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华民国—瑞士关系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华民国—瑞士关系
[注 1]
双方在世界的位置

中华民国

瑞士
代表机构
驻瑞士台北文化经济代表团瑞士商务办事处
代表
代表 黄伟峰 大使[注 2][4]
继任 王思为[5]
(已宣誓、待赴任)
处长 陶方娅[6]
Mrs. Claudia Fontana Tobiassen

中华民国瑞士联邦于1913—1950年有官方外交关系,断交直至1970年代后,在对方首都互设具大使馆功能的代表机构。

政治

[编辑]

外交

[编辑]
灰色国家表示非联合国会员国瑞士当时尚未加入,因此不能对中华民国续留联合国一案参与投票,即《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

1913年10月8日,瑞士外交承认中华民国。

1918年6月13日,建立公使级外交关系。

1919年1月,于首都伯恩设立中华民国驻瑞士联邦公使馆,并派驻公使

1933年,于首都南京设立瑞士联邦驻中华民国公使馆,派驻临时代办,由驻总领事兼任。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两名瑞士传教士遭到日军飞机轰炸而丧生;当时的瑞士驻广州名誉领事荷兰等国家所托,负责保障这些国家在广州的侨民的利益[7]

1946年,瑞士派驻专任公使,但仅此一任,其后皆由临时代办使事。

1949年,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两国维持短暂的邦交关系。

1950年1月20日,中华民国与瑞士断交、关闭大使馆[8]

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大地震,瑞士派出40人的搜救队抵台救灾。

2007年5月22日,瑞士国会下议院通过具拘束性的友台议案,要求联邦政府支持将台湾纳入全球卫生政策之中[9]

2020年4月1日,对于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在全球扩散,中华民国总统蔡英文宣布捐赠1,000万片口罩给疫情严重的国家。外交部指出,其中700万片给瑞士与英国以及欧洲联盟成员国、300万片给美国、100万片给中华民国的邦交国[10]伯恩市长葛拉费瑞德语Alec von Graffenried拍摄影片感谢台湾捐赠50万片口罩给瑞士。[11]

2021年9月14日,瑞士国会下议院以129票赞成、43票反对及5票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了具拘束性的“改善与台湾关系”友台议案,将请联邦委员会报告在商业、政治、科学及文化领域上与台湾逐步深化关系的方式。[12]

2023年5月2日,瑞士联邦国会下议院以97票赞成、87票反对通过“加强下议院与(台湾)立法院关系”友台议案,责成下议院主席团办公室加强该院与台湾立法院的关系。有助于强化民主、促进和平与该地区稳定,以及深化瑞士与台湾之间经济、政治、科学与文化交流。该议案也是首个将“与台湾国会交流”制度化与正常化的欧洲国会;[13]同月,瑞士联邦政府通过政策报告,指出“瑞士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认为台湾具有国家特征,是否承认台湾为国家由各国自由裁量。”[14]

人员互访(1999年至今)

[编辑]

仅列举部分名单:

中华民国:总统夫人周美青[注 3]、总统府资政赵守博[8]、司法院长翁岳生[16]、经济部长施颜祥[17][18]、文化部长龙应台[8]、劳动部长潘世伟[8]、审计部审计长苏振平[19]、经济部政务次长沈荣津[20]、经济部常务次长杨伟甫[20]、科技部政务次长谢达斌[20]、教育部常务次长陈益兴[21]、卫生署长詹启贤[22]叶金川[17]杨志良[23]邱文达[18][24]、卫生福利部长邱文达[8]蒋丙煌[25]林奏延[26]陈时中[27]、国家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朱敬一[21]、中央选举委员会主任委员黄石城[28]、体育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忠和[29]、农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保基[8]、侨务委员会委员长张富美[30][29]吴英毅[23]、主计处主计长韦端[22]、国际贸易局长杨珍妮[20]、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蔡辰威[29]、台北市长马英九[31]

瑞士:前联邦委员会委员与联邦总统顾胥班[注 4]奥奇[26]、经济教育暨研究部次长德拉布朗乔(Mauro Dell'Ambrogio)[27]、经济教育暨研究部双边经贸关系司长马丁(Eric Martin)[20]、罗伊(Livia Leu)[20]、能源署长史坦曼(Walter Steinmann)[8]、上议院议长福力克英语Bruno Frick[33]、上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福力克[34]戴维德语Eugen David[18]、上议院教育文化暨科学委员会主席朗恩贝格法语Christiane Langenberger[35]、下议院安全政策委员会主席麦森(Theodosius Maissen)[35]恩各贝格德语Eduard Engelberger[35]、日内瓦邦议会副议长伯帝(Jacques Baudit)[31]、佛马(Jean-Marie Voumard)[27]、伯恩市长沙帕特英语Alexander Tschäppät[21]、日内瓦国际和平研究协会长史徒特(Jean-Pierre Stroot)[36]

