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戴汪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汪彬
性别
出生1924年
 中国大陆
逝世2003年7月13日(2003岁—07—13)(78—79岁)
台湾高雄市
国籍 中华民国
职业育幼院院长
信仰基督教
配偶戴诗章

戴汪彬1924年—2003年7月13日),冠夫姓,先后在台湾台北市高雄市成立乐育托儿所、乐育辅儿工艺中心这两所育幼院,但经营不善倒闭收场,也与台湾轰动一时的杀子诈保案有关。

生平[编辑]

发愿照顾孤儿[编辑]

汪彬三岁丧母,七岁丧父,因自小体会孤儿苦境,发愿要奉献终生心力照顾同样命运的孤儿。1949年,她从中国大陆到香港基督教会作传教人。1954年,她来台湾台北。[1]

1955年,汪彬在木栅乡埤腹路创办台北县私立乐育托儿所[2]。1958年7月,在台美军顾问团的一群士兵和眷属至该所参观,纷纷自动捐钱赠物,嗣并以义售圣诞卡和举行抽奖方式为该所筹款[3]。外地的景美镇长高锦隆、镇卫生主任郑有冰听闻,经商讨决定,由卫生所免费为乐育托儿所孤儿治病并负责一切保健工作[4]

汪彬当时在木栅领养的孤儿,一度高达二百馀人[5]。1959年11月20日,她在乐育托儿所招开记者会,报告创办经过及主旨,说凡由该所收养的孤儿,都将义务养育成人,并尽可能供给教育费用到大学毕业或出国留学,望社会慈善人士,能给予她更多的援助[4]。但园方还是负债累累,被债权人刘润、陶阿巧、林云池、于振汉等八人向台北地方法院民庭提出控告[6]。汪彬还曾被潘光宇、林云池控告涉嫌滥开空头支票,向人诈骗财物百馀万元[7]。1960年10月20日,景美镇妇女会理事长陈李却好在台北亲戚家企图服毒,即时抢救后,她说自杀原因是1959年12月被汪彬开一张二万元空头支票[2]

李明璋事件[编辑]

1960年10月,民众李明璋将长女李贤𬞟、次女李贤慧、幼子李贤勇三人交给汪彬照顾,称自己因经商失败负债甚多,没有能力扶养,请求托儿所先代免费抚养,如他经济情形好转,再付托养费用,之后就行踪不明[8]。该人为浙江鄞县[9],本来与姐李明珍在台中中山路140号经营培罗蒙西服店[10],有利用妻子张桂英冒充是女学生来骗婚[11]、开空头支票诈骗[10]等争议。

1961年7月,立委黄节文陪同一位邱姓中央级民意代表参观乐育托儿所,收容了绰号“小薇薇”的李贤慧[8]。黄立委另一个身分是中国儿童福利社社长,理事有邱有珍[12]。李贤慧被邱民代收容了近一个月后,李明璋从汪彬登报得知后,便对汪院长索价二十万元,但因不成,告上法院,由法院宣判姐弟三人还给李明璋[8]

1963年,李明璋为子女投保各一万元,未及一个月,李贤勇左眼即被利剪刺伤,却无法领到残废保险[13]。其前妻表示,李明璋很憎厌这小孩,认为出生时即带来坏运[14]。次年1月19日晚,李贤勇被父亲带到五堵车站,遭晚上10点40分北上的柴油车撞毙[13]。该年代,《保险法》第一百三十条及第一百三十五条并未规定十四岁以下未成年之人不得参加健康及伤害保险,保险公司祇要不用死亡保险的名称与十四岁以下的未成年之人订立包括有死亡的契约,均不能视为违反一百零七条之儿童死亡保险无效的规定,因此产生杀子女诈保的问题[15]。李明璋于领得十六万的保险金后,同月4月在南港镇经营养殖鱼类[9]。他再将将其二女向台湾保险公司分别投保十万及五万元之保险,不久又其二女向国泰人寿分别投保十五万元及十万元保险[13]。1964年12月9日夜半,李明璋留两女在家睡觉,说要去中坜镇捕鱼[9]。清晨,成德国校三年级的陈玉叶约同学李贤𬞟一起上学,正好目睹李家大火、屋内传出女童惨哭声,房门却被加大锁[16]

对李贤𬞟、李贤慧两姐妹死于这次火灾,汪彬在1964年接受调查时非常伤心[8]。1972年11月8日清晨,李明璋因诈保杀害子女在台北监狱刑场枪决[9]

迁居高雄[编辑]

随著收容孤儿、弃婴日多,乐育托儿所经费一天天窘迫[1]。1962年9月12日晚上,由周正荣、金素琴在台北公会堂义演京剧《祭江》,以筹措该院经费[17]。后来经营不善,汪彬甚至变卖房产,将大部分院童转介到其他机关,在离开台北前与中年丧偶的职业军人戴诗章结婚,抚养戴的四名子女[1]。据戴礼明回忆,她在六岁时丧母,被父亲带到乐育托儿所,因此常来探望的父亲与汪彬日久生情[18]

