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用户:Orrt0000/沙盒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colspan="2" style="text-align:center;line-height:1.5em;" | File:USS Omaha and USS Jouett sinking Rio Grande.jpg

1944年1月,美国巡洋舰“奥马哈号”与驱逐舰“乔伊特号”在南大西洋击沉纳粹德国封锁突破船“里约格兰德号”[1]

封锁突破船(英语:Blockade runner)是指在战争期间,为了突破敌方海军封锁而秘密航行的商船或军用船只。这些船只通常速度快、吃水浅、武装轻,依靠夜间航行、伪装和熟悉的航道来避开封锁舰队。封锁突破船主要用于运送军需物资、武器、邮件,或将出口货物如棉花、烟草等运出封锁区域。

历史背景

[编辑]

古代

[编辑]

在古希腊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海上封锁战术已经出现,双方均使用小型快速船只突破封锁,以运送补给和人员。

美国内战

[编辑]

在美国内战期间,联邦政府(北方)对邦联(南方)实施了广泛的海上封锁,旨在切断其对外贸易和补给。为了应对封锁,邦联依赖封锁突破船从英国、巴哈马、百慕大等地运入武器、药品和其他军需物资,并将棉花等出口至欧洲以换取资金。

这些封锁突破船多由英国建造,特点是船体狭长、吃水浅、速度快,常在夜间无灯航行,以避开联邦海军的巡逻。据估计,约有2,500至2,800次尝试突破封锁的行动,其中成功率高达80%。然而,联邦海军最终仍成功拦截并捕获了超过1,100艘封锁突破船,另有355艘被击沉或搁浅。

第一次世界大战

[编辑]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志帝国面临协约国的海上封锁,导致物资短缺。为了突破封锁,德国建造了商用潜艇,如Deutschland号和Bremen号,成功将货物运送至当时中立的美国,进行贸易。

第二次世界大战

[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封锁突破船再次成为战略物资运输的重要工具。纳粹德国为了从亚洲获取橡胶、锡、钨等战略物资,派遣多艘封锁突破船穿越大西洋和印度洋,试图避开盟军的封锁。

例如,德国封锁突破船“里约格兰德号”于1944年1月在南大西洋被美国巡洋舰“奥马哈号”和驱逐舰“乔伊特号”击沉,该船当时正运送大量战略物资,包括橡胶和锡[1]

此外,德国与日本之间也进行了多次封锁突破行动,称为“柳计划”(Yanagi missions),使用潜艇运送技术人员和战略物资。这些行动在战争后期变得更加频繁,尤其是在1943年后,当盟军对海上封锁加强时[2]

著名的封锁突破船

[编辑]
  • CSS Advance:原名Lord Clyde,由英国建造,为邦联政府运送物资,成功突破封锁多次。
  • SS Syren:由英国建造的铁壳侧轮蒸汽船,为查尔斯顿进出口公司所有,成功突破封锁33次,是记录中最成功的封锁突破船之一。
  • Agnes E. Fry:由苏格兰建造的蒸汽船,曾多次成功突破封锁,于1865年在北卡罗来纳州威尔明顿附近搁浅。其残骸于2016年被发现。
  • USS Peterhoff:原为俄罗斯沙皇建造的游艇,后被英国商人购买并用作封锁突破船,1863年被联邦海军捕获,改装为炮舰。

现代应用

[编辑]

随着科技进步,现代海军封锁手段更加严密,封锁突破变得更加困难。然而,在某些地区,仍有组织使用小型快艇或半潜艇进行非法运输,如毒品走私和武器运输等。

参见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The cruiser USS Omaha and the destroyer USS Jouett sink the Nazi blockade runner Rio Grande in the South Atlantic. The National WWII Museum. [2025-06-03]. 
  2. ^ Yanagi missions. [2025-06-03]. 

外部链接

[编辑]