代表机构

[编辑]

1973年,中华民国经济部国际贸易局于瑞士第1大城苏黎世设立远东贸易服务中心驻瑞士办事处;1992年1月1日,更名为台北贸易办事处英语Trade office。1979年6月,外交部于第4大城洛桑设立具大使馆功能驻瑞士孙逸仙中心;1990年11月28日,更名为驻瑞士台北文化经济代表团法文Délégation Culturelle et Économique de Taipei);1994年7月28日,迁往联邦政府所在地伯恩。1997年12月16日,另于第2大城设立驻日内瓦办事处。2007年10月1日,台北贸易办事处并入代表团成为经济组。[8][4]

1982年11月20日,瑞士于中华民国首都台北设立类似功能的瑞士商务办事处英文Trade Office of Swiss Industries)。[8][6]

经济

[编辑]

贸易

[编辑]

1911年辛亥革命后,瑞士和中国的经贸关系受制于日本在中国的霸权、以及瑞士对欧洲列强的附庸;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二战结束,瑞士和其它欧洲国家放弃了殖民贸易,并将注意力从食品纺织品贸易转向手表机械贸易[37]

经济部国际贸易署于首都伯恩设立驻瑞士代表处经济组。200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会员,于第2大城日内瓦设立中华民国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英文:Permanent Mission of the Separate Customs Territory of Taiwan, Penghu, Kinmen and Matsu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注 5]),常任代表为黄昭元[38][39]

近年的两国贸易额,金额美元[40]
年分 贸易总额 出口至瑞士 自瑞士进口 顺逆差
金额 年增减 排名 金额 年增减 排名 金额 年增减 排名
2017 2,103,935,332 4.5% 27 533,373,398 17.1% 35 1,570,561,934 0.8% 25 逆差
2018 2,499,312,824 18.8% 28 595,509,899 11.7% 35 1,903,802,925 21.2% 25 逆差
2019 2,425,748,215 2.9% 27 598,758,575 0.5% 34 1,826,989,640 4.0% 24 逆差
2020 2,775,153,206 14.4% 26 538,184,113 10.1% 34 2,236,969,093 22.4% 21 逆差
2021 3,013,919,545 8.6% 28 761,242,281 41.4% 33 2,252,677,264 0.7% 26 逆差
2022 3,322,776,282 10.2% 29 906,221,215 19.0% 30 2,416,555,067 7.3% 27 逆差
2023 2,833,971,606 14.7% 29 725,585,811 19.9% 33 2,108,385,795 12.8% 26 逆差
2024 3,449,043,386 21.7% 28 588,935,869 18.8% 37 2,860,107,517 35.7% 22 逆差

2023年的两国贸易项目如下:

出口至瑞士的前10大项目为:集成电路变压器、静电式变流器与电感器电话机(包括智能手机),以及其他传输或接收声音、图像之有线或无线网络通讯器具;车辆之零件与附件;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与平面显示器用之机器与器具、零件与附件;黄金机器脚踏车脚踏车装有辅助动力者、边车;其他塑料制品与特定材料制成品;非动力之两轮与其他脚踏车;自动资料处理机、磁性或光学阅读机等。[41]

自瑞士进口的前10大项目为:手表怀表与其他表;黄金;外壳为贵金属或被覆贵金属之手表、怀表与其他表;人类血液、供医疗用动物血液、抗毒血清疫苗毒素微生物培养物与类似品;贵金属之胶体物、无机有机化合物汞合金医药制剂;物品用栓塞、旋塞与类似用具;整形用具、夹护板与其他接骨用具、助听器与其他配带用具或植入体内之其他用具;贵金属或被覆贵金属之首饰及其配件;制造半导体、集成电路与平面显示器用之机器与器具、零件与附件等。[42]

投资

[编辑]

根据中华民国经济部投资审议司统计,截至2023年,台商对瑞士的总投资金额约4亿2,511万美元,计有32件。主要投资项目为精密机械英语Precision mechanics机床医疗器材资讯科技运输等约10馀家台商。在瑞士的台商有直接设立公司,如华硕宏碁上银科技长荣海运等,以及透过并购瑞士企业,如台达电子百略医学科技、环瑞医投资控股、友嘉集团子公司PFIFFNER等。并购得以利用瑞士原有公司品牌与行销管道立即切入当地市场,同时取得公司产业技术;直接设立公司则多为著重行销产品为主。[43][44]