汪彬带著最后收养的三十多名孤儿到高雄市,另创乐育辅儿工艺中心,靠制作及销售手工艺品作收入[1]。高雄市社会局曾经辅导该院立案,但因为需成立财团法人、董监事会来管理等作法,汪彬不太能够接受,因此重未立案[19]。社会局表示说,只要院童说要读书,汪彬不管经济如何困难,定让小孩补习,甚至找家教为孩子上课[20]。1974年,高雄市地方士绅林琼璋夫妇提供一栋三楼透天厝作院址[1]

1983年,汪彬从高雄市长许水德接过师铎奖,咽著致词说,想起廿七年前凭著两块五毛钱开创育幼院,多少年来受爱心人士的支持和爱护,以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方式给予资助,才能有今天[5]。同年12月6日,表扬好人好事运动推行委员会公布汪彬为好事代表[21]

1989年10月孤儿所再度搬迁[1],位于前镇区沱江街[19]。当年,汪彬收养了在高雄火车站走失的台北市男童王立中,取名“汪恩庭”,后该童在1992年9月24日与家人重逢[22]

汪彬从未生育[18][23],自1972年丈夫逝世后未再结婚[1]。她曾希望戴礼明长大后能接任此孤儿院,但戴礼明想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念硕、博士,汪彬就继续筹钱支持,日后戴礼明还当上新竹实验中学、新竹高商校长[18]。汪彬也抚养戴诗章的次子戴礼中长大[1]。他为辅仁大学经济系学士、伊利诺大学计量经济学硕士,返台湾后在中央银行任职,1990年创办《钱》杂志,开启台湾个人理财风气,同时参与台北市杂志商业同业公会活动[24]

1994年7月,汪彬中风跌倒,不省人事,院务就由戴礼中与妻子李永芳共同经营[1]。2000年9月18日,戴礼中因肺腺癌病逝台大医院,享年四十八岁[24]。当时戴家都不敢告诉卧病在床的汪彬,乐育已难以经营[1]。曾经出现有诚意出面协助或接办的机构单位,社会局曾居中协助之协商,但是,贷款财务问题让人却步[19]。2001年2月,乐育辅儿工艺中心停办,剩下十五名院童,经由社会局与内政部儿童局协助,转介安置到左营南区儿童之家[20]。该年2月中旬,汪彬被安排至高雄县仁爱之家的养护中心照顾[25]

2003年7月13日下午,汪彬辞世[1]。同月17日,高雄市社会局长苏丽琼与数名民意代表参加追思会,戴家子女、媳妇分从美国、北台湾参礼,被送到其他育幼机构的院童也含泪为享寿八十的院长妈妈送最后一程[23]

关于戴汪彬女士在香港的事迹,根据香港宣道会北角堂40和45周年堂庆特刊的描述,1952年10月12日,宣道会北角堂正式成立,当时聘请四位传道同工,其中一位是汪彬女士。

到1953年,三位传道同工因健康出现问题或结婚而相继离去,只有汪彬女传道继续牧会。汪彬女士贪婪敛财,令教会进入了一段黑暗时期,聚会人数急降,会友灵性低落。54年7月这位女同工离去后,西差会另外差派了四位同工来北角堂工作。在2022年10月教会70周年堂庆崇拜,前堂主任萧牧师在讲道中描述,北角宣道会建立后不久,有位汪彬的女传道欺骗当时还在读神学的胡牧师和其他教会会友很多金钱。到1954年7月她的丑行被揭发后,她便消失了,不知道逃往那里去;但是很多弟兄姊妹很受伤害,因此很多人也离开了教会。

此外,据前会友兼前牧者胡牧师在2022年10月宣道会北角堂出版的北宣家讯中描述,在1954年,“北宣遇到大苦难。堂主任汪彬女士口才了得,但却是个骗子,骗去会众大量钱财,弄到教会信用尽丧,会众四散。可以说魔鬼一开始就想拆毁教会!我原有3,000 多元打工得来的积蓄,汪彬叫我交给她保管,结果都被她卷走了, 只还我五元 !我连交通费也成问题,但信心经过磨练后,仍站得住,没有钱一样可以靠著主往前走。”

这位汪彬女传道于1952年10月至1954年7月于宣道会北角堂牧会,跟上述资料十分吻合(1949-52年7月她可能修读神学课程)。所以这位在香港欺骗会友很多金钱的汪彬女传道,应该便是后来在台湾的戴汪彬女士。戴汪彬女士往台北的原因应该不是开办托儿所照顾孤儿,乃是知道自己的恶行被揭发,香港无立足之地,她也被很多教会会友追债,为逃避责任而逃往台湾台北。至于事实如何则需要留待有人于稍后时间再作考究。

