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强热带风暴飞燕 (2013年)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强烈热带风暴飞燕
Severe Tropical Storm Jebi英语
强烈热带风暴飞燕在8月2日逼近中国海南省
强烈热带风暴飞燕在8月2日逼近中国海南省
路径图
强烈热带风暴飞燕的路径图
强烈热带风暴飞燕的路径图
图例

  热带低气压(每小时62公里或以下)
  热带风暴(每小时63至118公里)
  一级(每小时119至153公里)
  二级(每小时154至177公里)
  三级(每小时178至208公里)
  四级(每小时209至251公里)
  五级(每小时252公里或以上)
  不明

概况
形成日期2013年7月26日
消散日期2013年8月4日
最低气压985 hPa
瞬间最大阵风130 km/h
影响
财产损失47.6万美元(2013年)
死伤人数6
影响地区菲律宾、中国大陆、香港、澳门、越南、老挝
备注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在此热带气旋离开其责任范围之后,没有再更新其风速资料
2013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强烈热带风暴飞燕(英语:Severe Tropical Storm Jebi,国际编号:1309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092013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Jolina)为2013年太平洋台风季第9个被命名的风暴。“飞燕”(제비)一名由韩国提供,常于韩国的春天出现,是一种体积细小、翼长和尾部呈叉形的燕子,它的主要食粮是昆虫[1]

此名称上一次使用为2006年台风飞燕,当时的英文名称为Chebi而非Jebi。另外,台湾译名自当年7月19日开始,将38个音译名称改为意译,此台风即为第一个被使用之新式名称(由“奇比”改为“燕子”)[2]

发展过程

[编辑]

2013年7月26日,一个热带扰动菲律宾东南部海面上生成。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给予扰动编号91W。上午2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低压区。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上午10时30分,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发展机率升级为“MEDIUM”。下午8时,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低压区。

7月27日上午9时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发展机率降级为“LOW”。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取消评级。

7月28日上午8时,日本气象厅再度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再度对其在24小时内形成为热带气旋的机会给予“LOW”的评级。该低压区在7月29日移至菲律宾以西海域,进入南海中部。

7月30日凌晨2时,日本气象厅发布海上烈风警报。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发展机率升级为“MEDIUM”。香港天文台在晚上11时15分表示“南海中部的气压颇低,一个热带低气压似乎在形成中”。

7月31日凌晨3时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凌晨3时50分,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凌晨4时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发展机率升级为“HIGH”。上午9时,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飞燕。香港天文台在上午9时半表示“位于南海中部的低压区已增强为热带低气压,并命名为飞燕”。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并给予编号09W。香港天文台在下午3时半把飞燕升级为热带风暴。下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飞燕当日向偏西移动,速度介乎缓慢至时速约10公里。

8月1日,飞燕改向偏北移动,并加速至每小时12公里。飞燕整合其松散组织,强度开始稳步上扬。

8月2日,飞燕改向西北或西北偏北移动,突然明显加速至每小时20公里,并进一步增强。香港天文台在早上8时45分把飞燕升级为强烈热带风暴。下午2时50分,日本气象厅将其升格为强烈热带风暴。傍晚飞燕更加速至每小时25公里。晚上7时半,中央气象台指飞燕在中国海南省文昌龙楼镇沿海登陆。

8月3日,飞燕横过北部湾,并改向西北偏西移动。上午2时45分,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上午10时,飞燕在越南广宁省云屯县东部沿海再度登陆,此后急剧减弱。香港天文台在下午3时半把飞燕降级为热带风暴。下午5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发出最后警报。下午8时50分,日本气象厅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香港天文台在晚上9时45分把飞燕降级为热带低气压,再于8月4日凌晨4时45分把飞燕降级为低压区。

其后,于日本气象厅发布的最佳路径中,日本气象厅将飞燕的风速下调至50节。

影响

[编辑]