根据中华民国经济部投资审议司统计,截至2023年,瑞士对台湾的总投资金额约10亿6,995万美元,计有398件。主要投资项目为化学制药、医疗器材、精密机械、工具机、运输等。例如诺华罗氏罗技利乐雀巢(与子公司奈斯派索)、柏泰(Bassard)、瑞士莲瑞银集团德杰集团大昌华嘉英语DKSH、瑞健医疗(SHL Medical)、乔治费歇尔英语Georg Fischer (company)等。[43][20]

组织

[编辑]

目前已成立瑞士台湾商工会联合总会、台湾旅瑞专业人士协会(Taiwanese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in Switzerland)、欧洲台湾生技协会(Europe-Taiwan Biotech Association, ETBA)等。[44]

会展

[编辑]

2015年10月,中华民国国际经济合作协会(国经协会)与瑞士瑞亚商会(Swiss-Asian Chamber of Commerc, SACC)于苏黎世举办第1届“台瑞(士)经济合作会议”。[43]2017年11月,国经协会、台湾生物产业发展协会与瑞士瑞亚商会于苏黎世举办第2届会议。[45]2021年11月,国经协会与瑞亚商会因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响,透过视讯举办第3届会议。[46]2023年3月,国经协会与瑞士氢能协会(The Swiss Hydrogen Association, Hydropole)于台北举办第4届会议暨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商机论坛。[47]

2018年9月,驻瑞士代表处与瑞士瑞亚商会举办“台瑞经贸论坛”。10月,欧洲台湾生技协会、瑞士生物科技协会(Swiss Biotech Association, SBA)与驻台湾的瑞士商务办事处(Trade Office of Swiss Industries, TOSI)举办“瑞士台湾生技领导人论坛”。[20]2021年因疫情影响暂停,2022年举办第4届。[48]

协定

[编辑]
双边文件[49][50]
日期 签署 备注
1946年3月13日 《中瑞(士)关于瑞士放弃在华领事裁判权及其有关特权换文》
1989年6月22日 台北国家科学委员会伯恩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英语Swis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科学合作意愿书》
1993年3月18日 《中国-台湾与瑞士间关于货品暂准通关英语ATA Carnet国际关税保证制度机构间议定书》
1995年12月11日 台北经济部中央标准局伯恩智慧财产局英语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间关于相互承认英语Mutual recognition agreement专利优先权之换函》
1996年11月13日 台北原子能委员会放射性物料管理局与瑞士国家放射性废料处置机构间放射性废料管理合作协议书》
1998年3月23日 《台北经济部中央标准局与伯恩联邦智慧财产局对列支登斯敦大公国领土有关承认新型专利优先权之换函》
2002年9月29日 经济部标准检验局与瑞士品质保证验证协会了解备忘录
2005年12月1日 工业技术研究院瑞士电子及微技术中心英语Swiss Center for Electronics and Microtechnology技术合作意愿书》
2007年7月4日 《台瑞医疗器材技术合作换文》 [注 6]
2007年10月8日 驻瑞士台北文化经济代表团与瑞士商务办事处避免所得税双重课税英语Double taxation协定》 [注 7]
2011年7月17日 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瑞士联邦材料科技实验室英语Swiss Federal Laboratories for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技术合作备忘录》
《财团法人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所与瑞士纺织协会技术合作备忘录》
2015年2月 《中华民国国际经济合作协会与瑞士瑞亚商会合作备忘录》
2018年1月31日 《中华民国纺织品国际研发交流协会与瑞士纺织协会合作备忘录》
2019年3月5日 《欧洲台湾生物科技协会与瑞士生物科技协会合作备忘录》
2020年11月13日 《台瑞移交受刑人协定》
2010年11月,瑞士联邦财政部将台湾列入可互惠退还加值型营业税国家名单,并追溯自2010年7月1日起生效。

签证

[编辑]
中华民国护照中华民国国民签证要求分布图:入境瑞士可以“申根区免签证”。
瑞士护照瑞士国民签证要求分布图:入境中华民国可以免签证

瑞士并未加入欧洲联盟,但有签署《申根公约》,因此实行与申根区相同的签证政策。欧洲申根区给予持有载明身分证字号的中华民国护照中华民国国民可以申根区免签证入境,停留日数与申根区合并计算,每6个月期间内总计可停留90天。经瑞士转机至申根区亦可免签证。[51][52][53]

