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宝珺
外观
此条目需要扩充。 (2012年3月29日) |
刘宝珺 | |
---|---|
出生 | 1931年9月13日 天津 |
国籍 | ![]() |
母校 | 北京地质学院 |
职业 | 地质学家 |
刘宝珺(1931年9月13日—),生于天津。中国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名誉所长、四川科协主席、国土资源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1]。曾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提出反对,是《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备忘录》的作者之一[2]。
生平
[编辑]1931年生于天津市。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父亲刘学信从山东省政府统计委员会任上回到天津,靠家产维生。1947年从河北省立天津中学毕业,考入天津南开中学。1950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理学院地质系,1952年整系转入北京地质学院。
1958年调往成都地质勘探学院任教。1966年2月27日,受四清运动影响,下放至四川冕宁参加为期3个月的劳动。1981年评为教授,1989年10月获第一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91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学部委员)。1996年,被聘为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高级顾问。1999年10月受邀回天津南开中学作“二十一世纪的资源与环境”讲座。2008年6月15日,出席成都市政府、四川省国土资源厅联合举办汶川“5·12”大地震与成都地质环境论坛[3]。
参考文献
[编辑]- ^ 中国科学院学部与院士·院士信息·地学部·刘宝珺. [2012-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26).
- ^ 从南水北调西线大争论看公共事务决策. 中国科学院.
- ^ 刘宝珺年表.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7).
![]() ![]() |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科学家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