香港

[编辑]
强烈热带风暴飞燕 (2013年)在香港的位置
长洲 68 km/h
长洲
68 km/h
赤鱲角 58 km/h
赤鱲角
58 km/h
青衣 44 km/h
青衣
44 km/h
启德 36 km/h
启德
36 km/h
西贡 45 km/h
西贡
45 km/h
沙田 23 km/h
沙田
23 km/h
流浮山 36 km/h
流浮山
36 km/h
打鼓岭 26 km/h
打鼓岭
26 km/h
天文台测风网络8个参考自动气象站录得之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图例:
代表录得强风以下风速(共4个气象站)
代表录得强风(共3个气象站)
代表录得烈风(共1个气象站)
备注:此图只显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生效时之最高风速。
强烈热带风暴飞燕 (2013年)在香港的位置
长洲 68 km/h
长洲
68 km/h
赤鱲角 58 km/h
赤鱲角
58 km/h
青衣 44 km/h
青衣
44 km/h
启德 42 km/h
启德
42 km/h
西贡 48 km/h
西贡
48 km/h
沙田 23 km/h
沙田
23 km/h
流浮山 36 km/h
流浮山
36 km/h
打鼓岭 26 km/h
打鼓岭
26 km/h
天文台测风网络8个参考自动气象站录得之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图例:
代表录得强风以下风速(共3个气象站)
代表录得强风(共4个气象站)
代表录得烈风(共1个气象站)
备注:此图显示包括强烈季候风信号生效时间在内的最高风速。西贡及启德之最高风速在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取消后、强烈季候风信号生效时录得。
强烈热带风暴飞燕 (2013年)在香港的位置
长洲 45 km/h
长洲
45 km/h
赤鱲角 38 km/h
赤鱲角
38 km/h
青衣 23 km/h
青衣
23 km/h
启德 27 km/h
启德
27 km/h
西贡 34 km/h
西贡
34 km/h
沙田 16 km/h
沙田
16 km/h
流浮山 30 km/h
流浮山
30 km/h
打鼓岭 16 km/h
打鼓岭
16 km/h
天文台测风网络8个参考自动气象站录得之最高每小时平均风速。图例:
代表录得强风以下风速(共7个气象站)
代表录得强风(共1个气象站)
当地发出之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三号强风信号

随著飞燕在7月31日晚上8时左右进入距离香港800公里范围,香港天文台当晚向传媒表示,会在翌日(8月1日)早上考虑发出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天文台在8月1日上午9时40分发出一号戒备信号[3],当时飞燕集结在香港以南约740公里[4]。天文台表示,当日稍后或有需要发出三号强风信号[5]。由于飞燕开始改向北移,取代早前的偏西路径,加上同时受到中国东南部高压脊影响[6],长洲及机场先后录得强风[7],天文台在下午1时45分表示未来数小时考虑发出三号信号[8]

与飞燕相关的外围雨带在当日下午为香港带来狂风骤雨,西贡受强风影响[7],此后不久长洲及机场亦再度录得强风。一号信号只维持6小时半,天文台在下午4时10分发出三号强风信号[9],当时飞燕集结在香港以南约660公里[4]。是次一号信号维持时间比2009年热带风暴浪卡的8小时25分钟更短,上一次一号信号维持不足6小时便发出三号信号是2007年强烈热带风暴帕布的“回马枪”,由于帕布在近距离“急转弯”直指香港西部,天文台发出一号信号不足5小时便发出三号信号,随后更因帕布登陆香港在即,发出三号信号不足两小时便发出八号西南烈风或暴风信号;天文台在热带气旋距离香港超过650公里时发出三号信号亦实属罕有,是继1987年台风林茵(于距离香港800公里外发出一号信号,并在进入距离香港800公里范围时立即发出三号信号)后26年以来首次。发出三号信号后,长洲风速一度短暂飙升,并录得烈风[10];但之后风势减弱,除位处高地的昂坪间中吹烈风外,境内多处地区风势回落至强风程度以下[11]。天文台在当晚10时45分表示,飞燕会于8月2日日间在香港西南400公里外掠过,三号信号会在晚间维持生效[12]

天文台在8月2日上午6时45分指出,飞燕将于当日日间稍后最接近香港,在香港西南400公里外掠过,三号信号将于当日大部份时间生效,除非飞燕采取偏北路径,否则发出更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机会偏低[13]。虽然飞燕在早上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但是香港普遍风势未有回升至强风程度[14]。天文台在下午1时45分表示,飞燕于黄昏前后最接近香港,除非飞燕采取更接近香港路径,否则发出更高信号的机会偏低[15]。随后天文台在下午4时45分表示,当飞燕远离香港及威胁减低时,会考虑取消三号信号[16];可是此时飞燕的外围雨带为香港带来大雨,境内风势普遍增强,长洲开始持续受东南强风影响,之后青衣亦在短暂风力飙升之下录得强风[17],标志著是次三号信号达标。飞燕在晚上7时最接近香港,在香港之西南约430公里掠过[4]

随著飞燕登陆海南岛,天文台在晚上10时15分直接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当时飞燕集结在香港之西南偏西约450公里[18]。这是继2011年强台风尼格后,首次没有改发一号信号,便直接取消所有热带气旋警告信号。但香港广泛地区风力仍然强劲,长洲在当晚至8月3日中午时份仍不断受强风影响,8月3日上午9时左右,西贡、长洲及启德更同时录得强风,当中西贡及启德的风速比风暴期间更强烈,天文台在凌晨4时15分发出强烈季候风信号[19],至上午11时15分取消[20]