瑞士国民持有瑞士护照者则可用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身分以免签证的方式入境中华民国,停留最多90天。[54]

交通

[编辑]

航空

[编辑]

客运

[编辑]
瑞亚航涂装的MD-11,垂直尾翼为日本书法家坂本早苗题写的“瑞”字而非瑞士十字(摄于2002年1月)

1995年4月,瑞士航空开辟苏黎世曼谷-廊曼台北-桃园的航线(以其子公司瑞亚航空执飞),但在2001年10月11日因该公司破产而停航,之后新成立的瑞士国际航空则未恢复该航线;1995年7月,中华航空开辟台北桃园→法兰克福→苏黎世的航线,完成两国的双向直航,但目前也已停航。[55]

两国无直航班机,可经由(不计航点远近,截至2023年7月17日):

驾车

[编辑]

定居瑞士1年期满前持有中华民国汽车驾驶执照正本及译本(经外交部领事事务局验证),可前往居住地的州政府申请换发瑞士驾驶执照。[56]

注释

[编辑]
  1. ^ Schweizerische–republik china Beziehungen德语
    Relations entre la Suisse et la république de Chine法语
    Relazioni Svizzera–Repubblica Cinese义大利语
  2. ^ 2012年9月1日,中华民国外交部为统一驻外人员内部职称,明定大使馆、代表处设大使、公使,代表处对外仍称代表、副代表;办事处设总领事、副总领事,对外仍称处长、副处长。[1][2]
    代表处馆长为特任或简任第十三职等至第十四职等者任大使衔代表、简任第十二职等至第十三职等者任公使衔代表;办事处长为简任第十二职等者任总领事衔处长、副处长为简任第十职等至第十一职等者任副总领事衔副处长。[3]
    注:部分驻外机构名称虽使用“办事处”,但层级等同“代表处”,馆长为代表。
  3. ^ 2013年11月,以国家交响乐团荣誉团长的身分率团前往日内瓦。[15]
  4. ^ 并接受天主教辅仁大学颁赠名誉法学博士学位[32]
  5. ^ 台湾、澎湖、金门及马祖个别关税领域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团
  6. ^ 行政院卫生署(今卫生福利部)与瑞士卫生署英语Federal Office of Public Health(由Swissmedic英语Swissmedic机构出面)相互批准双方医疗器材认证手续。
  7. ^ 2011年7月13日修约换函,12月13日公布实施并追溯自2011年1月1日起生效。
  8. ^ 斜体 表示因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响而暂停台湾航点。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外交部針對本(8)月31日媒體報導我駐無邦交國家代表對內改稱「大使」事,特澄清說明. 公众外交协调会 (新闻稿).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2-08-31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9). 
  2. ^ 陈培煌. 統一名稱 代表對內稱大使. 中央通讯社. 2012-08-31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09). 
  3. ^ 駐外機構組織通則. 中华民国法务部全国法规资料库. 2018-06-13 [2022-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9). 
  4. ^ 4.0 4.1 駐外館處.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21-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5. ^ 總統主持「新任行政院、考試院政務人員及駐外大使宣誓典禮」. 中华民国总统府. 2025-06-23. 
  6. ^ 6.0 6.1 駐臺外國機構.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23-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8-31). 
  7. ^ 瑞士驻广州总领事馆. [2015-0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9). 
  8. ^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中華民國103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7-02-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0-21). 
  9. ^ Participation de Taïwan à la politique de santé mondiale. 2007年5月22日. 
  10. ^ 张庭玮. 1000萬片台製口罩捐贈配額曝光 外交部:歐盟700萬、美國200萬、友邦100萬. 上报. 2020年4月1日 [2020年4月2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4月4日). 
  11. ^ 徐伟真. 收到台灣捐贈50萬片口罩 瑞士伯恩市長拍片感謝台灣. 联合新闻网. 2020年4月10日 [2020年4月10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9日). 
  12. ^ 周永捷. 瑞士國會下議院壓倒性通過改善與台灣關係議案. 中央社. 2021年9月14日 [2021年9月1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4月22日). 
  13. ^ 范正祥. 瑞士下議院通過友台法案. 中央社. [2023-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14. ^ 瑞士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认为台湾具有“国家特征”,外交部回应. 新浪. [2023-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15. ^ 公众外交协调会. 總統夫人周美青女士出席「國家交響樂團」(NSO)日內瓦演出活動,並為團員打氣,NSO演出獲得熱烈迴響(日內瓦辦事處).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3年11月20日 [2018年10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10月6日). 
  16. ^ 《中華民國90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8-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3). 
  17. ^ 17.0 17.1 《中華民國98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8-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5-07). 
  18. ^ 18.0 18.1 18.2 《中華民國100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8-10-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8-10). 
  19. ^ 《中華民國94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8-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3). 
  20.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双二组驻外服务小组. 瑞士國家檔 (PDF). 中华民国经济部 国际贸易署. 2021年12月15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年1月11日). 
  21. ^ 21.0 21.1 21.2 《中華民國101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8-10-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2-13). 
  22. ^ 22.0 22.1 《中華民國88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8-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3). 
  23. ^ 23.0 23.1 《中華民國99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8-10-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8-13). 
