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美国人 (电影)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完美狙击
The American
电影海报
基本资料
导演安东·寇班
监制
剧本罗文·约菲英语Rowan Joffé
原著蝴蝶先生英语A Very Private Gentleman
马丁·布斯英语Martin Booth作品
主演
配乐赫伯特·格林迈尔英语Herbert Grönemeyer
摄影马汀·路荷英语Martin Ruhe
剪辑安德鲁·赫尔姆(Andrew Hulme
制片商
片长105分钟
产地美国
语言
  • 英语
  • 义大利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2010年9月1日 (2010-09-01)(美国)
发行商焦点影业
预算2000万美元[2]
票房6790万美元[3]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美国人
香港他来自美国
台湾完美狙击

完美狙击》(英语:The American)是一部2010年美国动作惊悚片,由安东·寇班执导,乔治·克隆尼薇兰蒂·普拉夏朵英语Violante Placido夏可拉·露坦英语Thekla Reuten保罗·班纳西里英语Paolo Bonacelli主演。电影改编自英格兰作家马丁·布斯英语Martin Booth的1990年小说《蝴蝶先生英语A Very Private Gentleman》,罗文·约菲英语Rowan Joffé编写改编剧本,讲述一名美国约聘杀手躲到义大利小镇准备最后一项任务。[4]

《完美狙击》2010年9月1日在美国上映,全球票房达6790万美元。电影获得影评界普遍正面的口碑,但因风格及宣传手法导致在观众间褒贬不一。

剧情[编辑]

枪匠兼约聘杀手杰克与情人英格丽正在瑞典放松。当他们在小屋外的荒野中行走时,杰克察觉雪地上的脚印,随即两人遭到狙击手开枪。杰克利用手枪杀死敌人;知道自己的身份岌岌可危,他毫不犹豫地杀死了英格丽,之后又杀了狙击手的另一名同伙。杰克逃到义大利罗马并联系了经纪人帕维尔,对方坚持认为杰克不能留在罗马。帕维尔把他安置到阿布鲁佐山区的卡斯特维奇奥小镇。杰克变得紧张,并处理掉了帕维尔给的手机,改前往附近的蒙特堡;在此他化名为爱德华,对外宣称自己为摄影记者。

在阿布鲁佐期间,杰克联系了帕维尔,对方为他安排了另一份工作。杰克会面杀手玛蒂尔德,后者希望为自己打造一把量身订制的狙击步枪。杰克还开始光顾当地妓女克拉拉,展开一段恋情。杰克从当地神父贝内德托的朋友法比奥那借了工具并打造了消音器。杰克持续注意被一名男子跟踪。一日,他会面玛蒂尔德以测试武器,对方对其工艺印象深刻,但要求他再做一些调整。后来,杰克杀死了跟踪自己的男子:瑞典籍刺客。

杰克因梦见瑞典发生的事件而感到痛苦,并后悔杀死英格丽。他与贝内德托神父对谈后,从对方的鼓励而开始质疑自己的人生选择。玛蒂尔德和克拉拉都注意到杰克与蝴蝶的关系;玛蒂尔德了解他在濒临灭绝蝴蝶方面的专业知识,克拉拉则看见他背部的纹身。贝内德托神父认为杰克生活在特殊的“无爱之处”地狱里,杰克便开始让自己感受到对克拉拉的爱,并设想和她一起生活。杰克问帕维尔,瑞典人是如何找到自己,帕维尔则认为他开始松懈。杰克在日益增长的恐惧中,发现克拉拉的钱包里有著一把小手枪时,甚至怀疑起克拉拉。询问之下,克拉拉解释,因报纸报导了被谋杀的妓女,所以携带手枪防身,杰克才对此松了一口气。

杰克同意将武器交给玛蒂尔德来当成退休之作,但在最后一刻,他重新打开了装枪的手提箱。在一间加油站的休息站下车时,杰克开始怀疑玛蒂尔德打算动手杀人,但一大群学童下车介入,导致玛蒂尔德付了尾款后驾车离去。两人分开后,玛蒂尔德致电告诉帕维尔,自己没得动手,但仍跟踪著杰克、找机会下手。克拉拉在镇上的一次宗教游行中遇到了杰克,杰克要求她和自己一起走,对方同意。玛蒂尔德试图从附近的屋顶向杰克开枪,但步枪反而朝玛蒂尔德的脸部炸开,证实了杰克的怀疑以及他在最后一刻破坏步枪的决定。看到玛蒂尔德从屋顶上掉下来,杰克将收到的尾款给了克拉拉,要她到之前野餐的河边等自己。他跑向在人行道上奄奄一息的玛蒂尔德,发现她也为帕维尔工作。

