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国际月球科研站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国际月球科研站
International Lunar Research Station (ILRS)
国际月球科研站参与国地图
国家
组织[1][2]
目标建设可持续的长期有人月球驻留基地,开展月球探测
状态规划中
航天计划信息
持续时间规划段: 2021年–2025年
建造段: 2026年–2035年
开发利用: 2036年后
首次航天飞行鹊桥二号中继卫星(2024年3月20日)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未定(据计划预计为2030年前)
发射地点 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
东方航天发射场
航天器信息
载人航天器 梦舟载人飞船
揽月着陆器
鹰宇宙飞船
运载火箭

国际月球科研站(英语:International Lunar Research Station, ILRS,俄语:Международная научная лунная станция),是一个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共同主导、多国参与的月球基地计划,旨在建立一个长期自主运行、短期有人参与的综合性科学实验设施。该科研站位于月球南极区域及月球轨道,具备地月往返、能源供应、通信导航及月面科考等能力,并规划开展月球地质、资源利用、天文观测等多学科研究,目标于2035年前完成基本型建设,2045年前扩展为功能完备的月基科研平台[3][4][5][6]

国际月球科研站的概念最早由中国于2016年提出,2021年3月中俄签署《关于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谅解备忘录》,同年6月联合发布《国际月球科研站路线图(V1.0)》及《合作伙伴指南(V1.0)》,正式启动计划。截至2025年4月,已有17个国家及国际组织、50馀个科研机构加入合作,包括巴基斯坦阿联酋南非埃及等国,并持续扩大参与范围。

该计划分阶段实施,当前进展包括:中国2024年发射鹊桥二号中继卫星以支持后续任务;2026年及2028年将分别发射嫦娥七号(月球南极环境与资源探测)与嫦娥八号(月面资源利用技术验证);俄罗斯则计划于2027至2030年间发射月球26号月球28号系列探测器,共同推进科研站基础建设。

沿革

[编辑]

月球科研站的概念最早于2016年由中国国家航天局提出,类比自地球南极科研站北极科研站科学考察设施[7]。2019年中国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初步达成共识,三方将共同牵头开展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规划论证工作。[8]

  • 2021年6月16日,俄罗斯航天局和中国国家航天局在全球太空探索大会(GLEX 2021)的主持下在圣彼得堡举行联席会议,专门介绍了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ILRS)的路线图。俄罗斯联邦国际合作局副局长谢尔盖·萨维利耶夫、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远程)出席会议。
  • 2024年6月1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属法案,批准中俄联合在月球建立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协议。[11]

成员国

[编辑]
国家 加入时间 备注
 中国 2021年6月16日 创始成员国
 俄罗斯 2021年6月16日 创始成员国
 委内瑞拉 2023年7月17日 提供地面站
 南非 2023年9月1日
 阿塞拜疆 2023年10月3日
 巴基斯坦 2023年10月20日
 白俄罗斯 2023年10月23日
 埃及 2023年12月7日
 泰国 2024年4月5日 阿尔忒弥斯协定缔约国
 尼加拉瓜 2024年4月24日
 塞尔维亚 2024年5月9日
 哈萨克斯坦 2024年7月5日[12]
 塞内加尔 2024年9月5日[13]

发展

[编辑]
任务列表(包括其他合作伙伴的潜在任务)
日期 国家(机构) 运载火箭 太空船 图像 状态
2018年5月21日 中国 国家航天局 长征四号丙 鹊桥号中继卫星 操作中
2018年12月7日 中国 国家航天局 长征三号乙 嫦娥四号玉兔二号 操作中
2020年11月24日 中国 国家航天局 长征五号 嫦娥五号 成功
2023年8月10日[14] 俄罗斯 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 联盟2号 月球25号 失败
2024年3月20日 中国 国家航天局 长征八号 鹊桥二号中继卫星天都卫星 操作中
2024年5月3日 中国 国家航天局 长征五号 嫦娥六号 成功
2024年5月3日 巴基斯坦 空间与高层大气研究委员会英语SUPARCO 长征五号 ICUBE-Q英语ICUBE-Q 操作中
2026年 中国 国家航天局 长征五号 嫦娥七号 计划
2027年 俄罗斯 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 联盟2号 月球26号 计划
2028年8月 俄罗斯 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 联盟2号 月球27号英语Luna 27 计划
2029年 中国 国家航天局 长征五号 嫦娥八号 计划
2030年 俄罗斯 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 联盟2号 月球28号英语Luna 28 计划
2030年代 俄罗斯 俄罗斯航天国家集团 安加拉A5 月球29号英语Luna 29 计划

俄中载人登月计划的比较

[编辑]
俄罗斯载人登月计划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
差别 使用4枚安加拉A5V分别发射载人飞船登月舱和2个上面级,该方案的主要考虑是可以不需要研制叶尼塞运载火箭 使用2枚长征十号分别发射载人飞船和登月模块,该方案的主要考虑是可以不需要研制长征九号运载火箭
载人飞船和登月舱分别与1个上面级近地轨道交会对接后,再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载人飞船、登月模块从近地轨道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
人员配置为2人(鹰宇宙飞船留在绕月轨道,2人全部登月) 人员配置为3人(1人留在梦舟飞船、2人登月)
共同点 载人飞船和登月模块在绕月轨道交会对接
返回时均采用月球轨道交会方案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Azerbaijan joins international lunar research station program. CNSA. 2023-10-08 [2023-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2. ^ Jones, Andrew. China adds Belarus as partner for ILRS moon base. SpaceNews. 2023-10-23. 
  3. ^ Jones, Andrew. China, Russia enter MoU on international lunar research station. SpaceNews. 2021-03-09 [2021-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4). 
  4. ^ China and Russia to build lunar space station. BBC News. 2021-03-10 [202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4). 
  5. ^ China, Russia agree to build lunar research station. Associated Press. 2021-03-10 [202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1). 
  6. ^ Roscosmos [@roscosmos]. Видеоконцепция создания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й научной лунной станции [Video concept of the cre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Lunar Research Station] (推文). 2021-06-16 [2021-06-16] –通过Twitter (俄语). 
  7. ^ 国家航天局:探月四期将建设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国家航天局. [2023-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5). 
  8. ^ 中俄欧将联合开展国际月球科研站论证. 新华网. 2019-07-22 [2023-1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6). 
  9. ^ Russia, China to present lunar station declaration at congress in Dubai late Oct. TASS. [2021-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08). 
  10. ^ 嫦娥七号将搭载6台国际载荷 国际月球科研站再添3个成员. 新华网. 2024-04-24 [2024-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4-29). 
  11. ^ 探月合作再深化 普亭批准中俄聯合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 [2024-06-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12). 
  12. ^ Jones, Andrew. Kazakhstan joins China's ILRS moon base program. SpaceNews. 2024-07-05 [2024-07-05] (美国英语). 
  13. ^ Jones, Andrew. Senegal among new members of China’s ILRS moon base project. SpaceNews. 2024-09-05 [2024-09-05] (美国英语). 
  14. ^ Запуск первой в истории современной России миссии на Луну запланировали на 11 августа [The launch of the first mission to the Moo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Russia was scheduled for August 11]. TASS. 2023-06-05 [2023-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