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内管领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内管领(日语:内管領ないかんれい/うちのかんれい)是日本镰仓幕府执权北条氏宗家得宗家的执事。内管领作为得宗被官御内人的首领,也被称为“御内头人”。内管领不是幕府的正式职务[1]

沿革

[编辑]

元仁元年(1224年),第三代执权北条泰时任命尾藤景纲日语尾藤景綱为家令,被认为是“内管领”制度的前身。将担任得宗家家务总管的职位称为“内管领”的例子,可以从第八代执权北条时宗、第九代执权北条贞时时期的平赖纲开始看到。平赖纲在北条时宗去世后,随着御内人势力的增强而逐渐崛起,并在“弘安改革”中与有力的御家人安达泰盛日语安達泰盛发生对立。弘安八年(1285年),发生霜月骚动,平赖纲消灭了安达泰盛等人,终结了此前由御家人合议制主导的幕府政务运作,转变为以北条贞时为首的“得宗专制”体制。

由于内管领原是北条家的家臣,即御家人的家臣,地位属于陪臣阶层,最初在幕府中地位较低。但自霜月骚动之后,其地位上升,成为凌驾于一般御家人之上的存在。

平赖纲在永仁元年(1293年)爆发的“平禅门之乱”中被北条贞时讨伐后,内管领的人事任命一度陷入混乱。直到嘉元二年(1304年),北条宗方日语北条宗方一度执行内管领职务,号称“内执权”。但在嘉元三年(1305年)的“嘉元之乱日语嘉元の乱”中,北条宗方被杀,之后平赖纲一族的长崎高纲(又称长崎圆喜)被任用,内管领制度得以恢复。

长崎高纲及其子长崎高资相继担任内管领,并在北条贞时之子北条高时执政期间权势显赫,甚至凌驾于得宗北条高时之上。然而,随着新田义贞等人参与后醍醐天皇的讨幕运动,幕府灭亡,内管领的职位也随之消失[2][3]

历任得宗家家令和内管领

[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知るほど楽しい鎌倉時代. [2024-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3). 
  2. ^ 鎌倉幕府と東国. [2024-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3). 
  3. ^ 室町管領の攻防(1). [2024-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