当杰克去见克拉拉时,察觉帕维尔跟踪自己;双方同时交火,导致帕维尔倒地身亡。当杰克开车去河边与克拉拉会面时,却发现自己腹部也中了弹,到达河边并看到克拉拉时撑不住倒下,令克拉拉尖叫著跑向汽车。与此同时,一只白色的蝴蝶从杰克的车上飞过。

演员[编辑]

制作[编辑]

发展[编辑]

《完美狙击》改编自英国小说家马丁·布斯英语Martin Booth的1990年小说《蝴蝶先生英语A Very Private Gentleman》,制片人安·温盖特(Ann Wingate)早在1990年代就有意与BBC电影将此书改编成电影;BBC放弃后,温盖特开始吉儿·格林(Jill Green)共事并建议恢复此项目。格林表示:“马丁·布斯当时仍健在,他坚持从自己的书中找英国或欧洲制片人来制作本片,那就是安和我。这本书更吸引我们的是对杰克(Jack)一角的洞察力,尽管他内心的动荡不断加剧,但仍是有意追寻浪漫和救赎的孤独人物。而既是专业的枪匠又是刺客的主角让我想起了同样改编自小说《豺狼之日》。”[6]同样相当热衷此项目的安·凯瑞英语Anne Carey也与温盖特及格林合作,90年代末期看上安东·寇班担任导演后,电影的开发进度逐渐稳定;制片人葛兰·海斯洛夫在2008年加入项目。温盖特及格林曾花费六到七年编写剧本,最后与海斯洛夫决定交给罗文·约菲英语Rowan Joffé全权负责;约菲表示:“虽然之前有好几版剧本,但我决定完全重新开始,受到安东的绝妙想法启发,将这则故事重新构想成当代西部片。”他接著补充:

考虑到这一点,我将书中最喜欢的段落编织在一起,将整体结构简化成一部以人物为动机的惊悚片,情节流畅、具有强大的救赎主题、非常冗长的对话,以及像角色本身一样的狂野义大利风情,将其变革的忧郁之美施加在我们的英雄身上,帮助他踏上救赎之旅。乔治·克隆尼对我的初稿很感兴趣,让我能继续完善后续的草稿;这对剧本来说是宛如戏剧般的重磅福音,也是能为在世最伟大的电影演员塑造角色的难得机会。[6]

导演安东·寇班

2009年4月6日,寇班与乔治·克隆尼见面,敲定后者的制片和主演计划;海斯洛夫表示:“杰克花了很多时间保持沉默,还得让内心戏呈现在银幕上,这对演员而言是项挑战,要让内心的生活继续出现在银幕上,乔治为杰克一角带来了这种宁静。”之后片方开始聘请义大利本土但不一定在国际上知名的演员,以诠释围绕在杰克身旁的义大利配角,包括保罗·班纳西里英语Paolo Bonacelli薇兰蒂·普拉夏朵英语Violante Placido[6]寇班和克隆尼都有意借由本片来促进该地区的旅游业及经济发展,制片人也立即加紧利用义大利新的财政激励措施;该激励措施已酝酿了十年,在地震发生前几个月才正式通过,最大益处是能在拍片期间获得补助,不像其他税收抵免得等一至两年,《完美狙击》成为首部获得此激励措施的电影。[6]

起初,电影沿用小说的标题命名,寇班则将电影命名为《一个美國人》(Il Americano),最后才更改成现今的《完美狙击》。[6]

拍摄[编辑]

考虑到电影的设定,在义大利的前期制作计划至关重要,寇班想让场景围绕在城镇和村庄。2008年冬季,制片人选定罗马东部山区的阿布鲁佐当作拍摄地;但此地2009年4月6日发生了地震,伤亡人数超过三百人,六万人突然无家可归。拉奎拉镇的许多地方——罗马东北不到70英里都成了废墟。因拉奎拉受损严重,片方选择了附近的苏尔莫纳作为根据地,获得当地市长和居民的欢迎,片中出现的路人多数由城镇居民扮演。当苏尔莫纳举办一年一度的影展时,克隆尼获得充满敬意的银奥维迪乌斯(Silver Ovidius)奖,以表彰他在电影方面的成就。剧组也在卡拉肖安韦尔萨-德利阿布鲁齐老城堡帕琴特罗村庄拍摄,但不得不放弃包括拉奎拉在内的一些地点。[6]