  24. ^ 《中華民國102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8-10-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2-02). 
  25. ^ 《中華民國104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PDF).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8-10-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8-30). 
  26. ^ 26.0 26.1 《中華民國105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對外關係〉 (PDF).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9-04-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1-29). 
  27. ^ 27.0 27.1 27.2 《中華民國106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對外關係〉 (PDF).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9-04-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04-02). 
  28. ^ 《中華民國89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8-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30). 
  29. ^ 29.0 29.1 29.2 《中華民國96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8-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1). 
  30. ^ 《中華民國91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8-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23). 
  31. ^ 31.0 31.1 《中華民國95年外交年鑑》〈第二章 對外關係〉.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8-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17). 
  32. ^ 公众外交协调会. 瑞士聯邦前總統顧胥班應邀訪華.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5年4月13日 [2018年10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33. ^ 公众外交协调会. 瑞士國會上院議長福力克應邀訪台.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05年8月12日 [2018年1月1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11月5日). 
  34. ^ 公众外交协调会. 欣逢中華民國八十九年雙十國慶,外交部於本(十)月十日下午五時至七時在台北賓館舉辦盛大的國慶酒會。.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00年10月10日 [2020年6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6月11日). 
  35. ^ 35.0 35.1 35.2 公众外交协调会. 瑞士國會議員朗恩貝格應邀率團訪台.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04年10月8日. 
  36. ^ 公众外交协调会. 日內瓦國際和平研究協會會長史徒特及副會長葛博拉一行二人來訪.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03年3月7日 [2022年6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6月30日). 
  37. ^ Annette Ryser. Sino-Swiss Economic Relations. chinaweb.de. 2007年2月 [2015-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6). 
  38. ^ 本部駐外單位. 经济部国际贸易署.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11月13日). 
  39. ^ 館長簡歷. 中华民国驻外单位联合网站. 2025-07-25. 
  40. ^ 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 经济部国际贸易署. [2025-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4-20). 
  41. ^ 近二年我國對當地出口主要產品. 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发展协会. [2025-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7-06). 
  42. ^ 近二年我國自當地進口主要產品. 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发展协会. [2025-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7-06). 
  43. ^ 43.0 43.1 43.2 双二组欧洲二科. 瑞士(Switzerland)經貿檔 (PDF). 经济部国际贸易署. 2024年3月1日 [2024年8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4年12月25日). 
  44. ^ 44.0 44.1 瑞士投資環境簡介 (PDF). 经济部投资促进司. 2023年9月. 
  45. ^ 臺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率團參加瑞士「第二屆臺瑞(士)經濟合作會議」. 中华民国驻外单位联合网站. 2017年11月6日. 
  46. ^ 2021年11月30日 第3屆臺瑞(士)經濟合作會議. 中华民国国际经济合作协会. 2021年12月6日 [2024年8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年12月25日). 
  47. ^ 2023年3月30日「第4屆臺瑞(士)經濟合作會議暨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商機論壇」. 中华民国国际经济合作协会. 2023年4月1日 [2024年8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年2月21日). 
  48. ^ 瑞士台灣生物科技領導人論壇. 中华民国驻外单位联合网站. 2022年10月13日. 
  49. ^ 條約協定查詢系統. 中华民国外交部. 
  50. ^ 國家基本資料表. 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发展协会. [2025-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07-06). 
  51. ^ 簽證及入境須知. 外交部领事事务局. [2017-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6). 
  52. ^ 歐盟免申根簽證常見問答集.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21-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1). 
  53. ^ 免簽證資訊.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21-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23). 
  54. ^ 外籍人士來臺免簽證適用國家名單. 外交部领事事务局. [2018-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6). 
  55. ^ 《中華民國86年外交年鑑》〈第三章 中外關係〉. 中华民国外交部. [2018-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10). 
  56. ^ 生活資訊. 外交部领事事务局. [2018-1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