参考[编辑]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杨濡嘉、张耀仁. 她的一生,都給孤兒 汪奶奶首創免費育幼院 曾收容數百院童 子女念恩情後天追思. 《联合晚报》. 2003-07-15 (中文(台湾)). 
  2. ^ 2.0 2.1 說是上了當 服毒想不活 陳李卻好自殺未遂 指責汪彬等人害她. 《联合报》. 1960-10-21 (中文(台湾)). 
  3. ^ 樂育託兒所 宿舍變債台 無錢償債苦了孤兒. 《联合报》. 1959-10-27 (中文(台湾)). 
  4. ^ 4.0 4.1 孤兒心似蓮心苦 教養苦衷難盡知 樂育托兒所呼籲援助 景美衛生所免費療疾. 《联合报》. 1959-11-21 (中文(台湾)). 
  5. ^ 5.0 5.1 熊民豪. 接過獎座.老師流淚了……師鐸獎頒獎.汪彬、王翠玉、張信義獲頒特別獎. 《民生报》. 1983-09-29 (中文(台湾)). 
  6. ^ 樂育托兒所 被裁定破產. 《联合报》. 1960-04-02 (中文(台湾)). 
  7. ^ 偽稱辦托兒所缺錢 所長開空頭 騙款百餘萬 債權人已提出控告. 《联合报》. 1960-01-14 (中文(台湾)). 
  8. ^ 8.0 8.1 8.2 8.3 何振奋. 火窟苦雛慘史 已臨幸福邊緣‧奈何父索巨金 追述三年舊事‧令人酸鼻落淚. 《联合报》. 1964-12-20 (中文(台湾)). 
  9. ^ 9.0 9.1 9.2 9.3 何振奋. 謀害親生女 詐領保險金 李明璋昨兩槍畢命 四次發回更審‧非常上訴駁回 臨刑前表示捐遺體作醫學研究. 《联合报》. 1972-11-09 (中文(台湾)). 
  10. ^ 10.0 10.1 服裝店倒閉 兩兄弟被控. 《联合报》. 1959-03-08 (中文(台湾)). 
  11. ^ 緋色陷阱為香餌 退位丈夫持釣竿 屢次騙婚.為虎作侲 婦人夢醒.跳河自殺. 《联合报》. 1962-12-01 (中文(台湾)). 
  12. ^ 兒童福利社 昨舉行年會. 《联合报》. 1952-07-30 (中文(台湾)). 
  13. ^ 13.0 13.1 13.2 被控縱火焚斃親女 李明璋判死刑 被告呼冤說要上訴. 《联合报》. 1965-12-10 (中文(台湾)). 
  14. ^ 離婚的太太說出 李明璋嫌惡孩子 倒霉男孩、被車壓死 刑警大隊、始終懷疑. 《联合报》. 1965-01-06 (中文(台湾)). 
  15. ^ 何振奋. 司法二三事 兒童可投保 法令有漏洞. 《联合报》. 1966-05-02 (中文(台湾)). 
  16. ^ 鬼不知‧人覺 縱火案‧爆了 小學生親眼見證 鐵將軍前後把門 曾會同老師至現場指證 火起時在場聞屋內哭聲. 《联合报》. 1964-12-21 (中文(台湾)). 
  17. ^ 銀海新聞. 《台湾民声日报》. 1962-09-12 (中文(台湾)). 
  18. ^ 18.0 18.1 18.2 张念慈. 《名人點燈》戴禮明:不要輕言放棄. 《联合报》. 2003-10-04 (中文(台湾)). 
  19. ^ 19.0 19.1 19.2 李惠美. 債台高築樂育輔兒中心告急老字號育幼院「媽媽」汪彬兩年前中風院務一蹶不振面臨查封因未立案社局愛莫能助. 《中国时报》. 1996-11-22 (中文(台湾)). 
  20. ^ 20.0 20.1 刘自滨. 高市樂育輔兒中心說再見 即日停辦 社會局協助十五名院童轉介安置兒童之家. 《中国时报》. 2001-02-20 (中文(台湾)). 
  21. ^ 全國好人好事代表 十六日在台北表揚. 《民生报》. 1983-12-07 (中文(台湾)). 
  22. ^ 郭良吉. 尋人海報中娃兒「似曾相識」女警驀然憶起 就是當年送育幼院的迷路孩子 失蹤三年男童 重回母親懷抱. 《联合报》. 1992-09-25 (中文(台湾)). 
  23. ^ 23.0 23.1 杨濡嘉. 戴汪彬追思禮 育幼院孩子回來送她. 《联合报》. 2003-07-18 (中文(台湾)). 
  24. ^ 24.0 24.1 藝文走廊 戴禮中追思禮拜周三舉行. 《联合报》. 2000-10-02 (中文(台湾)). 
  25. ^ 王广福. 汪彬母女會 真情流露. 《中国时报》. 2001-02-24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