 歐及回故鄉‧四顧茫然 機場見胞妹‧乍見一愣. 联合报. 1977-04-03 (中文(台湾)). 
  4. ^ 4.0 4.1 男子陳卒湖澎認父 歐及表示不像其子 相聚片刻合影留念. 联合报. 1977-04-07 (中文(台湾)). 
  5. ^ 5.0 5.1 杨武勋. 四十八載異鄉夢 垂老漁夫思故國 長年流離生涯‧歐玖精神恍惚 面對記者話舊‧說來無限鄉愁. 联合报. 1977-03-10 (中文(台湾)). 
  6. ^ 6.0 6.1 林豆陪同歐及 今回故居祭祖 老漁民返鄉生活很愜意 將以林時及之名報戶口. 联合报. 1977-04-05 (中文(台湾)). 
  7. ^ 7.0 7.1 歐及雙親神主牌 熱心鄰居代供奉 流落半世紀即將回國 鄉親們籌措生活費用. 联合报. 1977-03-13 (中文(台湾)). 
  8. ^ 8.0 8.1 8.2 8.3 黄年. 流落帛琉四十八載 唯一心願早日歸來 林時極老病侵尋只知自己諢名「黑狗」「助先生」鄉情殷切亟需國內同胞協助. 联合报. 1977-03-08 (中文(台湾)). 
  9. ^ 9.0 9.1 鄉親家中受禮遇 吸煙喝酒很盡興 歐及看電視起勁 嚷著要再來一遍. 联合报. 1977-04-02 (中文(台湾)). 
  10. ^ 10.0 10.1 海難流落帛琉群島 與世隔絕四十八年 漁民林時極原籍隸馬公 妻兒俱健在垂老盼還鄉. 联合报. 1977-03-07 (中文(台湾)). 
  11. ^ 歐及回國為祭母 孝道感動美領事 歐及曾向陳正治表示 妻子喚彩鳳而非高淳. 联合报. 1977-04-04 (中文(台湾)). 
  12. ^ 12.0 12.1 流落海外四十八載 漁夫歸來喜出望外 澎湖同鄉親切歡迎歐及回國 異域歲月艱辛老人還鄉夢圓. 联合报. 1977-04-02 (中文(台湾)). 
  13. ^ 13.0 13.1 杨武勋. 歐玖自稱有預感 八十歲前可回國 記憶模糊年籍扯不清 林家子弟似乎可確定. 联合报. 1977-03-10 (中文(台湾)). 
  14. ^ 歐玖近期可返國 領事館趕辦手續. 联合报. 1977-03-10 (中文(台湾)). 
  15. ^ 外部令駐關島領館 先行墊付旅費 協助歐及返國. 联合报. 1977-03-15 (中文(台湾)). 
  16. ^ 揮別帛琉不勝離情 程儀禮品滿載而歸 歐及在呵羅曾有一段情 憑窗盼倩影查某在那裏. 联合报. 1977-04-02 (中文(台湾)). 
  17. ^ 流落帛琉島 漁翁不思歸 郭雙車已另娶 髮妻苦等卅年. 联合报. 1977-05-26 (中文(台湾)). 
  18. ^ 苏晏毅. 帛琉建交 尋找失蹤船員燃希望 洪啟洋請求協尋父親 澎湖縣府決找尋多年來在海上失蹤鄉親. 联合报. 2000-01-26 (中文(台湾)). 
  19. ^ 唐经澜. 新聞分析 歸宗姓林依法不可 歐及心願難予實現. 联合报. 1977-04-07 (中文(台湾)). 
  20. ^ 流落海外半世紀 九十初行投票權. 联合报. 1977-11-20 (中文(台湾)). 
  21. ^ 流浪異域半世紀 葉落歸根償宿願 老漁翁歐及去世 享高齡九十一歲. 联合报. 1978-01-11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