阿泰尔诺河一景

片中一处关键场景是大萨索山国家公园阿泰尔诺河,美术指导马克·迪格比(Mark Digby)及其团队对现场进行一些外观调整,但在主要拍摄的首日凌晨,布景遭野猪闯入破坏布置的绿色植物,导致剧组得小心监测灌木丛的情况,并在之后的几天晚上派保全看守。[6]剧组在枪械道具方面还受到了挑战,如克隆尼在片中手工打造的枪是在英格兰制造,需要准备时间来获得许可并规划运送过来。剧组在义大利委托订制了三种尺寸的装枪手提箱,其中一种用于杰克随身携带的远距离镜头。夏可拉·露坦英语Thekla Reuten花了将近两周的时间和军械士乔恩·贝克(Jon Baker)一起训练,以呈现她在片中的组装及拆卸枪枝的桥段;克隆尼则因过去的电影中受了许多训练,与贝克的训练时间较少。[6]

在为期九周的义大利拍摄结束时,剧组改前往罗马特米尼车站拍摄,但要捕捉知名的克隆尼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行走的镜头是项挑战。虽然一座火车站台部分可用,但剧组采用了隐身策略来拍摄杰克穿过繁忙的主要街道所需的镜头,如一台摄影机藏在一家咖啡馆的窗户里,捕捉克隆尼提箱子独自从马路对面的汽车上悄悄下车;此时正是罗马上班族通勤的尖峰时段,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克隆尼。之后,电影也在瑞典厄斯特松德市镇进行了五天的外景拍摄,完成电影的开头片段。[6]

发行[编辑]

《完美狙击》由焦点影业发行,2010年9月1日在美国院线上映。官方2010年5月13日发表首支预告片;[7]2010年6月17日释出官方海报[8];第二支预告片在2010年6月19日公开[9]环球影业安排电影的DVD蓝光光碟2010年12月28日于美国发行[10]

反响[编辑]

评价[编辑]

《完美狙击》在影评界获得普遍正面的评价。电影在烂番茄网站上基于226篇评论,新鲜度65%,平均得分6.5/10;该网站共识:“《完美狙击》拍摄精美、情感克制,加上乔治·克隆尼异常低调的表演,可谓有著异常争端的间谍惊悚片。”[11]Metacritic上,电影根据36位影评的打分而获得61分(满分100),代表“普遍好评”[12]。但观众对电影的口碑却褒贬不一,据CinemaScore调查,观众评价在A+至F间,平均统计落于罕见差劲的“D-”[13];而烂番茄的观众新鲜度仅39%[11]。《赫芬顿邮报》将此现象归咎于本片的宣传主打动作而非悬疑和剧情元素,造成观众期待落差。[14]洛杉矶时报》则认为一般观众会依特定演员而去观看电影,《完美狙击》中的克隆尼与粉丝心目中的轻松迷人形象相违,导致他们失望[13]

票房[编辑]

《完美狙击》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总票房为3560万美元,加上其他地区的3230万美元,全球总票房达6790万美元,[3]而制作预算为2000万美元[2]

电影的首映周末票房达1320万美元,位居当周票房冠军,其中包括为期四天劳动节周末的1670万美元[13][14]。电影在第二周下跌57%至570万美元,排名第三;第三周则又下跌53%至270万美元。[3]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The American (2010). AFI Catalog of Feature Films英语AFI Catalog of Feature Films.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3). 
  2. ^ 2.0 2.1 Fritz, Ben. Movie projector: ‘Machete,’ ‘Going the Distance’ and ‘The American’ go head-to-head-to-head. Los Angeles Times. 2010-09-02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2). 
  3. ^ 3.0 3.1 3.2 The American (2010). Box Office Mojo. IMDb.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3). 
  4. ^ Kaufman, Amy. Preview review: Clooney goes dark in ‘The American’. Los Angeles Times. 2010-05-05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10). 
  5. ^ 5.0 5.1 5.2 5.3 The American - Full Cast & Crew. TV Guide.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4).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The American: About The Production. Focus Features. 2010-07-14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4). 
  7. ^ The American - Official Trailer (Youtube). Focus Features. 2010-05-13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5). 
  8. ^ Raup, Jordan. [Poster] George Clooney Is ‘The American’ Assassin. The Film Stage. 2010-06-17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4). 
  9. ^ Raup, Jordan. ‘The American’ Trailer #2. The Film Stage. 2010-06-19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4). 
  10. ^ The American (2010). Blu-ray.com.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5). 
  11. ^ 11.0 11.1 The American (2010). Rotten Tomatoes. Fandango Media.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2). 
  12. ^ The American Reviews. Metacritic. Red Ventures.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7). 
  13. ^ 13.0 13.1 13.2 Zeitchik, Steven. Why do so many George Clooney fans love him but dislike his movies?. Los Angeles Times. 2010-09-07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7). 
  14. ^ 14.0 14.1 Ryan, Mike. 'The Purge' Box Office: Here's Why You Probably Hated 'The Purge'. HuffPost. 2013-06-10 [2022-1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3).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