风暴期间,8个指定自动气象站有4站录得强风、当中1站录得烈风[7],三号信号达标。风暴期间,长洲、机场、西贡及青衣录得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分别为每小时68、58、45及44公里。在8月3日强烈季候风信号生效时,西贡、启德录得分别为每小时48及42公里的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若包括此数据,8个指定自动气象站便有5站录得强风,而该两站在强烈季候风信号生效时的风速亦比热带气旋警告信号生效期间更高。连同强烈季候风信号生效时间计算,长洲、机场、西贡、青衣及启德录得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分别为每小时68、58、48、44及42公里。

澳门

[编辑]
强烈热带风暴飞燕 (2013年)在澳门的位置
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 11.2
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
11.2
污水处理厂 -
污水处理厂
大炮台山 17.7
大炮台山
17.7
外港码头 30.1
外港码头
30.1
海事博物馆 12.7
海事博物馆
12.7
友谊大桥 北峰 -
友谊大桥
北峰

友谊大桥 南峰 43.9
友谊大桥
南峰

43.9
嘉乐庇 总督大桥 -
嘉乐庇
总督大桥

西湾大桥 44.1
西湾大桥
44.1
大潭山 22.8
大潭山
22.8
九澳 26.1
九澳
26.1
路环分站 9.7
路环分站
9.7
澳门大学 -
澳门大学
澳门气象局气象站录得最高每小时平均风速,单位为公里每小时(km/h)。图例:
代表没有数据
代表录得清劲以下风力
代表录得清劲至强劲风力
强烈热带风暴飞燕 (2013年)在澳门的位置
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 15.1
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
15.1
污水处理厂 -
污水处理厂
大炮台山 27.2
大炮台山
27.2
外港码头 36.4
外港码头
36.4
海事博物馆 15.7
海事博物馆
15.7
友谊大桥 北峰 -
友谊大桥
北峰

友谊大桥 南峰 59.4
友谊大桥
南峰

59.4
嘉乐庇 总督大桥 -
嘉乐庇
总督大桥

西湾大桥 56.2
西湾大桥
56.2
大潭山 29
大潭山
29
九澳 27.9
九澳
27.9
路环分站 14.8
路环分站
14.8
澳门大学 -
澳门大学
澳门气象局气象站录得最高10分钟平均风速,单位为公里每小时(km/h)。图例:
代表没有数据
代表录得清劲以下风力
代表录得清劲至强劲风力
强烈热带风暴飞燕 (2013年)在澳门的位置
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 23
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
23
污水处理厂 -
污水处理厂
大炮台山 37.8
大炮台山
37.8
外港码头 40.3
外港码头
40.3
海事博物馆 23
海事博物馆
23
友谊大桥 北峰 -
友谊大桥
北峰

友谊大桥 南峰 65.7
友谊大桥
南峰

65.7
嘉乐庇 总督大桥 -
嘉乐庇
总督大桥

西湾大桥 63.6
西湾大桥
63.6
大潭山 32
大潭山
32
九澳 34.6
九澳
34.6
路环分站 20.2
路环分站
20.2
澳门大学 -
澳门大学
澳门气象局气象站录得最高1分钟平均风速,单位为公里每小时(km/h)。图例:
代表没有数据
代表录得清劲以下风力
代表录得清劲至强劲风力
代表录得疾劲至烈风风力
当地悬挂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三号风球
气象站瞬间最低气压:989.4 hPa(8月2日上午3时9分)
风暴中心与澳门之最近距离:澳门西南约390公里(8月2日下午8时)

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于8月1日上午10时悬挂一号风球,当时飞燕集结在澳门以南约720公里[21]。气象局预测下午(8月1日)改挂更高风球机会不大[22]。其后,气象局表示考虑在晚上改挂三号风球[23]。气象局于晚上表示,未来数小时内改挂较高风球机会不大[24]。8月2日上午10时气象局称,下午将考虑改挂三号风球[25]。随后气象局在中午12时宣布下午1时改挂三号风球[26]

气象局于8月2日下午1时改挂三号风球,并称当日改挂较高风球机会不大,当时飞燕集结在澳门西南偏南约460公里[27]。其后,气象局预测飞燕在下午至晚间较接近澳门,三号风球会维持一段时间。在下午6时,飞燕集结在澳门西南偏南约400公里[28]。飞燕在晚上8时最接近澳门,在澳门西南约390公里掠过。

在8月2日晚上10时,气象局考虑到飞燕经已登陆海南并逐渐远离澳门,预料将在数小时内除下所有风球[29]。气象局于8月3日上午5时45分除下所有风球,当时飞燕集结在澳门西南偏西约540公里[30]

