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坎特伯雷故事集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坎特伯雷故事集
一幅威廉·卡克斯顿(William Caxton)于1483年出版的《坎特伯雷故事集》第二版的木刻版画
原名The Canterbury Tales
作者杰弗里·乔叟
语言中古英语
发行信息
出版时间1387
出版地点英国
系列作品
原始文本
The Canterbury Tales》(出自英语维基文库

坎特伯雷故事集》(英语:The Canterbury Tales)是是由英国诗人杰弗里.乔叟[1]所做的一部诗体短篇小说集。首次印刷出版为1476年版。

序言[编辑]

根据《坎特伯里故事集》的序言,有大约30名左右的朝圣者聚集在一家名为Tabard的旅馆,整装前往约70英里外的坎特伯里。其中店主哈里‧贝利自告奋勇担任导游,并提议每人在往返途中各讲两个故事,以解五天旅途中的无聊寂寞,看谁的故事讲得最好,可以免费吃一顿饭。 这些朝圣者中,有骑士僧侣侍从商人匠人纺织匠医生地主农夫海员家庭主妇等,代表了广泛的社会阶层。主要故事包括爱情和骑士探险传奇、宗教和道德故事、滑稽故事、动物寓言等。

篇幅[编辑]

《坎特伯里故事集》是否完成存在一些争议。第一是因为根据序言,应该要有30人各讲4个故事,也就是总共一百二十个故事,但目前的《坎特伯里故事集》仅有24篇。第二缘由则是因为现存关于坎特伯里故事集共有超过80份手稿抄本及四个早期版本,在不同抄本中,故事的编排顺序先后不一。特伯雷故事集的第一个印刷版本是威廉卡克斯顿的1476年版。此版本已知仅存 10 份,其中一份由大英图书馆收藏,一份由英国图书馆收藏福尔杰莎士比亚图书馆。

历史背景[编辑]

1386年,乔叟成为海关总署署长和治安法官,并于1389年成为国王产业管理员。在这些年里,乔叟开始创作《坎特伯里故事集》。

有些读者希望将《坎特伯里故事集》中的人物解读为历史人物。在分析乔叟的措辞和历史背景后,他的作品似乎发展出对他生前社会的批判。

《坎特伯里故事集》通过塑造约三十位个性鲜明的人物,反映了当时各色各样的人的生活和社会的全貌,因此杰弗里·乔叟也被认为是英国中世纪文学和文艺复兴文学之间承上启下的人物。

《坎特伯里故事集》与乔瓦尼·薄伽丘的《十日谈》的相似之处比其他任何作品都多。与《坎特伯里故事集》一样,《十日谈》也有一个框架故事,其中几个不同的叙述者讲述了一系列故事。

结构[编辑]

《坎特伯里故事集》为框架故事。学者认定乔叟主要集中在讲述的故事而非旅途。其中故事内容包含乔叟对宗教、社会阶级、习俗等方面的看法。坎特伯里故事集大多数的故事都是用双韵诗体写成的,乔叟自己讲的梅里白的故事则是散文体。

厨师和见习骑士没有讲完故事,商人、农民、修女,巴斯妇人,以及卖赎罪券者的故事被认为是本书的精华。

后世[编辑]

2001年,荷里活拍了一部名为《骑士风云录》的电影,片名取自此书中〈骑士的故事〉("The Knight's Tale"),而乔叟亦有在电影中出现,由保罗·彼特尼饰演。

参见[编辑]

外部资料[编辑]

1.Wikisource The Canterbury Tales .

2.大英图书馆中文版网站 乔叟的《坎特伯里故事集》最后造访2023/6/11

3.Bisson, Lillian M. (1998). Chaucer and the late medieval worl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4.Cooper, Helen (1996). The Canterbury tales. Oxford guides to Chaucer (2 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 Pearsall, Derek Albert (1985). The Canterbury tales. Unwin critical library. London: G. Allen & Unwin.

6. Scattered among the nations: documents affecting Jewish history, 49 to 1975. Alexis P. Rubin (ed.). Toronto, ON: Wall & Emerson. 1993.


参考文献[编辑]

  1. ^ Carlson, David. "The Chronology of Lydgate's Chaucer References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Chaucer Review, Vol. 38, No. 3 (2004), pp. 246–254. Accessed 6 January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