中国大陆

[编辑]
当地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7月31日下午6时,国家气象中心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8月2日上午6时,国家气象中心改发台风黄色预警信号。下午7时30分,飞燕在海南省文昌龙楼镇沿海登陆。

8月3日上午10时,国家气象中心改发台风蓝色预警信号。下午6时,国家气象中心解除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广东

[编辑]
全省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8月1日下午9时55分,广东省气象台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广西

[编辑]
全省最高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8月1日上午10时10分,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8月2日下午5时,广西气象台改发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热带气旋信号使用记录

[编辑]

中国大陆

[编辑]
国家气象中心 台风预警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2013.07.31 18:00-2013.08.02 06:00
    2013.08.03 10:00-18:00
下一热带气旋
热带风暴西马仑 热带风暴山竹
超强台风苏力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
    2013.08.02 06:00-2013.08.03 10:00
超强台风尤特

香港

[编辑]
香港香港天文台 热带气旋警告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一号戒备信号
    1.8.2013 09:40-16:10
下一热带气旋
热带风暴西马仑 超强台风尤特
强烈热带风暴温比亚 三号强风信号
    1.8.2013 16:10 - 2.8.2013 22:15
超强台风尤特

澳门

[编辑]
地球物理暨气象局 热带气旋信号
上一热带气旋 一号风球
    2013.08.01 10:00-2013.08.02 13:00
下一热带气旋
热带风暴西马仑 台风尤特
强烈热带风暴温比亚 三号风球
    2013.08.02 13:00-2013.08.03 05:45
台风尤特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名稱的意義. [2013-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6). 
  2. ^ 望文生義-賦予颱風新意義 颱風中文譯名方式更改 (DOC). 台湾交通部中央气象局. 2012-07-19 [2013-08-02] (中文(台湾)). 原中文译名“奇比”,新译名为“燕子” 
  3.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71號 - 發出/取消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2013-08-01 [2017-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4. ^ 4.0 4.1 4.2 香港天文台. 強烈熱帶風暴飛燕的報告 (报告). 2013-09-02 [2017-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5.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75號 - 熱帶氣旋警報. 2013-08-01 [2013-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8). 
  6.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00號 - 熱帶氣旋警報. 2013-08-01 [2017-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7. ^ 7.0 7.1 7.2 香港天文台. 在飛燕影響下,熱帶氣旋警告系統的八個參考測風站錄得持續風力達到強風程度的時段 (报告). 2013-09-02 [2017-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8.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25號 - 熱帶氣旋警報. 2013-08-01 [2013-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1-08). 
  9.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65號 - 發出/取消熱帶氣旋警告信號. 2013-08-01 [2017-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10.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219號 - 熱帶氣旋情況下本港風速資料. 2013-08-01 [2017-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11.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231號 - 熱帶氣旋情況下本港風速資料. 2013-08-01 [2017-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12.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263號 - 熱帶氣旋警報. 2013-08-01 [2017-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13.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69號 - 熱帶氣旋警報. 2013-08-02 [2017-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14.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31號 - 熱帶氣旋情況下本港風速資料. 2013-08-02 [2017-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15.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51號 - 熱帶氣旋警報. 2013-08-02 [2017-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16.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94號 - 熱帶氣旋警報. 2013-08-02 [2017-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17.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261號 - 熱帶氣旋情況下本港風速資料. 2013-08-02 [2017-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18.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277號 - 取消熱帶氣旋信號. 2013-08-02 [2017-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1). 
  19.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40號 - 強烈季候風信號. 2013-08-03 [2017-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1). 
  20.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31號 - 強烈季候風信號. 2013-08-03 [2017-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1). 
  21. ^ 澳门电台. 一號風球懸掛. 2013-08-01 [2013-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2. ^ 澳门电台. 氣象局預測下午改掛更高風球機會不大. 2013-08-01 [2013-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3. ^ 澳门电台. 氣象局晚上將考慮改掛3號風球. 2013-08-01 [2013-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4. ^ 澳门电台. 氣象局今晚改掛更高風球機會不大. 2013-08-01 [2013-08-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5. ^ 澳门电台. 氣象局稱下午將考慮改掛三號風球. 2013-08-02 [2013-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6. ^ 澳门电台. 氣象局稱下午1時改掛3號風球. 2013-08-02 [2013-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7. ^ 澳门电台. 3號風球懸掛. 2013-08-02 [2013-08-02]. [永久失效链接]
  28. ^ 澳门电台. 3號風球仍懸掛 飛燕今晚較接近本澳. 2013-08-02 [2013-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9. ^ 澳门电台. 氣象局考慮將除下所有風球. 2013-08-02 [2013-08-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30. ^ 澳门电台. 氣象局清晨除下所有風球. 2013-08-03 [2013-08-03]. [永久失效链接]

参见

[编辑]

同期出现的热带气旋: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